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2023高考作文之“英雄人物”

2023高考作文之“英雄人物”

2023高考作文之“英雄人物”2023高考作文之“英雄人物”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祖国曾经盛产了无数英雄人

2023高考作文之“英雄人物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祖国曾经盛产了无数英雄人物。我们大家熟知的烛之武、晋文公、荆轲、百里奚、管仲、鲍叔牙、伍子胥、屈原司马迁等在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大放异彩。李世民曾经有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请同学们随意挑选你所熟知的一位或几位古代的英雄人物,说说他们身上有什么优秀的品质,你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特征,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本题考查学生写材料作文的能力。

审题:根据本次作文的写作要求,必须从我国古代的英雄人物中选择写作对象,并且要注意挖掘古代人物的优秀的品质。可以从供选人物里面选定一位或者多位,也可以扩展范围,但一定要符合“古代”“英雄”这两个标准。例如选择烛之武,考生可以从烛之武的劝谏的语言艺术上写起,将立意定位在:语言魅力胜过于强大的军队。再如选择写荆轲,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勇武、忠贞报国、以天下为己任等角度写起。比如屈原,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忠贞爱国、励精图治、坚守高洁和正直等。总之,考生要选取自己熟悉的人物,在行文中要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挖掘人物性格的现实意义,充分结合当下去反思古人所给自己的精神引领作用。这样作文才能有深度,才能符合升格作文的要求。

要点:英雄人物不能虚构,感情要真挚,论述要准确合理。比如《荆轲刺秦王》中的樊将军为燕捐躯勇于牺牲的精神值得肯定,但不能上升到忠诚爱国这个高度,毕竟他本秦人,是迫于艰难处境从秦逃到燕国,关于这一点有人甚至说他有叛国行为。樊将军选择自刎,舍生取义的精神可嘉!那樊将军的“义”具体指什么?一是家族之私仇刻骨铭心,二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樊於期知恩图献出首级。樊将军在走投无路时投奔太子,丹说樊将军是品行高尚的长者,不能因为迫于强暴的秦国而抛弃所同情的朋友,只要他活着便不会自私地抛弃樊。

力求写出内涵和高度,要运用辩证法和发展观,要有创新性思维。樊於期的自刎留给我们的思考、启示:当今时代倡导樊於期这种为私仇或国家利益勇于献身甘于奉献的自我牺牲精神吗?我们该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立意

1.虽败犹荣,这也是一种英雄

2.名垂青史的英雄人物告诉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那些光照史册的英烈用生命写就淡泊名利正直做人的道理。

范文展示

以天下为己任

思绪纷飞,穿越千年的繁芜尘杂,我不由感叹:悠悠千载,汉霄苍茫。凝眸于古今中外的有志贤臣,无不胸怀于天下,感伤于史实。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翻开早已泛黄的页张,我试图寻找名流们宏图霸业后的哀伤,匆忙间,重拾起那份他们曾经担起的重担——以天下为己任。

汨罗江畔,冷风凄凌。屈原峨冠博带,踯躅于岸堤。你的心在激荡,激荡如这眼前不息的波涛,满怀雄心壮志,救楚国于水火的衷心无人能了!悲兮,何兮?“哀民生之多艰”,何等悲凉而又无奈的呼唤。到末如何?惟嗟叹那扰乱天下的佞臣,感伤天下谁来执掌?你欲担起天下重任,却只能嗟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史家绝唱,呐喊出历史的宣言。司马迁用其一生的躬行隽写了万事不朽的篇章。他抗起了沉重的笔杆,更担起了天下的重任。他决意要书写一段历史,担起前人从未有过的重担。不是为了名留千古,残留于世的凄凉只为献于世界泛黄的纸张。他无怨亦无悔。用史记来昭示其对天下的职责。

噫吁嚱!叹得千古流芳名句。满腹锦绣的李白,用一世的才华来傲视天下,用自己的才能“济苍生”“安黎元”。出于对天下的救济责任,你有过“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也有过“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可风华一纸流沙,苍老却成为年华!你还未血染沙场,却早被朝廷暗斗神伤。济天下的报负只能留在酌酒之后的咨嗟。举杯独醉,饮罢风雪,茫然又一年岁。

一身素衣,一把羽扇,勾勒出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者。孔明,躬耕于南阳的一介布衣,是什么让你躬身驱驰于乱世?三顾草庐的出山到底是对是错?你喃喃自语。兴复汉室,也许是应尽的职分吧。白帝托孤的信任使你接下了济天下的重任,犹记“隆中之对”的宏图,可一切的重任最后还是担在你的肩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你的忠诚和责任谁又能敌?抚琴长泣,无法兑现“以天下为己任”的誓言。嗟叹自己一世英明,却无济天下之命哉。

一场消黯,凝眸忆了谁?是忆了悲兮的屈原,忆了无悔的司马迁,忆了咨嗟的李白,忆了睿智的孔明……终于为那一身功名后的战争覆了天下。荣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余叹名流的报负,回首遇了谁?天下之社稷,问苍穹,谁又能为己任?自然是那胸有天下家国,情系黎民百姓的天下英雄!

面对生死的抉择

人为什么而活着?一个延亘千古的话题。如果从生理学的角度解释,生物是为了繁衍而活着,生物界不少昆虫都可以证实这一点。但用来解释这个问题未免太生硬片面了。

两千多年前投身汨罗的屈夫子应该想不到自己的毅然赴死会引起文坛的千古长叹。身为人臣,屈原很清楚自己是为什么而活着。为楚国,或者更确切地来说,是为楚君。所以当郢城沦陷的消息传来时,他投河自尽了。从此汨罗江中多了一位吟唱千载的诗人。

天幕将暝,浪潮涌起,你――屈原,穿着白色长袍站在汩罗江上,高唱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愤慨与无奈。你看到前方的路漫漫而修远,你说你要上下而求索,可是你最终违背誓言,含愤而投江。但面对压力你为什么要选择拥入汩罗江?难道死是你爱国的唯一选择吗?难道求索之路真的走不下去了吗?难道面对困难你只能选择逃避吗?也许你会委曲的说,你是因为无法施展抱负,无法以身报国,无法在混浊的官场生活……可是你那激扬的文字里,曾经记录着你的雄心与壮志。你以芳草自喻,以高洁修身,可你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虽然你被流放,虽然你不再辉煌,虽然你已不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但你仍可在世救民而效国,仍可扶民而忠国,仍可教民而治国,仍可用你锋利的笔尖改变社会。只可惜,你自愚的以死来逃避混浊的人世,逃避生活中的苦难与压力。

面对生死,他选择了死亡。在此之时,面对同样问题的还有渔夫,他选择了生。现代很多人都偏向于渔夫的明哲保身,认为屈原是愚忠。不可否认,是那个时代造成了这一历史悲剧,但悲剧大多又是宏大的。在中国历史中,这一死是壮烈的,无关他人。

时间来到天汉二年,司马迁选择活下去的那一刻。在此之前,他为汉武帝而活,在此之后,他获得了自己的解放,为自己而活。在尊严和价值之间,他选择了价值,也赢得了至今不息的尊敬。“真正的勇敢不是为某件事壮烈地死去,而是为某件事卑贱地活着。”司马迁没有死,但他却获得了重生。

李陵之祸,为别人伸张正义,司马迁受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你也许会以为他会像你一样选择逃避,会以为太史公就此论落,会以为他再没有往日的大志,会以为……可是他没有,我不知他是用怎样的毅力忍受了常人无法承受的痛苦。他“隐忍苟活”着,忍受着“肠一是而九迥”的痛苦。但死而“重于泰山”这是怎样的人生抱负?“成一家之言”这是怎样的历史壮言?他坚强的活着,用执着的雄心抵挡着突如其来的灾难。这样的精神是你我所能超越的吗?只能说,他比你坚强!

选择活下去,每时每刻对司马迁来说都是煎熬。很难想象司马迁写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心情如何,但在他选择宫刑的刹那,文坛上就有了一座厚重巍峨的大山,阴阳割昏晓。生得伟大,死得光荣。前者是司马迁,后者是屈原。屈原为国而活,司马迁为《史记》而活。那么,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着?再回到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得到,人不是单纯地为了繁衍而活,而是为了更深层次的价值。或许这便是人类有别其他生物最关键的一点了吧。

其实纵观古今,为价值而活者比比皆是。从屈原到司马迁,再到历朝历代数不尽的王侯将相、平民草芥。活着,是一种伟大,死亡,也是一种伟大。

面对生死的抉择,也是面对人生价值的抉择。现在,请静下心来问问自己,我,到底为什么而活着?

上一篇: 千古风流人物 第一季
下一篇: 英雄作文300字(优秀10篇)英雄人物事迹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