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刘三吾南北榜案(刘三吾茶陵人)

刘三吾南北榜案(刘三吾茶陵人)

刘三吾南北榜案(刘三吾茶陵人)南北榜案又称春夏榜案、刘三吾舞弊案、南北榜之争、南北榜事件,是明初科举考试中的重大事件。刘三吾南北榜案(刘三吾茶陵人)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后发榜,陈?为第一,取录宋琮等51名,是为春榜。因所录51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北方人一名未取,为历科所不见。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

南北榜案又称春夏榜案、刘三吾舞弊案、南北榜之争、南北榜事件,是明初科举考试中的重大事件。

刘三吾南北榜案(刘三吾茶陵人)

刘三吾南北榜案(刘三吾茶陵人)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主持丁丑科殿试。后发榜,陈?为第一,取录宋琮等51名,是为春榜。因所录51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北方人一名未取,为历科所不见。

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朱元璋命人复阅落第试卷,增录北方人入仕。

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白信蹈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朱元璋大怒,处理了相关官员。六月,朱元璋亲自策问,取录任伯安等六十一名,六月廷试,以韩克忠为第一名﹑王恕为第二名﹑焦胜为第三名,是为夏榜。因所录六十一人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

南北榜案以为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至朱元璋以后遂成定制。

一举一个宋朝的例子

宋朝有一个叫张源的,一路考到殿试,结果被黜落,意不能平,去投军,又被韩琦嫌长得丑,疑而不用。

后来听说李元昊在西夏称帝,就改名张元去投奔了西夏。

然后张元在好水川指挥西夏军,一战阵斩宋军一万人,战后被李元昊拜为相国,题诗嘲讽曰:“夏竦何曾耸?韩琦未是奇。满川龙虎轝,犹自说兵机。”

翻译一下就是:夏竦哪里耸?韩琦也不奇。座驾扔一地,害搁那装逼。

自此之后宋朝科举改革,只要能进殿试就再也不会黜落人才,唯恐人才因此投敌。

一个张元就能把宋朝折腾成这样,明初这群南方佬居然想把整个北方都逼成张元,只能说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二南方官僚集团挑战皇权

这就是南方官僚抱团挑战皇权,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加上朱元璋本身就是开国皇帝,不信邪,两者一拍即合,所以就出了个南北榜案呗。

先说这个事件的背景,洪武三十年二月会试,以刘三吾等人为主考官,发榜后,北方竟无一人上榜。消息传来,朝野震动,一时间流言四起,十几名御史先后上书,要求彻查此事。

朱元璋下诏,命以张信为首的十二名学者重阅试卷,曾录北方士子。六日后,张信回复,所呈试卷均文理不佳,且多有犯禁之语。结论一出,举国哗然,群臣士子们纷纷上书,抨击刘三吾,张信等人串通一气,故意以陋卷上呈。朱元璋大怒,下旨刘三吾充军,张信等人处死。

那些说南方富庶,北方贫穷,南方教育发达,北方教育落后的朋友,要知道,这可已经是洪武三十年了。明朝统一天下已经三十年了,自洪武三年以来,全国性的科举也进行了不止一次,从没有过北方无一人中榜的情况,难不成经过了二十几年的发展,北方反到不如洪武三年了?这不是打皇帝的脸吗?

如果说第一次会试,北方无一人被录取,这仅仅是打皇帝的脸,那第二次,张信上书称,所呈试卷,皆文理不佳,并多犯禁忌,那就是抱着朱元璋的脑袋抽了,那就是在动摇大明王朝的根本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从明朝科举制度谈起,和电视剧常见的穷书生进京赶考不同,明朝对能够参加会试的士子,都是经过严苛的选拔的,都要有举人的身份。

要想考举人,首先要考秀才,秀才的第一场考试叫“县试”,由所在地的知县主持,每次参加的读书人有数百人,取其优秀者推荐到府里,参加“府试”,这场考试的通过率通常在10%-20%之间。

秀才的的第二场考试加“府试”,有所在州府的官员组织,通过者即可获得“童生”身份,也就是正式取得了考秀才的资格,可以前往省城参加“院试”,通常情况下县试的第一名,都可以通过过“府试”。

“院试”由皇帝钦派的翰林充任学政或学道主持,每三年举行两次,考试分正试、复试二场,通过者为秀才,这一场考试,通过率极低,录取率常年在2%左右,这一场考试极难,不少读书人考了几十年,还时童生的身份。

秀才进行的下一场,便是“乡试”,“乡试”的正副主考由皇帝任命的钦差担任,每三年举行一次,平均每次录取1200人,明初乡试的通过率一般在8%左右,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多逐渐下降,到清朝中期,部分省份录取率不足1%。

所以说,能来京城参加会试的,已经是千里挑一的优秀人才了,这些人才,怎么会出现大面积的出现“文理不佳,多犯禁忌”的错误呢?别说“会试”的考生不会有这等错误,就算是参见“院试”的童生,也不会大面积的出现此类低级错误。

要是皇帝真的信了张信的话,那些推荐这些读书人去参加院试的知县和知府;给予这些人秀才身份的学政和学道;已经让这些“文理不通,多犯禁忌”的读书人,通过“乡试”获得举人身份的钦差大臣们,是不是都要接受调查,是不是都要被处分呢?

要是真这么做,恐怕不止是打皇帝的脸这么简单,这是要动摇国本的。

其实,朱元璋也是给了这些人台阶的,他并没有取消南方士子们的功名,只是暗示张信等,再录取些北方士子,以平息舆论。但是,张信等人取死有道,竟不领皇帝的情,置满朝文武的非议于不顾,坚持只录取南方士子,还写出了所呈试卷皆文理不佳,并多有犯禁忌之语的奏章,这就别怪朱元璋心狠手辣了。

三纯是那些官员太蠢了,作大死

春榜一个北方人不录已经很离谱了,皇帝要求复查,增录几个北方举子好平息事态,这群傻子居然坚持一个不录

已经录了的51个南方人不变,额外加几个北方人,多好的事,朱元璋应该也是这么想的

12个人的调查组,每人增补一个或两个北方举子,最多也不过共录取75人,安排职位还不简单吗,就算是今年朝廷开恩了,肯定是皇帝、北方举子、南方举子都能接受的结果,唯独春榜主考官面子不好看

实际上夏榜朱元璋改成了六十一人录取,正说明多录几个人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一定要南北平衡

这群蠢货,硬生生把自己作死了,还连累南方中榜的举子集体玩完

既然你们那么刚,朱元璋夏榜直接全是北方人,还敢玩吗

朱元璋一开始就只要求你们平衡一下而已,非得在死亡边缘疯狂试探,还说什么“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菲”

看看夏榜就知道,皇帝并不认为这单纯是考生学术水平问题,全录北方人难道就成唯才是举了?被砍了的南方举子里面真的都没真才实学?

帮亲戚朋友一下,收点好处什么的,历届科举都会有,朱元璋也明白,但凡事都要有度。关键是皇帝都特别开恩,打算多给几个名额大家都开心了,还要打皇帝脸

最近又查了下那几年的科举,发现士大夫们依然很狂野

南北榜案一年以后朱元璋就驾崩了,下一科是建文二年,来自江西吉安府的胡广、王艮和李贯包揽了一甲前三的状元、榜眼、探花。

再下一科,永乐二年则诞生了一个更加令人瞠目结舌的科举奇迹:同样是来自江西吉安府的才子们包揽了此次科举考试前七名!

仗着换皇帝瞎胡搞

不得不介绍下南北榜案,以下引自百度百科

洪武三十年(1397)丁丑科,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王府纪善白信蹈为考试官,取录宋琮等五十一名,经三月廷试后,以陈安阝为第一名﹑尹昌隆为第二名,刘仕谔为第三名,是为春榜。因所录五十一名全系南方人,故又称南榜。

这三个人被朱元璋放到复查组里了,注意,是让他们做考官!这说明什么?说明朱元璋是认同他们的学术水平的。而且即使后来出了更胡闹的复审结果,也只是陈安被处死了,刘仕谔流放,过了不久又恩赐调回;尹昌隆更是仍授翰林院修撰

南北榜案并不是学术水平问题,朱元璋是认可他们水平的,关键在于胡搞

这个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南方经济﹑文化比北方发达的实际情况,但是北方人一名未取,则为历科所不见。然而仅仅6天过后,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跑到明朝礼部鸣冤告状,告考官刘三吾﹑白信蹈偏私南方人。而在南京街头上,更有数十名考生沿路喊冤,甚至拦住官员轿子上访告状。被黜落的举子们一片哗然,据说其中有一些来自朱元璋家乡——安徽凤阳的举子带头闹事,认为考官不公,歧视北方人。

其实看百科这段话第一句,大家也能明白,南方经济﹑文化比北方发达,在当时确实是个实际情况,甚至可以说,这一科的南方士子,搞不好还真比北方人文章强一大截

然后呢?就光录取南方人?

要明白的是,科举不是高考能比的,它录取的是公务员!

真要和现在比,科举比较像中央遴选

去参加最后考试的举人们本身已经可以做官了!地方上出缺甚至可以做县令县丞的,就算做个不入流,也是朝廷命官,不是吏可以比的

这一科只录取南方人简直太胡闹了,只让南方人做官,中央全是南方人?

因此街头巷尾各式传言纷飞,有说主考收了钱的,有说主考搞“地域歧视”的,种种说法让主考们说不清楚。 消息传来,朝堂上下震撼,先后有10多名监察御史上书,要求朱元璋彻查,朱元璋的侍读张信等人,也怀疑此次科举考试有鬼。朱元璋本人自然恼怒,三月初十,朱元璋正式下诏,成立了12人的“调查小组”,命侍读张信﹑侍讲戴彝﹑右赞善王俊华﹑司直郎张谦﹑司经局校书严叔载﹑正字董贯﹑王府长史黄章﹑纪善周衡和萧揖,以及已经廷试取录的陈安阝﹑尹昌隆﹑刘仕谔等,于落第试卷中每人再各阅十卷,增录北方人入仕。

大家看清楚,朱元璋选了复查组,专门要求再增录北方人了

你们还在纠结什么密封看不见名,来搞笑的吧

而这也是后来朱元璋怒不可遏的原因之一,说了要增录了,还和皇帝对着干!

然而调查小组经过数日的复核,到该年四月末做出的调查结论,再次让朱元璋瞠目结舌,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以考生水平判断,所录取51人皆是凭才学录取,无任何问题。 结论出来,再次引起各界哗然。落榜的北方学子们无法接受调查结果,朝中许多北方籍的官员们更纷纷抨击,要求再次选派得力官员,对考卷进行重新复核,并严查所有涉案官员。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白信蹈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 朱元璋大怒,五月突然下诏,指斥本次科举的主考刘三吾和副主考白蹈信等人为“蓝玉余党”,尤其是抓住了刘三吾10多年前曾上书为胡惟庸鸣冤的旧账,认定刘三吾为“反贼”,结果涉案诸官员皆受到严惩,刘三吾被发配西北。曾质疑刘三吾的张信更惨,因他被告发说曾得到刘三吾授意,落了个凌迟处死的下场。其余诸人也被发配流放,只有戴彝、尹昌隆二人免罪。此二人得免的原因,是他们在复核试卷后,开列出的中榜名单上有北方士子。

结论就是,南北榜案并非学术水平问题,南方举子可能文章确实好,朱元璋也知道,但这不是他们胡搞就有理了

只让南方举子做官,不录取北方人,和元朝有什么区别?搞地域歧视,甚至比元朝的民族歧视更过分

你说南方举子文章好,所以只能录南方的?你要说谁文章好,适合当皇帝还了不得了呢

建文帝倒是挺相信南方大儒们,他在位期间就只有一科,状元榜眼探花全是江西吉安的

提起建文帝,最著名的文臣就是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了吧,全是南方的!

黄子澄,江西分宜县人;齐泰,明南直隶溧水(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人;方孝孺,浙江台州府宁海人。

建文帝对大儒们可是够信任的了,结果呢,短短几年就靖难了

明初北方经济不行,教育水平可能也不济,但是因此就把教育和仕途都给南方垄断?可惜,人家还有掀桌子的能力

当然靖难之役很复杂,不只这一点原因,北方也没有同仇敌忾合伙打南方。但事实证明,只信任南方大儒们的说辞是不行的。方孝孺等人的文章也不错,但说到做官,说到辅佐皇帝,结果有目共睹

南方人文章好就全是南方人做官?那你皇位没了

更别说并不是只有南方人文章好

四江南大儒应感谢朱元璋才对

那些江南大儒应该好好感谢一下朱元璋,如果照他们那么玩下去,唯一的结果就是,一群考不上进士的北方汉人豪强,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了养马,练武,训练家丁上。见面之后,除了女人就是聊铠甲,聊武器,聊军事战术。这个情况就很像五代时期幽云十六州地区的汉人豪强,没听说过秦皇汉武,但是对于各种军阵,以及作战经验了如指掌。

这些汉人世侯崛起之后可不会像蒙古女真那么好说话,他们会把江南屠成白地,把所有女人和财宝全部带走。当然,历史也不会指责他们,因为他们首先不会记载这事,然后他们会写统一了江南。

南北榜案,只能说有些人贪婪的程度简直是匪夷所思。

站在朱元璋的角度上来说,南宋故地出身的官员,在当时的明朝政府里,是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因为,朱元璋定王业在金陵,当地大量的精英加入了起兵初期的朱元璋,比如刘基。这些人是他的根基,他要重点倚重的对象。

从朱元璋让全是南方出身的官员作为主考官,就已经看出朱元璋对他们的信任了。

朱元璋要的是,你们这些人多选一点南方出身的官员完全没问题,但是必须给北方留名额。这就如同外出去吃饭谈生意,你不能直接抱着盘子吃。

但是朱元璋做梦也没想到,居然真有人聚餐时敢把盘子直接就抱着啃,一点汤都不打算给别人留。这些人吃相太难看了,录的全是南方出身的人。

事情出了之后,朱元璋不高兴是肯定的,因为当时明朝已经统治北方近30年了,结果北方在辽北宋金元时期大儒频出,比如郝经,杨果,刘秉忠,耶律楚才等。经过明朝近三十年的统治,却来了一个剃头。

当然朱元璋决定还是给一次机会,让南方出身的官员重新阅卷。潜台词就是,别学地下交通站里的贾贵整天吃独食,学学黄金标。

结果,这帮人又给朱元璋一个大嘴巴,他们告诉朱元璋,北方人脑子不行考试比不过南方。现在还有人论证,说什么北方经济不行,所以考试比不过南方。

这一下北方官员和士子全怒了,要求朱元璋给个说法。

朱元璋也感觉自己是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自己被当众抽脸了。

朱元璋难得临死前脾气稍微好点,洪武31年他就死了,结果这么一帮吃独食的把朱元璋的火给拱起来了。

朱元璋:这是给脸不要脸啊。本来你们蛇鼠一窝,上下勾结,我就没细追究,结果关键时刻连口汤都没留下,这么喜欢吃独食吗?

很多人对科举制度有个误解,觉得什么人都可以考。这是完全错误的。能参加科举考试的,那都是有点背景的,尤其强大的家族背景。每一个能到南京参加考试的士子,背后都是庞大的关系网。科举制就是用无用的道德文章,把有钱,有关系的人筛选出来,然后进行利益分配。

文章好坏有标准吗?说你好,你就是好,说你不行,你就是不行,这玩意根本没标准。朱元璋很清楚,能有本事来南京考试的,那在当地都是大家族推出来的代表人。这样人的必须给有交代。

所以,最后朱元璋直接宣布,录取的全是北方人。那几个主持考试的考官,统统都是反贼。

假设,如果朱元璋默认了这次事件,给北方来一个剃头会怎么样呢?

要知道,这一年是洪武30年,再过一年洪武31年,朱元璋就驾崩了。继位的就是朱允炆。本来就亲江南的朱允炆,马上要做的就是削藩。

那朱棣恐怕就乐了。

历史上朱棣造反,因为法统问题,一直被诟病。这就是科举制的厉害之处,让朱棣无法获得大量士子的公开支持。可是,如果北方的士子愿意集体给朱棣背书的话,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也许就会看到这么一个神奇的事情,朱棣在燕王府睡觉的时候,突然进来一帮人,不由分说,把一件黄袍披在了朱棣身上,这帮人跪下要求朱棣立刻登基称帝。

当然,朱棣大呼,你们做什么,实际上心里乐开花了,他看到,这其中有一大堆他一直拉拢的北方士子。

在勉为其难之下,朱棣虽然没同意登基,但是决定为国靖难,清君侧,讨一个公道。这时候有个读书人把一个檄文摆到了朱棣面前,朱棣看了看这个自己和一帮人精心推敲出来的檄文,然后郑重盖了一下章,然后命令分发出去。

檄文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两个,一个是痛斥有奸臣离间皇室关系。另一个,就是有奸臣把持朝政排除异己,只以地域取士。所以要清君侧。

战争结果想都不用想,朱棣可以牢固控制北方。

历史上因为没有士绅的支持,朱棣无法控制占领区,但是有了士绅支持就不一样了。当地的地主都是朱棣的铁杆支持者。朱棣可以轻松获得粮食和兵员补充。

在这种情况下朱棣要是攻入南京,那些南京的大儒们恐怕就要好好喝一壶了。几乎都给享受一遍黄子澄、齐泰等人的待遇。

来源:百度百科知乎知乎用户月塔孙啸天中原宪兵大契丹。文字图片源于网络,略有编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为知乎"知乎用户月塔孙啸天中原宪兵大契丹”用户上传并发布,不代表本公众号的观点和立场。

上一篇: 千古留名的落第者(千古留名上一句)
下一篇: 春有百花秋有月全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全诗解释)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