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姓陈的名人有哪些?
陈姓是中国的第五大姓,目前大陆地区共有6330万。同时,陈姓也是海外华人十大姓之一,越南的第二大姓,全球约有9800万,有“陈林半天下”之称。
陈姓主要源自姚姓和妫姓,另有少数民族改姓。陈姓不仅在古代中国建立政权,海外也有极大影响力,越南、苏里南、秘鲁、新加坡、韩国都有陈姓领导人。
当今,陈姓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尤以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苏、河南、湖北、湖南等省多此姓,在台湾和广东两省,陈氏约占当地人口的10%以上。
陈平是西汉开国元勋,也是刘邦手下最具传奇色彩的谋士。每当刘邦陷于绝境之时,陈平都能力挽狂澜,六出奇计助刘邦统一天下,晚年更力保刘氏江山平稳过渡。
东汉时期,陈姓是名门望族之一,三公不断。陈蕃是东汉末年的名相,刚正不阿,与宦官集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功亏一篑,满门含冤。
陈霸先本是南梁大将,和王僧辩撑起了南梁的半壁江山。南梁末年,宗室自相残杀,内外交困,陈霸先乘势而起,建立了南陈政权,是陈姓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五代后期,南方诞生了一大批地方政权,有的自建国号,有的割据一方,陈洪进是其中之一。南唐灭亡后,陈洪进审时度势,归顺了北宋,福建正式纳入北宋版图。
两宋时期,陈姓担任过宰相职务的近二十位,典型的士大夫家族。最为知名的是四川阆中陈氏,一门之中诞生了四位状元,陈尧叟和陈尧佐兄弟俩还相继出任宰辅。
和平时期,陈姓出将入相,动乱年代,陈姓也不甘寂寞。元朝末年,湖北沔阳渔家子陈友谅揭竿而起,逐鹿中原,还曾建国称帝,最后惜败于朱元璋。
陈洪绶是明朝末年的著名画家,尤其擅长人物画,业内普遍认为在仇英、唐寅之上。近些年来,陈洪绶的画作备受市场欢迎,一幅画动辄2000万以上。
陈廷敬是清朝时期的名相,以清廉著称,宦海浮沉五十余年,备受康熙皇帝信任。此外,陈廷敬还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是《康熙字典》的总修官。
晚清时期,江西九江陈氏闻名天下,有陈氏五杰之称。陈氏五杰的第一杰是陈宝箴,晚清开明大臣,是地方督抚中唯一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人物。
陈寅恪是陈宝箴的孙子,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不世出的国学大师,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被誉为“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除了在中国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陈姓在海外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仅20世纪,陈姓在海外担任总统、总理级别的政治人物就超过十位,以越南最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中国古代历史上姓陈的名人有哪些?
历史上陈姓名人:
汉代:东汉宰相太傅陈藩、东汉宰相司空陈球、东汉宰相尚书令陈忠、东汉宰相司空陈宠 、西汉宰相御史大夫陈万年、中国十大贤相之一西汉陈平。
宋朝:北宋名相陈恕、北宋状元宰相陈尧叟、北宋名相陈尧佐北宋名相陈执中陈恕之子、宋朝宰相陈旭、宋朝宰相陈过庭、南宋诗人宰相陈与义、同知枢密院事陈诚之、宋朝宰相陈康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37623530伯、南宋宰相陈俊卿、宋朝宰相陈骙、宋朝宰相陈自强、宋朝宰相陈贵谊、陈卓同签书枢密院事、宋朝宰相陈韡、宋朝宰相陈宗礼、陈合同签书枢密院事、抗元状元宰相陈文龙、宋朝宰相陈宜中、宋朝宰相太师陈宗召、宋朝宰相枢密使秀国公陈升之、宋朝宰相参知政事陈彭年、名相陈省华尧叟尧咨尧佐父、北宋名相维护统一的陈洪进。
元朝:元朝宰相陈天祥、元朝宰相陈祖仁、元朝宰相陈敬伯、元朝宰相陈秉。
唐朝:唐末宰相陈儒、唐朝名相陈叔达、唐朝名相陈希烈、唐朝名相陈夷行、唐朝宰相太师颖川王陈敬瑄、唐末宰相太尉陈少游。
明朝:明朝宰相户部尚书大学士陈山、明朝参知政事宰相陈亮、明朝名相陈以勤、明朝名相陈于陛、明朝首辅宰相陈循、明朝首辅宰相陈演、明朝首辅宰相陈文、明朝宰相陈子壮。
清朝:陈泰国史院大学士宁南靖寇大将军户部尚书、陈名夏弘文院大学士吏部尚书太子太保、陈之遴弘文院大学士礼部尚书、陈廷敬文渊阁大学士左都御史工部尚书明史总裁官、陈世倌文渊阁大学士工部尚书、陈大受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陈宏谋东阁大学士、陈孚恩军机大臣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陈官俊、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陈远龙、内阁大学士陈宝琛。
陈姓的历史名人
陈姓的历史名人有:陈胜、陈霸先、玄奘、陈独秀、陈毅、陈云、陈寅恪。
陈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妫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陈胡公为陈姓的得姓始祖。
据2019年1月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数据显示,陈姓在2018年排名第5位,户籍人口数量达0.633亿人。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陈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53%,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该省人口10%以上,为省内第一大姓。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陈姓主要活动于河南、安徽、湖北地区,秦汉时期,陈姓的足迹已踏上了湖南、江苏、山西、山东。
西晋末年,中原动荡,居民纷纷南迁,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已经是陈姓主要的迁回迁移的地区。
同时,中原地区大姓林、黄、陈、郑率先进入了福建,到南朝时,陈姓已经成为福建的四大姓之一,主要是颍川派陈宸的后裔。
陈宸十世孙陈霸先,到南京建立陈朝,史称陈武帝,南朝陈国封了许多陈姓王,子孙遍布长江与珠江之间,为陈姓在东南地区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陈姓历史名人
陈完、陈后主、陈汤、陈琳、陈胜等。
1、陈完:春秋时陈国公族,陈厉公妫跃之子,字敬仲(一说敬是谥号);是战国时期田氏齐国的始祖;其后裔中有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田穰苴,孟尝君田文,新朝皇帝王莽等。
2、陈后主:陈太建十四年(隋开皇二年,582年)至陈祯明三年(隋开皇九年,589年)在位,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陈顼长子,母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
3、陈汤:字子公,汉族,山阳瑕丘人,西汉大将。汉元帝时,他任西域副校尉,曾经假托圣旨,胁迫西域都护甘延寿出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官至射声校尉、从事中郎,封关内侯,在长安去世。王莽掌权后,追谥陈汤为破胡壮侯。
4、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陈琳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
5、陈胜:字涉,秦末阳城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他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后被秦将章邯所败,遭车夫刺杀而死,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
陈姓古代有什么名人?
陈姓的古代名人有:
1、陈胜:
陈胜是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秦二世元年,联合吴广率领戍卒发动大泽乡起义,成为反抗暴秦起义的先驱;占据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后被秦将章邯所败,为车夫庄贾所害,葬于芒砀山。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
2、陈叔宝:
陈后主陈叔宝是陈朝也是南朝最后一位皇帝,陈宣帝陈顼嫡长子,母为皇后柳敬言。陈朝天康元年,授宁远将军,迁太子中庶子、侍中。太建元年,被立为皇太子。太建十四年即皇帝位。
他在位期间,荒废朝政,耽于酒色,醉心诗文和音乐。祯明三年(589年),隋军大举南下,攻破广陵、京口和都城建康,灭亡陈朝。
陈叔宝被掳至长安,受封长城县公。隋文帝杨坚赐予宅邸,礼遇甚厚,他仍旧沉湎酒色,醉生梦死。隋朝仁寿四年,陈叔宝病死于洛阳。
3、陈友谅:
陈友谅,是农民起义领袖,陈汉开国皇帝。1351年,徐寿辉起兵,建立天完政权,友谅投效其将领倪文俊麾下。
1357年九月袭杀反徐寿辉的倪文俊,自称勤王,自称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诸路,连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
1359年,杀天完将领赵普胜,挟徐寿辉,迁都江州,自立为汉王。次年,攻陷鸠州,杀徐寿辉,随即登基,称大汉皇帝,国号汉,改元大义,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
1363年,陈友谅率六十万水军进攻朱元璋,但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也在突围时中流箭而死,年四十四岁。
4、陈廷敬:
陈廷敬是清代大臣、学者,顺治十五年考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秘书院检讨。康熙十四年,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后历任左都御史、工部尚书、户部尚书。
康熙四十二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康熙四十九年任《康熙字典》总修官。康熙五十一年四月病逝。
5、陈介祺:
陈介祺是中国清代金石学家。清吏部尚书陈官俊之子。字寿卿,号簠斋,晚号海滨病史 、齐东陶的父亲。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