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单元设计
阅读《乡土中国》整本书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乡土社会文字的使用
【学习目标】
1.圈点勾画,梳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两篇中的核心概念和作者的观点,理解并做批注。
2.理解文字为何在乡土社会中作用不大,学习作者的论证思路,运用思维导图来展示论证结构。
3.通过比较阅读,梳理两篇章节之间的联系。
4.运用所学理论解读社会文化现象,结合实际思考文字下乡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提炼作者的观点,梳理论证思路,运用所学理论解读社会文化现象。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观点发生的时代背景,结合实际思考文字下乡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任务一:整体把握
1.快速地阅读《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两篇文章,用圈点勾画法找出关键词句,总结段意。
《文字下乡》:
第1段作者陈述乡下人被认为“愚”的事实,并举例论证乡下人之所以被认为“愚”是城市人基于城市文化而下的定义,显然存在不合理性。
第2段对关于乡下人因不识字而被认为“愚”进行讨论,作者提出“识字不识字却并非愚不愚的标准”的观点。
第3段说明乡下孩子和城里孩子各有所长。
第4段紧承上文,分析乡下孩子和城里孩子各有所长的原因,不同的环境造成孩子们平时练习内容的不同,由此来说明城里人和乡下人不存在智力上的差别。
第5段过渡段,承上启下,由对乡下人是否“愚”的讨论引申到对乡土社会是否需要文字的思考上。
第6段将乡土社会定义为“面对面的社群”,举例论证由熟人所组成的乡土社会中的语言习惯。
第7段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周围基本没有不认识的人,社交基本连姓名都用不上。
第8段论述文字的起源,当人和人的交流存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阻碍时,文字便成了人们交流的媒介。但与面对面交流相比,文字具有表情达意上的限制性。
第9段文字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具有局限性,因此需要规范文法和艺术,以更加准确地表情达意。
第10段承接前段内容,进一步论述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说话时表情、动作、环境都可以辅助语言进行交流,但书写的文字需要更加完整才可准确表意。
第11段论述文字在当今社会的地位收到影响,文字作为沟通交流工具的地位可能会逐渐下降。
第12段收束前文,指出在面对面往来的乡土社会,基于语言表达的高效性,人们没有使用文字的需求。
第13段从人类学的角度解释“语言”,指出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特点:首先用声音表达,其次具有意义,最后意义关系是社会约定的。
第14段承接上段,指出语言是在一个社群中所有相同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为地给声音加入附着意义的一种象征体系,使用同一语言的群体人数越多,语言越简单。
第15段进一步补充论述了一个社群里还存在特殊语言。
第16段对前段提出的“特殊语言”做补充性的解释,指出在亲密社群中,“特殊语言”不仅可以用声音,还可以使用一切能够富有象征意义的行为。
第17段继续就语言工具性的特点做出说明,指出语言作为交流工具存在局限性。
第18段本段总结上述观点,即乡土社会中文字乃至语言都不是交流的必要工具。
第19段照应开篇,再次重申观点,明确乡土社会中存在文盲和乡下人的智力没有关系,而与乡土社会中没有文字的环境有关;同时作者表明自己认同文字下乡,但强调推行文字下乡要考虑乡土社会的文字和语言基础,深入了解和调查乡村现实,全面提升乡下人的综合素质,不能僵化行之,简单理解为教乡下人识字。
《再论文字下乡》:
第1段,文字发生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时间阻隔上的问题。
第2段,时间阻隔的两个方面:个人的今昔之隔、社会的世代之隔。
第3、4段,记忆、概念(词)打破今昔之隔。
第5段,人靠记忆学习文化(社会共同经验的积累)。
第6段,词是人的生活和时间关联的最主要桥梁。
第7段,从时间格局上看,乡土社会是没有文字的社会(有语言无文字)。
第8段,记忆有选取,为了生活。
第9段,因为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安定的社会(世代黏着),所需记忆和现代都市不同。
第10段,世代经验无需不断积累,只需老是保存。
第11段,写日记的事,印证乡土生活的重复性。
第12段,乡土社会不怕忘,因为有着深入生理基础的生活习惯。
第13段,乡土社会中无需文字这样的象征体系来帮助记忆。
第14段,乡土社会中的生活如同放映同一影片(生活定型)。
第15段,在乡土社会中语言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无需文字)。
第16段,在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
2.辨析重要概念,理解并做批注。
①时间阻隔:时间阻隔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学习可以打破今昔之隔,要依靠自身的记忆。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以说是阻隔了。
②空间阻隔:乡土社会是一个稳定的、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有话可以当面说明白,不必求助于文字,所以不存在空间阻隔。
③“记”:带有在当前为了将来有用而加以认取的意思,
④“忆”:是为了当前有关而回想到过去经验。
⑤“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⑥“词”:是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但词却不一定是文字,也可以是语言。
⑦面对面的社群:乡土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他们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见面的。在社会学上我们称之这Face to face group ,直译起来是“面对面的社群”。在“面对面的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
⑧借助文字的社会:文字是人类互相交流的一种工具,属于象征体系的一种表达形式,相对于乡土中国社会主要以语言、表情、动作等作为传情达意的工具,现代社会以文字为核心表达方式,借助文字交流
任务二:思路梳理
1.这两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分别是什么,论证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文中列举了哪些重要的事实来论证观点?
2.用思维导图梳理《文字下乡》及《再论文字下乡》两章内容(可分开画2个)。
任务三:文本研读
1.为什么“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
①面对面社群的人们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都是天天见面的,不需要语言文字。②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交流容易“走样”。③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而是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
④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等到技术更加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
2.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字下乡?
作者观点:“所以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笑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
“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首先,城里人与乡村人之间必须要保持相互尊重。这是实现“文字下乡”的前提条件。以前很多人认为“文字下乡”就是城里人歧视乡村人的表现罢了。不可否认,有些人是这样想的。城里人想着自己的知识才是最好的,瞧不起乡村人;乡村人则想着自己的知识是最实践的,不用那些城里人的帮助。如此互相不尊重,如何可以实行“文字下乡”呢?两者都应该抛开对对方的成见,虚心接受对方的建议,方可事半功倍。
其次,城里人必须了解乡村的环境、乡村人的生活习俗等等。“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了解好对方的优点、缺点,才可以对症下药。例如,只有了解到乡村人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方法,城里人オ可以针对其中的短处,加以改进,针对长处,加以发挥,研究出更加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生产技术与生产方法,从而促进乡村的发展,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做出基本的保障。
最后,城里人与乡村人之间必须保持沟通。“文字下乡”是个相互的过程,沟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倘若缺少沟通,那谁都别想发展。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试点建立专门的城乡沟通站,它最好是独立于政府,以减少政府对城乡沟通的干扰。但是,必要时也要联系好政府,毕竟很多时候是需要其财政的支持。又例如,可以扶持乡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让他们获取更多知识,回乡后可以帮助乡村发展。也可以组织城市学生多下乡体验乡村生活、获取乡村知识。如此两者共同实行,必定可以减少成见,加强沟通。
任务四:对比阅读
1.这两章与《乡土本色》,有着怎样的逻辑关系?
第一章是二三两章的基石,第一章讨论了乡土社会的性质特点,是二三章的理论基础;二三两章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二三两章分别从空间角度和时间角度论证了“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生活的需要”的结论;三章内容整体构成总分关系。
2.顾之川先生在《为什么读》一文中指出:“本书善用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语言质朴,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也不乏幽默诙谐,引人入胜,读来兴味盎然,是语言运用的典范”。请从前三章中找出代表性的例子,给大家分享。
例1: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例2: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这两段文字几乎没有让人生畏的学术概念术语,也没有欧化的长句,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都人读明白,费孝通也正因为语言通俗晓畅而成为民国后期著名的专栏作家。但因为学术根基深厚,这两段文字的论证又是非常严密的,可谓要言不烦,滴水不漏。
郑也夫教授:“费(孝通)的文字的特长是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真佛只说家常话。”
任务五:学以致用
1.读《哦,香雪》选段,思考:从这段文字,你能读出什么?请用文中观点解释。
“凤娇,你怎么不说话,还想那个……‘北京话’哪?”有人在开凤娇的玩笑。
“去你的,谁说谁就想。”凤娇说着捏了一下香雪的手,意思是叫香雪帮腔。
香雪没说话,慌得脸都红了。她才十七岁,还没学会怎样在这种事上给人家帮腔。
“我看你是又想他又不敢说。他的脸多白呀。” 一阵沉默之后,那个姑娘继续逗凤娇。
“白?还不是在那大绿屋里捂的。叫他到咱台儿沟住几天试试。”有人在黑影里说。
“可不,城里人就靠捂。要论白,叫他们和咱香雪比比。咱们香雪,天生一副好皮子,再照火车上那些闺女的样儿,把头发烫成弯弯绕,啧啧! 凤娇姐,你说是不是?”
参考答案:乡下人习惯面对面交流;乡下人有自己的“特殊语言”,他们可以通过足音、声气、气味等辅助交流;文字不是完善的工具,文字有时会产生误会,文字的使用受情境限制;使用文字需要文法,在语言中显得迂阔。
2.阅读《边城》选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几天顺顺家天保大老过溪时,同祖父谈话,这心直口快的青年人,第一句话就说:
“老伯伯,你翠翠长得真标致,像个观音样子。再过两年,若我有闲空能留在茶峒照料事情,不必像老鸦成天到处飞,我一定每夜到这溪边来为翠翠唱歌。”
祖父用微笑奖励这种自白。一面把船拉动,一面把那双小眼睛瞅着大老。意思好像说,你的傻话我全明白,我不生气,你尽管说下去,看你还有什么要说。
材料二:
来人说了些闲话,言归正传转述到顺顺的意见时,老船夫不知如何回答,只是很惊惶的搓着两只茧结的大手,且神气中则只像在说:“那好,那好,”其实这老头子却不曾说过一句话。来人把话说完后,就问作祖父的意见怎么样。老船夫笑着把头点着说:“大老想走车路,这个很好。可是我得问问翠翠,看她自己主意怎么样。”来人走后,祖父在船头叫翠翠下河边来说话。
材料三:
两人于是进了碾坊。
二老又说:“你不必——大老,我再问你,假若我不想得到这座碾坊,却打量要那只渡船,而且这念头也是两年前的事,你信不信呢?”
那大哥听来真着了一惊,望了一下坐在碾盘横轴上的傩送二老,知道二老不是说谎,于是站近了一点,伸手在二老肩上拍打了一下,且想把二老拉下来。他明白了这件事,他笑了。他说:“我相信的,你说的全是真话!”
二老把眼睛望着他的哥哥,很诚实的说:
“大老,相信我,这是真事。我早就那么打算到了。家中不答应,那边若答应了,我当真预备去弄渡船的!——你告我,你呢?”
“爸爸已听了我的话,为我要城里的杨马兵做保山,向划渡船说亲去了!”大老说到这个求亲手续时,好像知道二老要笑他,又解释要保山去的用意,只是“因为老的说车有车路,马有马路,我就走了车路。”
“结果呢?”
“得不到什么结果。老的口上含李子,说不明白。”
“马路呢?”
“马路呢,那老的说若走马路,我得在碧溪岨对溪高崖上唱三年六个月的歌。把翠翠心子唱软,翠翠就归我了。”
“这并不是个坏主张!”
“是呀,一个结巴人话说不出还唱得出。可是这件事轮不到我了,我不是竹雀,不会唱歌。鬼知道那老人家存心是要把孙女儿嫁个会唱歌的水车,还是预备规规矩矩嫁个人!”
“那你打算怎么样?”
“我想告那老的,要他说句实在话。只一句话。不成,我跟船下桃源去了;成呢,便是要我撑渡船,我也答应了他。”
“唱歌呢?”
“二老,这是你的拿手好戏,你要去做竹雀,你就赶快去吧,我不会捡马粪塞你嘴巴的。”
①以上选文中出现的“唱歌”、“车路”、“马路”、“渡船”、“碾房”等词语分别是什么意思?请用通俗的语言简要解释。
参考答案:
“唱歌”是青年男女向彼此求爱的方式,是一种自由恋爱的表达。
“车路”是指将自己的人生大事托付给媒人,请媒人去向意中人说亲,是一种“官方的”、被动的求婚方式。
“马路”是将人生大事掌握在自己手里,主动花时间和精力唱歌求爱,是一种主动的、自由的求婚方式。
“渡船”代表的是撑船老人的孙女翠翠,象征着美好的爱情。选择渡船,就意味着愿意接收风吹雨打的水上生活。
“碾房”代表的是碾房主王团总的女儿,象征着丰足的物质。选择碾房,就意味着接受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
②上述词语来自小说中人物的日常对话,今天的读者却往往需要借助注释才能明白其内涵。请仔细阅读《文字下乡》第13-18段,用书中知识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唱歌”、“车路”、“马路”这些词语是边城茶峒地方男女婚姻中的一些特殊语言。茶峒属于传统的乡土社会,人们在长期相处中,彼此熟悉,有着相似的经历,这些以车、马、唱歌为象征的语言,有着当地人共同认同的固定意义,是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非此环境中的人因为并不拥有这样的共同经历与生活经验,自然很难理解某些固定的语言,而需要借助小说中具体的情境进行理解。
“渡船”、“碾房”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词语适用的范围更小一些,是大老和二老彼此熟悉的词语,两人为兄弟,都对翠翠抱有美好的感情,兄弟二人熟知彼此,使用的语言具有更小团体中的特殊语言意味。这种发生在二人之间的特殊语言,二人以外的人很难明白。
2.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材料二:
赶尸,属苗族蛊术,是楚巫文化的一部分,又称移灵,发源于古辰州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四县。清朝就广为流传湘西“赶尸人”的传闻,即赶尸人利用“秘术”,将客死异乡的人的尸体带回家乡,让他们入土为安。
著名苗族作家沈从文在他的一篇文章里写道:“经过辰州(今沅陵),那地方出辰砂,且有人会赶尸。若眼福好,必有机会看到一群死尸在公路上行走,汽车近身时,还知道避让在路旁,完全同活人一样。”
尽管“湘西赶尸”从未得到科学验证,也并未被亲眼证实,但是却成为很多惊悚电影的原型,从此广为人知。
参考答案:《桃花源记》中存在的理想社会,其实就是老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费孝通所说极端的乡土社会,有世代不移的特点,因此,他们对外界新的变化没有了解,也无需了解,这些并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当然,最后这个理想社会寻找不到,也体现了这样极端的乡土社会是不存在。
“湘西赶尸”的传说没有得到证实,却流传甚广,这就是乡土社会口耳相传的结果,也体现了文化的世代传承,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持的社会共同经验。
任务六: 作业布置
1.用圈点勾画法和批注法读《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绘制思维导图(可分开画)。
2.《文字下乡》中说:“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之间的语言,所谓‘行话’。行话是同行人中的话,外行人因为没有这种经验,不会懂得。在每个学校里,甚至每个寝室里,都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最普遍的特殊语言发生在母亲和孩子之间。”
你与父母,或者同学之间有着怎样特殊的“行话”?你们又是怎么用“行话”交流的?请联系实际生活,写一段300左右的文字。
欢迎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作者/ 审核|王时霞
编辑|李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