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信用体系建设、共同富裕、新电商发展、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杨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杨柳认为,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供需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坚实基础,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信用信息基础设施、信用监管、以信用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成效。但仍需看到,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党中央要求、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一定差距,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信用经济研究,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辅相成、互促共进。在理论研究方面,可加强契约理论研究、信用信息共享理论研究、协同治理理论研究,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助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在实践探索方面,可围绕信用经济助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研究运用信用手段释放消费潜力;围绕在法治轨道上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深入研究加强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围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研究如何充分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围绕解决制约经济社会运行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深入研究创新信用贷款应用场景。
摘编自《人民日报》
【邱耕田:共同富裕的五个维度在实践进程中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邱耕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在主体上强调全民性,在内容上强调全面性,在过程上强调渐进性,具体体现着五重维度:一是共生的维度,着重从地理空间角度揭示了全体中华儿女或各族人民共同繁衍生息在同一片国土上的客观事实,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而全国各族人民是一个命运相连、休戚与共、谁也离不开谁的“共生体”。二是共识的维度,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此必须在全社会达成关于共同富裕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等问题的共同观念。三是共行的维度,其核心要义在于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人人都能过上富裕幸福日子的生动局面。四是共利的维度,利益是前提,富裕是结果,共利规定着共富,共富落实着共利,共利为共富提供价值依据和基本的实践方向与原则。五是共情的维度,全体人民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普遍拥有了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广大人民自然会有一种情感上的反应和表现,由现实的可感的共富到精神世界无形的共情的出现,这是人们由事实认知到情感认知的跃迁和升华。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杨洋、史一翔:政策支持促进新电商持续创新发展】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杨洋、史一翔认为,当前新电商模式还存在行业规范不健全、服务上游产业范围不宽、供需匹配创新动力不足、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亟待完善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促进新电商持续创新发展。一是加快促进供需两端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供给端要积极打造云网端一体化协同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端要强化与消费相关的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供需两端要加速数据融合型设施建设。二是打造数字化适应性多元供给体系,鼓励新电商通过深入挖掘数据要素潜力,及时精准捕捉不同细分消费群体新需求。三是提升数实融合创新基础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电商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推动具有技术领先、模式优势的相关领域业务及产品持续创新,做强做优农村下沉市场,拓展深化丝路电商新领域。四是强化新电商行业规范化治理,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五是引导消费者提高文化品位、文明素养和审美能力,加大消费者保护力度,创设理性健康优质的消费新环境。
摘编自光明网
【庄泽林:厚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体精神,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副研究员庄泽林认为,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动力源泉和价值根基,而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会提供赓续、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历史文脉的根本载体,极大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性、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要不断厚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体精神,着力增强中国知识体系原创性、自主性和体系化、学理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第一,提炼标识性概念,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和文化精髓。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建构,要落实到对大量社会现象、政治生活的高度抽象和学理概括,凝练出与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相契合的基本概念、命题、原理、逻辑和范畴等原知识点,实现基础研究的现代跨越与知识再生产的代际传递。第二,全面加强学科建设,扭住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环节。服务于时代发展进步,立足建设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自觉把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贯穿知识创新全过程,推进知识体系分类持续完备优化、学术成果日益丰富、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第三,创新传播方式和手段,增强主体性知识和文化的国际话语权。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以生动活泼的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光明网记者徐倩阳整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