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正当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时候,我国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一手抓防治工作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齐心协力夺取抗击非典和促进发展双胜利重大决策。抗击非典的胜利,充分显示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在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之后,存在发展不够协调,公共卫生发展滞后,突发事件应急措施不健全等新矛盾新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历史地摆到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前。2003年八月底九月初,“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应势而生,其指出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20多年改革开放时间的经验总接我,是战胜非典疫情的重要启示,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需要进一步改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方面。在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改革和深化的过程中,党和政府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要求。从持续使用多年的“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虽只是“好”与“快”顺序的调整,却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到2007年我国经济总量上升到世界第四位,进出口总额上升到世界第三位。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目标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
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世纪之交实施后,中央着力加强西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开战了西气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标志性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使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呈现新的局面。党中央着眼于实现区域协调发、相继做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决策,形成并丰富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东部地区抓住区位优势和先发优势,努力实现率先发展,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都市圈始终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地位。统筹城乡发展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另一个重要任务。中央认为,我国在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根本性地扭转了农民负担过重的现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农村改革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
“十五”计划的完成和“十一五”规划的制定
“十五”计划的五年中,我国摆脱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又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灾害,从容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变化,不失时机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十五”期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关键时期,随着“十五”计划的完成,党中央高度重视存在的挑战和风险,努力通过制定“十一五”规划加以克服和应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特点是强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十一五”规划还第一次将延续50多年的“计划”改为“规划”,这一字之差,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长期规划的功能定位,反映了我国发展理念,经济体制,政府职能的重大变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