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陕北秧歌(陕北秧歌的来历和意义)

陕北秧歌(陕北秧歌的来历和意义)

陕北秧歌(陕北秧歌的来历和意义)陕北秧歌惊叹是什么如此振奋人心?循声望去——陕北秧歌扭得正欢。陕北秧歌(陕北秧歌的来历和意义)你瞧,陕北秧歌,七八个彪悍的陕北汉子打着红边牛皮鼓,拍着大小铜镲,敲着小铜锣……中年伞头手中的大花伞犹如旋转的螺旋桨,十字步扭得天旋地转;一群英俊的后生和俊俏的姑娘踏着鼓点,个个生龙活虎;老大爷老大娘也不甘示弱,摇着、扭着、跳着;伶俐可爱的小朋友蹦跳着,陕北秧歌,微笑着,长长的红丝带

陕北秧歌

惊叹是什么如此振奋人心?循声望去——陕北秧歌扭得正欢。

陕北秧歌(陕北秧歌的来历和意义)

陕北秧歌(陕北秧歌的来历和意义)

你瞧,陕北秧歌,七八个彪悍的陕北汉子打着红边牛皮鼓,拍着大小铜镲,敲着小铜锣……中年伞头手中的大花伞犹如旋转的螺旋桨,十字步扭得天旋地转;一群英俊的后生和俊俏的姑娘踏着鼓点,个个生龙活虎;老大爷老大娘也不甘示弱,摇着、扭着、跳着;伶俐可爱的小朋友蹦跳着,陕北秧歌,微笑着,长长的红丝带犹如一条条蛟龙,一会朝前冲去,一会拔地而起,一会忽从天降……

随着“咚咚锵”的鼓点扭头看去,乐队的汉子们忘乎所以,恨不得把红边鼓敲碎,把铜唢呐吹破,把大小铜镲拍烂,把小铜锣击个窟窿……闭上眼睛,静心地听,时而粗犷奔放,能使河流为之激扬动荡,时而缓和细腻,能使山岳为之倾倒。

一群男女老少扭起来了,排是排,行是行。一会排成“龙摆尾”,一会犹如“梅花盛开”,一会好像“老虎扬尾”,一会胜似“大灯笼”,一会比得过大姑娘的长辫子,一会好像一朵朵枣花……红与绿的扇子在姑娘们手中飞起来转起来,红与绿的丝带飘起来,观者的眼神跟着扇子与丝带起落,不知道最后眼神该落在何处。花折伞在后生们手中撑起来舞起来,撑起时,陕北秧歌,似乎要直穿云霄,舞起时,犹如飞轮旋转。

陕北秧歌的来历和意义

想当年毛主席站在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村的山头上,望着茫茫白雪,激情写下《沁园春.雪》,被柳亚子先生惊叹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如今陕北秧歌队敲锣打鼓舞动鹏城,意在南粤大地架起一座联系两地的经贸桥梁。

农历正月二十二,深圳陕北商会组织的新春秧歌汇演,在罗湖区洪湖公园上演。站在主席台上的深圳工商联和总工会专职副主席谢振文,称赞陕北人勤劳质朴,为深圳和家乡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陕北大秧歌扭到了深圳,为疫情之后的深圳带来一缕春意盎然和欢乐祥和。

为了提高效率节约大家宝贵时间,深圳陕北商会的年会同时进行。折宏会长首先开场白致词,欢迎各位领导嘉宾和现场朋友们的到来。正月里来是新春,欢迎榆林、延安代表团,他们带来了家乡的土特产品。过年期间热热闹闹扭秧歌,借此展示居住在粤港澳大湾区陕北人的拼搏精神,同时我们也成为家乡政府的宣传员和推广员。

陕北秧歌哪里最具有代表性

闹秧歌具有民族和地域性的一种传统民间娱乐艺术活动,它起源于北宋时期,在北方属于一种祭祀活动,又名“阳歌”、“社火。”秧歌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在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陕北秧歌经过陕北人民千百年来的不断地创造与加工,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地方色彩,形成了黄土地上一种特殊的艺术品种,是陕北人民的一份宝贵财富。

每逢进入腊月的时候,各地方就开始了排演秧歌,村里有擅长闹秧歌的人召集一些人,进行秧歌排演,为的是在新春期间表演的更加精彩更加顺利,也更加圆满。

陕北秧歌从起初的人数不多直到后来队伍逐渐扩大,由原来的几十人发展为上百人,其阵势大,内容也丰富,且不说别的,视觉上就给人一种场面壮观,动作纷呈,十分精彩的画面。锣鼓震天,唢呐声声,鞭炮齐鸣,好不热闹,陕北秧歌,让人为之心情愉悦、精神振奋!

上一篇: 雅典和斯巴达(雅典和斯巴达教育的对比)
下一篇: 超音速推进号(超音速推进号喷气式汽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