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02年(明朝建文四年),靖难之役到了最后的关头,燕王朱棣在离开北平前,姚广孝亲自到郊外送行。临别之际,姚广孝突然跪地对朱棣说:“臣有所托!”
朱棣连忙扶起姚广孝,问他何事,姚广孝说:
方孝孺被诛十族的历史真相(方孝孺生平简介)
“南有方孝孺者,素有学行,武成之日,必不降附,请勿杀之,杀之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这句话出自《明史纪事本末》,姚广孝的意思是说:朝廷中有一个叫方孝孺的人,学问极好,你功成之日,若此人不降,请你千万不要杀他。如果杀掉他,天下的读书种子就绝了。
朱棣听完,当场答应了姚广孝。不承想,半年之后,方孝孺仍被灭族。
关于方孝孺,大多数人都知道他身上的两个标签,一个是“读书人的种子”,另一个就是“灭十族”。实际上,历史上的方孝孺是一个被后世文人“幻想”的完美主义者。关于他的历史记载,至少有6个不同的版本。
本文,笔者将为大家分享方孝孺,希望大家先放下传统的印象,通过史料和分析,重新认识一下这位读书人的种子。
明朝洪武九年,“空印案”爆发,山东济宁知府方克勤因涉案被杀,方克勤死后,他的儿子方孝孺亲自扶灵回乡,哀情感动乡里。《明史·方孝孺传》记载:
方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宁海人。父克勤……
方孝孺,字希直,人如其名,他不仅是个孝子,而且为人正直,学问极好。他出生于元朝至正十七年(1357年),比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小两岁。方孝孺从小非常聪慧,在父亲的教育下,他很小便能写诗。在当时,方孝孺便“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可见其志向之远大。
待方孝孺长大,他被同乡推荐,拜大儒宋濂为师。宋濂是方孝孺的浙江老乡,同时,也是太子朱标的老师。换句话说,方孝孺从此成了朱标的师弟。
明朝洪武十五年,经翰林院官员吴沉的推荐,方孝孺进入京城,并得到了朱元璋的召见。朱元璋见方孝孺学问极好,举止端庄,有古代名士之风,便对身旁的太子朱标说:“你这位师弟是一位品行端庄的人,你以后可以用到老。”
言下之意,朱元璋虽然认可方孝孺,但并不打算现在用,而是要留给太子朱标将来用。
所以,朱元璋让礼部给方孝孺准备了丰厚的礼物,送方孝孺重回宁海读书。
《明史·方孝孺传》记载:
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
十年后(洪武二十五年),又有人向朝廷举荐方孝孺,朱元璋认为现在仍不是用方孝孺的时候。但此时,方孝孺已经36岁。朱元璋便让方孝孺到汉中担任教授,每天给当地的儒生讲学。方孝孺用他的学识征服了很多人,很多学子不远百里来听方孝孺讲学。
当时,朱元璋的第十一子、蜀王朱椿已经到成都就藩,他非常仰慕方孝孺的才名,因此聘请方孝孺来到成都,为世子朱悦燫讲学。在蜀王府,方孝孺备受敬重,不仅世子每次见方孝孺需要行大礼,就连蜀王朱椿也需要揖手以表尊重。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朱元璋驾崩,其孙朱允炆即位。朱允炆刚登基不久,便下旨召方孝孺来南京。等方孝孺从成都来到南京,朱允炆早已开始削藩,当时,朱允炆任命方孝孺为翰林院侍讲,到了建文元年,方孝孺又被升为侍讲学士。
很多人认为,朱允炆之所以要削藩,全是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三人鼓动的,实际上,这种说法有失偏颇。朱允炆刚登基时就和黄子澄、齐泰谋划削藩,当时方孝孺尚在蜀地,待方孝孺归来,朱允炆的削藩已经开始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朱允炆削代王朱桂的时候,方孝孺是持反对态度的。《明史纪事本末》云:
冬十一月,代王居藩,有贪虐状,方孝孺请以德化道之。
代王朱桂是朱允炆的十三叔,朱允炆以他“贪虐”为由,将朱桂贬为庶人,方孝孺认为朱允炆的处置太过,藩王有罪,首先应该以“德”教化之。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方孝孺虽然支持帝王集权,但他不支持帝王动不动就把藩王逼得没有活路。所以说,至少在削藩的问题上,方孝孺和黄子澄、齐泰是不同的。
虽然方孝孺没有明确支持削藩,但不代表他对朱允炆的施政没有影响。《明史·方孝孺传》云:
国家大政事辄咨之。帝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
意思是,朱允炆在国家大事上,每每征求方孝孺的意见。朱允炆喜欢读书,每当遇到疑惑之处,也会召方孝孺前来讲解。
建文时期,朝廷编纂的《明太祖实录》和《类要》等典籍,方孝孺皆担任总裁官。
纵观方孝孺在洪武以及建文初期的种种表现,他实际上是古代文人的代表,他熟读经史,学识渊博,克忠职守,放在一个文治的时代,他或许会大放异彩。
建文元年七月,朱棣起兵。朱允炆率领百官祭告太庙,将朱棣贬为庶人,然后让方孝孺起草檄文,发兵征讨朱棣。《明史·方孝孺传》记载:
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
不仅如此,此后朱允炆历次声讨朱棣的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
靖难之役进行了三年多,由于朱允炆前期昏招频出,南军的优势逐渐丧失。而方孝孺除了写檄文外,真正参与到靖难之役的记载,也有四次。
第一次,方孝孺提出缓兵之计。
这件事发生在建文三年,当时朱棣的大军横扫了大名府,南军溃败,朱棣趁势上书给朱允炆,要求朱允炆严惩黄子澄、齐泰等人。朱允炆不知如何是好,方孝孺认为:天气暑热,燕军很快就会不战自疲,朱棣的要求我们先不要答应。现在只须回复朱棣“朝廷可以赦免他的罪行,让朱棣回北平待命”。等燕军意志消退,准备撤兵时,朝廷的兵马紧跟其后,就能将其擒获。
朱允炆采纳了这个建议后,派大理寺少卿薛岩去给朱棣回信,结果薛岩见到朱棣后,不敢说出朝廷让燕王回北平的旨意,因此,方孝孺的计划流产。
第二次,方孝孺建议使用反间计。
建文三年五月,朱棣带兵南下,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方孝孺认为朱高炽仁厚,而朱高煦狡诈,不如用反间计离间他们。于是,朱允炆听信了方孝孺的建议,派锦衣卫千户张安携带皇帝的亲笔信赶往北平,把信交给了朱高炽。遗憾的是,在君臣大义和父子亲情之间,朱高炽选择了后者。朱高炽没有拆信,而是将信派人送给了朱棣。
第三次,方孝孺建议朱允炆和朱棣和谈。
建文四年五月,朱棣突破灵璧、攻泗州,渡淮河,下扬州,大军直达江北,朝廷危矣。朱允炆下诏征召天下兵马勤王,方孝孺认为现在征兵恐怕来不及了,不如先和朱棣谈判,以达到拖延时间的目的。《明史·方孝孺传》云:
孝孺曰:“事急矣。遣人许以割地,稽延数日,东南募兵渐集。北军不长舟楫,决战江上,胜负未可知也。”
朱允炆连忙派庆成郡主(朱棣的堂姐)为使者,渡江和朱棣谈判,结果朱棣不听。
第四次,方孝孺劝朱允炆死社稷。
在和谈失败后,南军水军将领陈瑄投降朱棣,朱棣渡过长江。朝廷大势已去。这时,有人劝朱允炆先离开南京,以图东山再起。方孝孺却认为不妥,史载:
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
方孝孺的意思是,与其逃走被朱棣追赶,不如死守南京城,以待援军。如果真的没守住,那就以死殉国。
结果,由于李景隆和谷王朱橞主动打开了金川门,方孝孺的死守计划再一次流产。从此,明朝换了主人。
我们纵观方孝孺四次参与靖难之役的经过,可以看出,凡是方孝孺提出的建议,朱允炆基本上全部采纳,但是方孝孺的4次建议没有一次奏效的。之所以会如此,这一方面是因为有意外的发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方孝孺作为书生,他对战局的把控有些想当然。
说白了,方孝孺属于“忠心但寡谋”,他的书读得好,政治能力却一般。但是,方孝孺绝对没有故意坑害朱允炆之意,这一点很重要。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由金川门入城,建文帝在纵火烧掉偏殿后失踪。接下来朱棣开始清算建文旧臣,齐泰、黄子澄先后被逮捕处死。那么,在朱棣入主南京后,方孝孺的表现和结局如何呢?
在各类史书中,方孝孺接下来的故事至少有6个版本,我们按照成书的顺序,先后介绍。
(一)《奉天靖难记》的说法。《奉天靖难记》成书于明朝永乐年间,作者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部书得到了朱棣的默许。这部书的作者和方孝孺所处的年代最近,在书中,方孝孺的表现颠覆了后人的认知。书中云:
上指烟焰处谓方孝孺曰:“此皆汝辈所为,汝罪何逃?汝罪何逃!”孝孺叩头祈哀,上顾左右曰:“勿令遽死。”遂收之
意思是说,方孝孺面对朱棣的责骂,竟然磕头求饶。而朱棣也没有立即将方孝孺处死。
很明显,这种记载有主动迎合朱棣的意味,可信度不高。
(二)《古穰杂录》的说法。《古穰杂录》的作者是明宪宗时期的内阁大学士李贤,此人学识渊博,为人忠直,他记载:
文庙过江之日,初即位,欲诏示天下,问姚广孝举代草者,曰必须方孝孺。召之数次,不来。以势逼之,不得已,孝孺持斩衰而行见。文庙即命草诏,乃举声大哭曰:“将何为辞?”敕左右禁其哭,授以笔,即投之地曰:“有死而已,诏不可草。”文庙大怒,以凌迟之刑刑之,遂夷其族。
这段话比较长,我来大致翻译一下:朱棣攻入南京后,准备即位。问姚广孝谁来写即位诏书比较好,姚广孝说方孝孺比较合适。朱棣于是召方孝孺前来,方孝孺不奉召。最终,朱棣用强,方孝孺不得已来见朱棣。
可是,当方孝孺出现在朱棣面前时,他却穿着斩衰(古代丧服中的最高等级)。朱棣给他准备纸笔,他却将笔丢到地上说“要杀就杀,我不给逆贼写诏书!”朱棣大怒,将方孝孺凌迟处死,并且灭其全族。
这个版本,和大家对方孝孺的印象基本上已经重合了。
(三)《枝山野记》的说法。这本书的作者是“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允明(祝枝山),祝允明的记载和上文李贤的记载差不多,不过在方孝孺和朱棣的对话中,又加了一些料,文曰:
强使搦管,掷去,语益厉,曰:“不过夷我九族耳!”上怒云:“吾夷汝十族。”左右问何一族?上曰:“朋友亦族也。”于是尽其九族之命而大搜天下为方友者杀之。
意思是,朱棣让方孝孺写诏书,方孝孺扔笔后说:“大不了就灭我九族!”朱棣怒曰:“朕可以灭你十族!”左右问朱棣:“怎么多了一族?”朱棣回答:“朋友门生也算一族。”
这便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灭十族”的来历。不过,祝允明在《枝山野记》这本书的开篇就已经明言,这本书的内容不是正史,而是自己道听途说的。所以,这个版本可能是有夸大的成分。
(四)《姜氏秘史》的说法。这本书是嘉靖年间所写,作者名叫姜清,具体生平不详。他在祝允明的版本上,又增加了方孝孺和朱棣的辩论部分。文曰:
遂召孝孺问曰:“我以周公匡成王而来,成王不在,当议所立。”对曰:“殿下既以匡王室而来,成王不在,当立成王之子。”忤旨,因有灭十族等语……
意思是,朱棣把自己当作周公,把朱允炆当作周成王。朱棣说自己是来辅佐侄子的,方孝孺就问朱棣:“成王不在了,那不是应该拥立成王的儿子吗?”结果惹怒了朱棣,被灭了十族。
从《姜氏秘史》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个版本的野史性质非常浓烈,笔者不多做评述。
(五)《明史纪事本末》的说法。《明史纪事本末》是明末清初文人谷应泰所写,整体质量算是上层,书中把方孝孺和朱棣的辩论部分又丰富了不少,文曰:
……文皇谕曰:“我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文皇曰:“伊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文皇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文皇降榻劳曰:“此朕家事耳!先生毋过劳苦。”
这里,围绕周成王和周公的话题,两人反复辩论,最终朱棣词穷,只好说“这是朕的家事”。不过,这个版本中仍有“灭十族”的记载。
(六)《明史》的说法。《明史》是清朝历经94年编纂完成的,挂名作者是张廷玉。《明史》中不仅把《明史纪事本末》中方孝孺和朱棣的辩论全部沿袭,还增加了方孝孺的哥哥方孝闻、弟弟方孝友,还有妻子、儿子、女儿的记载:
孝孺有兄孝闻,力学笃行,先孝孺死。弟孝友与孝孺同就戮,亦赋诗一章而死。妻郑及二子中宪、中愈先自经死,二女投秦淮河死。
这里,把方孝孺的哥哥、弟弟写得也很悲壮,方孝孺的妻子和儿子自尽,两个女儿投河。总之,方孝孺一家都是忠贞节烈之人。不过,《明史》还是比较谨慎的,没有提到灭十族。
上述六个版本,除了第一个有明显讨好朱棣的意图外,其他五个版本,可谓层层丰富,一次比一次丰满,那么,到底哪个更可信呢?
笔者认为,从年代远近和作者的品格来看,第二版应该最贴近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方孝孺作为“读书人的种子”,他毫无疑问是忠于朱允炆的,所以,他服斩衰见朱棣,也合情。而朱棣之所以杀方孝孺,本质上是因为方孝孺不愿意为他写诏书。而方孝孺也没有被灭十族,他应该和齐泰、黄子澄一样,仅一族人遭殃。
而后世所谓的“周公”理论,实际上有强行加码的成分。因为有一点很不合理,如果朱棣承认自己是周公的话,就相当于承认了朱允炆是周成王,这就相当于承认了朱允炆的帝王身份。这和朱棣登基后废除建文年号、不承认建文帝帝号的做法是相矛盾的。所以,以朱棣的精明,他应该不会在方孝孺面前把自己比作周公。
因此,从第三个版本开始,所谓的“灭十族”、“论周公”实际上都可能是虚构的。
那么,后来的众多版本为何要将方孝孺的“戏份”层层丰富起来呢?这实际上是古代文人在不断地塑造一个忠孝节烈的士大夫形象,而这个形象,需要更多、更全面的事迹来渲染,比如把皇帝辩得哑口无言,比如灭十族而不屈,比如全家皆烈士等。
说到底,方孝孺的6个版本,承载了古代文人对他的终极幻想。
文人们需要一个精神偶像,而后期的封建统治者也需要一个这样的忠臣来做模板,所以,一个“完美”的方孝孺便呈现了出来。
但是,我们难道因为后人给方孝孺强行“加戏”,就否定方孝孺这个人吗?很显然,我们不能。
笔者认为,方孝孺虽然没有怂恿朱允炆削藩,但是,他是参与靖难之役的。这种参与,源于儒家思想中的“忠君”思想。在方孝孺的心中,朱允炆削藩太狠是一回事,朱棣因为反抗削藩而造反是另一回事。而且,后者要比前者对儒家思想的冲击更剧烈。这就是方孝孺和朱棣之间矛盾的根本。
仅从第二个版本来看,方孝孺服斩衰面对朱棣,宁死也不写诏书的表现,他就已经足以让后人尊重。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中有一段描写(节选):
观意大利硕学布鲁诺,百氏痛斥当代伪学,遂被焚死……是皆学者所传为美谈者也。
意思是说,16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因坚持“日心说”,宁愿被教廷活活烧死也不屈服,他忠于科学的精神被后世传为美谈。
笔者认为,建文帝的能力如何,和方孝孺的忠贞程度是相对独立的两个概念。我们不能因为建文帝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就否定建文帝身边人的品格。
方孝孺忠于的不仅仅是建文帝,更是忠于读书人心中的大道,是忠于士大夫千百年来的最高信仰。方孝孺忠于信仰和布鲁诺忠于科学的本质是一样的,都应该得到后世的认可。
笔者还认为,不管任何时候,中华民族的“忠孝文化”都不会过时,方孝孺的精神,值得敬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