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姓的来源
临淄融媒讯由来:杨姓出自姬姓,杨姓的来源,来源有二,一支系以国名为姓,一支是以居住地为姓。姬氏子孙被周幽王封于杨(今山西洪洞县),建立杨国,国君称为杨侯,后杨国被晋国所兼并,杨侯的子孙便以杨为姓。晋国灭杨后,将杨地赐给其大夫羊舌氏,因此,羊舍氏的子孙也姓杨,羊舌氏的后裔因内乱逃到陕西,后逐渐发展到河南等地。
杨姓的来源(杨字logo设计)
西晋末到唐朝末,杨氏逐渐迁入福建等地。自宋代起,福建开始成为杨姓播迁中心之一。至元明,为躲避战乱,福建杨姓迁入广东,后发展成为望族。
在中国历史上,杨姓称帝称王者有十几人,先后建立有隋、吴等政权。战国初期有哲学家杨朱,杨姓的来源,西汉有学者杨何,无神论者杨王孙。新莽末年有赤眉军政权大司农杨音,东汉末年有文学家杨修,魏晋之际有哲学家杨泉,西晋有太傅、大都督杨骏,北魏有大将杨大眼,北朝末杨坚灭周灭陈,统一全国,国号隋,唐朝,杨姓任宰相者11人,宰相杨炎,也是理财家,“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杨炯,学者杨士勋,雕塑家杨惠之,贵妃杨玉环,五代时有书法家杨凝式,杨行密创建吴国,定都扬州。宋代,杨氏最著名的人物要数以杨业为首的杨家将,杨业与其子杨延(yan)昭(zhao)、孙杨文广均为北宋名将。北宋有文学家杨亿、学者杨时,医学家杨介,南宋有诗人杨万里、哲学家杨简,数学家杨辉。元代有诗人杨载,散曲家杨朝英。明代,诗人杨基,文学家杨慎,画家杨文聪。清代学者杨名时,戏曲作家杨潮观,太平天国将领杨秀清,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现代有省港大罢工领导人之一杨殷,毛泽东的夫人杨开慧,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杨靖宇,教育思想家杨贤江,爱国将领杨虎城。海外杨姓华人中如杨振宁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及美国著名企业家杨雪兰等。杨姓是当今中国的第六大姓,分布极广,遍及全国。
杨字logo设计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国姓,杨姓的来源,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杨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16位。至2015年2月,杨姓总人口约有4270万,是中国人口第6大姓。其中,四川杨姓人口约有380万,是杨姓第一大省。
二、杨氏来源
1、源自姬姓:
出自黄帝之后西周王族,有三种说法,其源均为周朝王室。
2、源自扬姓
古时杨扬不分,以邑为氏。
3、源于改姓而来:
改杨姓,主要由同源、避难、避仇、收养、过继、赐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构成。
三、杨氏郡望、堂号
郡望
主要有弘农郡、天水郡、河内郡等。
堂号
四知堂
弘农堂:弘农,地名,古为陕西之弘农县,今为陕西之华阴县,是杨姓先人杼公兴旺发祥之地,以望立堂。
杨姓的来源和历史
杨姓是中华民族大姓之一,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又是隋朝、南吴的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杨伯侨”为杨姓的得姓始祖。“杨国”的姬姓杨氏是最主要的一支。但据考古发现历史上还有一个“杨国”,也在山西洪洞县一带,这个“杨国”要早于“姬姓杨国”,为“姞姓”。
还有一支“杨姓”出自于“扬姓”,很多的“扬姓”到后来改成了“杨姓”。另外还有很多的赐姓和少数民族中本来就有的杨姓。隋朝皇帝杨坚(隋文帝)把很多有功之臣赐姓为“杨”。
杨姓的发源地在山西,但随着战乱和迁徙,遍布全国各地。如湖南的杨姓就是在朱元璋血洗湖南后,随着人口大迁徙,杨姓的来源,从江西、浙江等地大规模移民过去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