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说得太对了!可就是忍不住要问一下,孔子有“不惑”、“不忧”和“不惧”吗?我看是有的吧。
堕三都读音(堕三都是什么意思)
最为典型而突出的事例当属“堕三都”了。
孔子出生和生活在鲁国一辈子,只有其中十四年时间在鲁国之外的地方去周游,孔子是对鲁国的情况非常了解的,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也是被认为是最好继承了“周礼”的诸侯国,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先天充足的君主国里却不断地发生乱邦违礼的事情,如“八佾舞于庭”,如“季氏登泰山”,如“公室弱,三都强”等等,孔子是很清楚的,也就是说,孔子在五十一二岁前是有“疑惑”和“忧愁”的,面对鲁国“三桓”专权而“不义”的时代,作为心中有为并一心想让“公室强”的孔子他并不能象曹刿一样勇敢地站出来,甚至也不能发挥自己学识渊博的优势向“公室”写一篇“奏折或建议书”递交到鲁国国公处,这摆明孔子是有所“畏惧”吗?也许,孔子是在“退则独善其身”地等待机会吧,可他做到了“进则达天下”吗?只怕是没有做到。
五十岁出头的孔子终于“等到”了机会在鲁国“出仕”了,两年后还做到了“大司寇”这个官位,于是孔子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诛杀少正卯,二是干起了“堕三都,强公室”的实事。为什么杀少正卯?少正卯不是“三桓”的人,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政治团伙,只不过是抢了孔子的生源,甚至少正卯的名声会超过孔子,孔子在疑惑、担忧和畏惧中,他就“莫须有”地给少正卯罗列“五条罪状”给杀了。
孔子面对“堕三都”的“正义”之举,在面对“堕三都”最困难时刻,孔子再次疑惑和忧愁并在“三桓”的强烈反对中畏惧放弃了。孔子在“见义勇为”这件事上连自己的弟子子路都不如。到后来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冉有在鲁国进行财政改革时,此事也无情地遭到孔子的强烈反对,估计那理由也是孔子对冉有的这次改革抱有“疑惑、忧愁”并“畏惧”三桓进一步强大而公室不利。
孔子真是“一把寡嘴”专对别人说,而几乎落到自己身上。这连面对三次子路的批评,孔子也只能“裹足不前”且假惺惺地“发誓赌咒”,其实就是另一种“外强中干”的表现。
孔子真是做不到宁武子的“其愚不可及”啊!孔子也真是一个“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者。其“知”非“智”,其“仁”非“大仁”,其“勇”非“真勇”,都是“嘴”上说给人听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