深刻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正确认识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王学俭 顾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明确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与此同时,新的时代,伴随着新的社会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为我们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遵循。
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一文中曾指出,“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深刻地论述了矛盾的普遍存在及其运动发展,这也是我们党在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经验。在革命时期,我们党正确判断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由此制定了一系列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完成,党的八大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归纳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在随后召开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指出了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发展,在中国社会已经告别贫困、跨越温饱、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新阶段,由此产生了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条历史的脉络与实践的发展昭示着,只有立足实际、实事求是,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才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党的十九大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明确了当前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三个意味着”既深刻阐明了当前社会发展的许多新成绩和新特征,从而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依据。同时,通过阐述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和历史大势,进一步坚定了广大中华儿女团结一心,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信心和决心。
要从两个方面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
其一是要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美好生活需要”既包括了“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些“硬需求”,更包括了追求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及尊严、权利等“软需求”;既要求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也要求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因此,要始终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更有质量和效益的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动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打赢脱贫攻坚战,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其二是要正确看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领域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群体不平衡。领域不平衡是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区域不平衡主要包括东中西不平衡、城市与农村不平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不平衡;群体不平衡是指不同社会群体在共享发展成果方面有差距。发展不充分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总量尚不丰富、发展程度尚不够高以及发展的态势尚不稳固,当然其中也包括了许多公平不充分、正义不充分、安全不充分、环境不充分等方面。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争取实现原创性成果的重大突破;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要加快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要推动形成全面开发新格局,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
从主要矛盾变化看甘肃的战略着力点
刘华荣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给甘肃省未来发展战略的制定提出了新要求。甘肃必须领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机理,彻底解决各领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全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战略的制定上实事求是,寻找好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战略着力点,为开创甘肃的美好明天贡献更大的力量和智慧。
首先,战略思维的原则方面,必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四个意识”不动摇,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将甘肃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宏观战略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手段,在新领域、新平台上实现弯道超车。
其次,战略重点的规划方面,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家发展新要求,挖掘政策红利,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国家战略要求,又符合地方发展实际的新通道。
第一,树立人才是最宝贵资源的理念,坚定实施科教强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地区将是未来国家投资引领、政策引领、人才引领的主战场,一系列发展红利将在落后地区释放。因此,将人才留在甘肃,将人才引进甘肃,尽快建构符合甘肃发展实际的人才使用制度,栽好人才栖息的梧桐树,培育人才成长的梧桐林,提前做好红利释放的人才准备,是当前的第一要务。
第二,培育国际视野,树立宏观协同发展思维,坚定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破除传统思维定势,树立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自信心,按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乘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春风,利用特定的地缘优势,以复合型交通带动为先锋,不仅将甘肃建成连接东、中、西、南开放的大陆桥,而且要以敦煌文博会、兰州新区等为平台,升级西部商品交易会,加快推进兰州新区自由贸易港建设步伐,在创新型经济、东西方文化交流等领域逐步深入,将甘肃建设成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畅通物流链,融通资金流,链接人才流,最终使甘肃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贸易、资金、交通、文化枢纽。
第三,将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有机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大视野。乡村振兴战略是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系统化和战略化,对精准扶贫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而提出的战略指导。因此,甘肃必须在接下来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创造力,创新方法,提高战斗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四,在社会民生建设领域,结合甘肃已经取得的改革经验,在医疗卫生改革工作中,将陇药产业培育、中西医结合诊疗制度和医疗卫生改革有机结合,将健康中国战略落细落实,争取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之路。在国民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方面,用好国家政策扶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在学前教育和中高等职业教育方面加大力度,从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出发,结合农村学生身心特点和精准扶贫工作,为国家制造业技术类人才储备与输出提供保障。在社会治理方面,结合甘肃实际,将十九大提出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和维护国家西部安全战略结合起来,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确保甘肃地缘战略“楔子”的稳定,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大力推进“强基础、提素质、建堤坝”的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战略。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新时代的新特点,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消除“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确保各级党组织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在选人用人制度和理念原则上,以党性修养素质为基准,不断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加强高级干部和重要岗位干部的党性锻炼,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甘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必须以王三运、虞海燕等腐败案件为警醒,进一步健全党内外监督机制,“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为甘肃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生活环境。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美丽中国建设给甘肃生态保护的启示
吴晓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号召全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与十八大报告相比,我们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多了“美丽”二字,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将“美丽中国”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美丽二字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心愿。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从人与自然关系上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十九大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了新的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反映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上,就是“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求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早就论述了自然界是人类赖以存在的基础,自然界是人的生身之母,是人和人类社会的根本。如果以生态文明为代价和成本,就不可能创造真正的经济与社会繁荣。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综观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著名论断,在十九大上确立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告诫全党“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在中国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让中国的现代化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基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因为“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十九大指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途径,这就是“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重点抓好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四个方面的工作。特别要发挥绿色发展的引导作用。早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就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使全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十九大则要求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做好以上工作,就可以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建设美丽甘肃。甘肃省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最重要的支撑之一。要建设美丽中国,美丽甘肃是不可缺少的基石之一,所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甘肃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作出“八个着力”的重要指示,其中就包括了“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对甘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做出科学准确的定位:“甘肃处于西北地区的中心地带,是黄河、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一定要努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站位不高、认识有限,导致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的严重问题。痛定思痛,我们必须牢记教训,坚决做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为指导,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作者系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文史部主任、教授)
主要矛盾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王宗礼
党的十九大在深刻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与之相适应,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转化,由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科学地分析我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和阶段性特征,认清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历来是我党制定大政方针的基本依据,也是党和国家进行工作布局、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根本依据。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必然会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党和国家必须及时调整经济建设战略。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时代,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仍处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因此,经济建设仍然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但如何进行经济建设,制定和实施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则应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变化。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由于我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加快经济发展,解决人民群众紧迫的温饱需求,成了党和国家必须面对的优先课题。在此背景下,我国制定了梯度发展战略,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经济建设和发展战略,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持续发展,我国已经稳定地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向多层次、多元化发展,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升,主要产品的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凸现,显然,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国必须仍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但由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必须从追求数量增长转移到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方面来。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党和国家的工作必须更加重视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之初,随着国门的打开,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认识到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因素。因而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成了全党全社会的共识。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即将建成,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就要求党和国家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各领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党和国家必须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是资源稀缺条件下人类面临的一个基本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只能通过改善供给来解决。也正是因为我国经济社会领域供给的数量、质量与结构存在问题,才导致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因此,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力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党和国家一个重要的工作重点。实际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事情,要满足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领域的需求,也必须深化相应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加强和改善供给。因此,深化各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党和国家必须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注重化解社会次要矛盾,为破解主要矛盾创造良好的条件。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事物的发展过程是由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但次要矛盾也作用于事物的发展过程,影响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进程,而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的节点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正处在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相互累积叠加,处于矛盾的多发期、凸现期。除社会主要矛盾外,我们还面临着工业与农业的矛盾、城市与乡村的矛盾、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以及不同社会阶层的矛盾等。虽然这些次要矛盾从属于主要矛盾,但它们也有相对的独立性。如果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忽视了对次要矛盾的化解,不仅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而且还可能影响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科学研判和分析社会次要矛盾,统筹解决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协调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作者系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