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吉大街道海湾花园小区里,一条狭窄的露天长廊,是老人们的主要活动阵地。只要天好,他们就三三两两地从家中搬出桌椅,唠嗑、下棋、泡茶、跳舞,日子在欢笑声中很快过去。但是,遇到风雨天,老人们就只能待在家里,望天兴叹。
不过,随着近日《珠海市开展“城市社会治理基础单元”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的出台,社区将建设一座40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中心,海湾花园的老人们自此可以在宽敞的室内参加休闲娱乐活动。
值得关注的是,《试点方案》创造性地提出,将城市干道合围形成的区域作为基础单元开展社会治理的全新探索,以此开辟市域治理的新路径、新局面。
记者采访发现,近年来,珠海主动发扬特区精神,积极应对改革开放进程中遇到的经济社会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管理难度大等社会治理难题,坚持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理念,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引领示范意义的社会治理创新经验,构建起了社会多元共治、基层居民自治为核心的全民共治社会治理新格局。
创新打造社会治理基础单元
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花园,在建设规划时并未包括老年活动室、服务中心等,社区治理受到了硬件设施上的制约。海湾社区老年党支部书记傅坤说:“我们有活动、有人才,但就是没有地方。”
《试点方案》提出,将全市每个社区划分为3至4个基础单元,每个单元内建设完善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整合政府管理、社会组织服务、居民自治、志愿服务等力量共同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通过改革试点,珠海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目前,居委会所辖范围太大,人们生活空间不融合,无法有效构建起百姓的利益共同体;物业单位所涉范围太小,人们不易构建紧密联系。”珠海市委政法委专职委员姜铁均说,“而以马路为边界划定范围,大于物业小区,又小于居委会,可以同时满足百姓的生活圈和志趣群需求,政府资源也能恰当配置。”
作为老旧小区,海湾社区的养老问题比较突出,成为此项探索的试点之一。根据《试点方案》,将在海湾花园与南油大酒店之间的空地上,建起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社会综合服务中心,以解决居民的养老、托幼、文体等公共服务需求。
另一个试点是悦城社区,由于是新小区,年轻人居多,配套设施相对齐全,但面临着解决居民精神文化活动少、缺乏城市归属感的问题。
“现在社区居民多忙于工作,愿意参与到小区建设的人越来越少。”姜铁均告诉记者,为此,在悦城社区在建的街道级市民艺术中心基础上,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时满足居民对文化艺术和公共服务的需求。
除此之外,改革试点工作还融入了智能因素——开发信息化平台,将政务平台和政务服务的窗口转向移动终端,实现居委会管理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社会治理的核心问题就是基础要牢。”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丁力看来,相比过去城市规划和社会治理互相分开的传统模式,珠海此次的改革试点将环境保护、文化艺术等需求统筹考虑进去,是一个范围更广的综合治理体系。
多元共治本土品牌逐步形成
2017年强台风“天鸽”正面袭击珠海,对城市造成严重破坏。台风过后一周时间里,全市快速发动志愿者投入救灾复产6.5万多人次,48家社工机构参与应急救灾,为受灾群众开展服务近10万人次,为灾后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多元参与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路径。近年来,珠海持续深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发展专业社工力量,发挥他们在提供公共服务、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和专业优势。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市组建志愿组织600多个、志愿服务团体超过1600个,注册志愿者逾40万名。
而在珠海高新区“综治大中心”,记者则看到了培育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对社会治理快速反应带来的影响。
8点半,高新区内的网格员们准时上班。15分钟后,他们发现官塘社区发生火灾,立刻上报综治中心。中心通过视频监控研判火情,迅速通过网格地图准确定位,启动紧急预案。9时整,消防部门到场处理,把火势控制并扑灭。
培育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发展是珠海开展多元共治的一大法宝:自2014年以来,该市通过组织开展“珠海市社会治理优秀项目和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基地评选”“珠海市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培育行动”和实施“珠海市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成长计划”等系列活动,一批覆盖全市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并代表社会治理发展方向的本土社会治理品牌就此形成。
横琴新区积极探索“物业城市”治理新模式;香洲区“社区微公益推进民生服务”“五社联动社区多元共治”项目分别荣获2015年和2016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案例”;而金湾区则建成全国首家社会创新综合体“金湾社会创新谷”,荣获首批“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地区”。
居民依法有序参与社区自治
街角花园和停车场工程建设、楼道翻新补贴政策的操作细化、小区门禁系统和乒乓球场的改造……11月29日,香洲区梅华街道南村社区新城市中心广场的议事协商会举行,在小区各个楼栋议事代表的协商下,上述议题得以一一明确。
新城市中心广场业委会成员华志涛告诉记者,以往,业委会既参与小区的事务管理,又决策建设和资金使用,却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由此在业主与业委会之间产生误会,甚至滋生暗箱操作,造成两者之间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
“现在不一样了,小区的管理服务事项均由小区议事会集体讨论决定并向全体业主公示。业委会只负责收集业主对小区建设、管理的建议,监督项目的运作结果和质量,公共资金的使用既公开透明,又安全有效。”华志涛说。
为充分发挥居民自治功能,2015年,珠海开始探索推广社区议事协商制度,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这一具有珠海特色的社区协商模式,荣获2017年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案例”。
以香洲区为例,作为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机构,社区居民议事会由全体居民选举产生。如南村社区以一户一票的形式选举产生107名居民议事代表,组成社区居民议事会。不久前,兴业社区也从216名候选人中选举出了104名议事代表,其中拥有本科以上学历者达70%。
实践中,香洲区指导镇(街道)、社区将涉及居民自治的重大决策事项、关乎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纳入责任清单;建立“居民建议—代表提议—小区商议—党委审议—议事会决议—群众评议”的“六议工作法”,引导议事代表有序参与讨论;推广“提案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方案公开、资金公开、公示公开”“六公开”监督机制,进一步促进协商成果落到实处。
2016年8月以来,香洲全区借助议事协商制度,共解决居民难题800余个。(记者 邓新建 章宁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