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 > 技术赋能基层治理,智慧社区建设让生活更“聪明”

技术赋能基层治理,智慧社区建设让生活更“聪明”

技术赋能基层治理,智慧社区建设让生活更“聪明”智慧社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城市里的体现,它的诞生也是以为人服务为目标。无论社区形态如何改变,治理手段如何更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始终是应该坚守的。给钢筋水泥以温度

社区是城镇最基层的组织单元,是基层社会服务和管理的基础平台,社区的治理也是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社区治理的效果和水平,直接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也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

作为基层治理单位,社区承担着越来越繁重和复杂的社会职能和公共服务要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的出现和发展,给社区建设赋予了新的动能,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智慧社区也随之成为技术赋能基层治理新的破题方式。今天的智慧社区可以看作是集成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构建的一片智能化社会活动场域,从而实现了物物的互联和人物的互动,为城镇居民提供智慧化的管理和服务,解决综合社会治理的难题。

数字治理不只是强调信息技术,而是将数字治理作为政府与社会、市民的互动形态,提倡技术为人服务。数字治理重视组织因素对数字治理的影响,信息技术固然是重要因素,但组织中的人员、制度和文化才是最主要的条件。技术赋能的智慧社区建设恰恰体现了数字治理的核心要义,即将技术与治理深度融合,让信息技术对组织的形态和运作产生深刻影响,更清晰地明确各治理主体的自身角色,更准确地划分各自的治理责任。在此过程中,实现从强调技术为核心到强调技术为人服务的转变,从注重工具理性到注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结合,有效化解了传统治理中“技术”和“治理”两张皮的问题。

智慧社区建设的他山之石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率先开始了智能化住宅技术合作联盟的探索,借此来进行相关应用技术的测试和政策规范引导,形成了智慧社区的雏形。1992年,“智慧社区(Smart Community)”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此后,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智慧社区建设在多国蓬勃展开,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纷纷踏上探索之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

美国智慧社区建设依托硅谷的强大技术优势和经济优势,服务市民多元化的需求。2015 年 9 月,美国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启动了“智慧城市周”并发布了《白宫智慧城市行动倡议》。有城市采用政企联合的模式,依靠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结合近千个社区的需求,利用物联网技术整合了城市的水、电、天然气等基础设施,形成了一个能够服务数万人的智慧社区。

欧盟在2009年发起了欧洲智慧城市倡议,又在2011年、2012年分别发起了智慧社区计划和社区创新伙伴行动。公民参与是欧盟智慧社区建设的突出亮点,不论意见征集还是项目实践,政府都积极公开信息并吸纳民众参与。欧盟的成员国结合自身情况开展了智慧社区建设。英国的代表是贝丁顿社区的智慧生态项目,他们建成了著名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社区。奥地利、西班牙等国推出了智慧城市项目,西班牙还发布了《2012—2022可持续发展的公民承诺》,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重要内容。

日本立足于资源紧张的国情,其智慧社区的建设基调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智慧日本(i-Japan)”战略旨在构建以人为本、充满活力的社会,在整顿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条件下,向社区延伸,建立“智能家庭”。日本的智慧社区特点是注重民生,其内容涵盖了物业、家政、物流和医疗等多方面的服务。横滨市的智能化城市项目对基础设施实施了改造,在社区层面实现了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

这些国外的经验表明,新技术为基层治理提供了高效技术手段,同时也不断促进传统治理模式的转变。智慧社区就是在新环境下技术赋能基层治理,将技术与城市社区这样的基层单位管理进行深度结合,以新技术应用推动治理方式和治理手段的不断迭代,以数据和网络推动治理效能提升的新型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看作是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的基层治理,在提高基层的治理效率的同时,也在促进治理逻辑和结构的转变。

智慧社区建设的中国经验

我国的智慧社区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后劲十足。2017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正式发布, 其中提出要“加快互联网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为智慧社区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智慧社区是“城市大脑”建设成果中最贴近居民生活的部分,有助于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能使居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社区事务管理变得更为和谐、先进、现代、文明。

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浙江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时,对杭州市运用城市大脑提升交通、文旅、卫健等系统治理能力的创新成果表示肯定。“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再次为建设智慧城市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很多城市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提出将以点带面,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通过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手段打造智慧城市,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北京是全国科技创新的中心,海淀区则是北京科创的核心区。海淀区以城市大脑为依托,正在积极建设高度集成的智慧管理体系,以融入城市的管理和市民日常生活中。目前,海淀区已经在部分社区建成了较为成熟的智慧社区平台,产生了新的治理效果。海淀区的智慧社区平台融合了区、街镇和社区三级的应用平台,三个平台数据共享、服务协同,构建出一个安全、高效、便捷的社区生活环境。各平台有各自的数据,比如区级的平台实现了对全区的人口、房屋、车辆、居民服务、垃圾分类、预警事件等数据的汇总、排名,这个平台也可以根据各个社区的综合服务指数、安全指数、响应指数来为各个街镇进行排名。这样一套平台依托了“城市大脑”的顶层构架,还包括了十几个行业部门需求的介入,所有数据的点位和应用都对接着一个部门的管理,在顶层设计之下实现了部门数据共享。对于街镇层面,如果需要接入具体服务项目,比如消防设施就可以通过物联网把线路和数据接进来。具体的需求和指标,在街镇层面和社区层面是一样的落地标准和接口通道。顶层设计形成之后,项目再往基层延伸,需要什么就安装什么设备,这样的系统就可以结合社区、居委会的需求,在居民同意的情况下,补充或开通新的硬件。

智慧社区的确为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挑战依然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以北京市的智慧社区建设为例,依然还存在着智慧社区不“智慧”的问题,比如数据整合力度不够、管理功能碎片化、行业缺乏统一标准、智能化综合水平低、居民参与程度不高等。智慧社区是社区治理的崭新模式,在技术的赋能和加持下,社区治理理念更需要随硬件环境的改变而更新,否则将无法适应现代化社区治理需求。智慧社区的核心是人而非技术,技术能否有效赋能基层社区治理,取决于是否有与之匹配的治理人才。系统化、精细化、人性化的治理思维才是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建设所要依仗的。

智慧社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在城市里的体现,它的诞生也是以为人服务为目标。技术的智慧要融入,但人类的智慧更要融入,因为技术只是伴随人类发展的工具,不是人类发展的目的。无论社区形态如何改变,治理手段如何更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始终是应该坚守的。给钢筋水泥以温度,给科学技术以敬仰,技术赋能基层治理不能忘记要让人性的光辉照耀智慧社区的每一个角落。

上一篇: 人民日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
下一篇: 什么是意识形态?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