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儒家八派

儒家八派

儒家八派战国时期儒家内部分化而形成的八个学派,孔子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学生众多,有所谓“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之誉。而孔子的思想学说体系所涉及的范围又相当广泛

儒家代表人物_人物儒家代表人物是谁_儒家主要人物

子张

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末期陈国阳城(今河南淮阳)人,生于公元前503年,卒年不详。颛孙师是孔子晚年的弟子,从学后学业出众,与子夏、子游齐名。曾从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蔡之间遭到过围困。他勤学好问,经常与孔子讨论各种问题,《论语》记其向孔子问学达二十次之多。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论语·子张》),明确反对“执德不弘,信道不笃”,“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论语·子张》)的人和事。子张的秉性有点偏激,孔子曾批评他“师也过”,“师也辟”(《论语·先进》)。但他为人博爱容众,交友颇广,认为君子应该“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浯·子张》)。子张终身未仕,孔子死后,居陈国,收徒讲学。子张传下来的弟子以后就形成了“子张之儒”,被列为战国儒家八派之首。“子张之儒”的学术或政治主张究竟如伺,已难知其详。荀子在其《非十二子》中曾十分严厉地批评“子张之儒”.把他们称之为“贱儒”,况:“弟佗其冠,神谭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氏之贱儒电。”这个批评似乎没有列出什么学术或思想上的根据,仅讲一些言行举止而已。一般以为荀子所斥可能是指战国末期依附于“子张之儒”—派门墙的人。如清儒郝懿行以为,是指那些徒似子张之貌而不似其真的人(参见正先谦《荀子集解》引)。现代学者郭沫若根据“子张之儒”具有博爱容众,严已宽人等特点,认为“子张氏的后学们似乎更和墨家接近”,并推测“墨翟受了子张的影响”(《十批判书,儒家八派的批判》)。

上一篇: 宋老师教如何写“人物通讯”
下一篇: 王阳明是儒释道中的哪一家?他的贡献有什么?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