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花木兰结局(花木兰结局续写)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这首脍炙人口的《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它记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此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虽有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该诗应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时期,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木兰诗》中的战事,应当是发生在北魏与柔然之间的战争。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约公元394—552)年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都曾发生过多次战争。
历史学家范文澜在所著《中国通史简编》中确定这首诗内容是"真实的"。1982年曹熙先生发表《木兰辞新考》,明确花木兰确有其人,"花"是后人为表明木兰是女性所加,木兰本姓魏,出生在约公元412年的河南地,属今日的伊盟(包头人习称"河西",1926年曾隶属包头县)。花木兰替父从军是参加对阴山之北柔然的战争。根据《太平寰宇记》记载:"自周、秦、汉、魏,前后出师北伐,唯有三道。"其东道是从今河北定县出喜峰口,西道是从陇西出甘肃安西。中道出黑山,正与《木兰诗》中“旦辞爷踉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相符。黑山就是今包头昆都仑河谷北的阴山。从今伊盟的"河西"到黄河边正好是一天的路程,从黄河边到昆都仑河谷之北阴山正好也是一天路程,再确切点讲是到当年中道的咽喉怀朔镇(今固阳县城一带)。
北魏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为了抵抗柔然南袭,北魏皇帝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不能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所以,木兰毅然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二的军旅生活。去边关打仗,对很多男性来说都是十分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花木兰作为一个青年女性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十二年后凯旋。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担任一官半职。不过,花木兰拒绝了,她只要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好好地去孝敬父母。
当然,人们也会问,花木兰是怎么隐瞒自己女性性别十二年的?首先,花木兰肯定长得比较男性化,很有英武之气,不是柔弱娇嫩的小姐模样。再穿上战袍铠甲,北方战场弥漫的风沙又模糊人们的视线,所以隐藏十二年也不是问题。
最后的结局怎样呢?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说:“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说是花木兰以女子之貌见过皇上后,皇上欲纳她为妃,木兰坚决誓死不从,皇上紧逼,木兰只好自尽,皇帝在她死后追封她为孝烈将军。
这个记载可能是民间为了把花木兰塑造成一个既能抵抗外敌入侵,又不畏惧皇权的女英雄形象。但按道理,后宫嫔妃无数、绝色美女堆里打滚的皇帝是不会看上一个长得像个男人,又在战场上餐风露宿、舍命拼杀十二年的大龄民间女子的。花木兰最后应是在同行十二年的军中伙伴中找到意中人,一起白头偕老,共度余生。
不管哪种结局,花木兰都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巾帼英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