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看电视剧里的情节,貌似准格尔可汗摩格要甄嬛去和亲,是出于对甄嬛的倾慕与爱恋,而实际上并非如此。摩格把甄嬛带回准格尔,是要为自己的妻子报仇,而且,甄嬛会死得相当惨。摩格不但会手刃甄嬛,还会让自己的两个儿子补刀,一泄心头之恨。
准格尔人(准格尔人是什么民族)
那么,甄嬛与摩格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以至于非要把甄嬛带回准格尔处决?
说来话长,那摩格与甄嬛有杀妻之仇。他带甄嬛回准格尔,是要用甄嬛的脑袋祭奠他的亡妻。
当年,甄嬛在甘露寺修行时,曾经与允礼和浣碧同游辉山。那是一个冬天,山上白雪皑皑,人迹罕至。
在甄嬛与允礼他们将要下山的途中,却遇到一对被毒蛇咬伤的夫妇。这对夫妇就是摩格与他怀孕的妻子。
当时的摩格与妻子来到山上游玩,不幸被毒蛇咬伤,当时的情况危急,只能救助一个。允礼选择了先救摩格,但摩格的妻子却因为毒性发作痛苦不已。甄嬛见她痛苦不堪,便一刀刺进了她的心脏,将那女人一刀毙命。
当时的允礼与浣碧都惊呆了,他们想不到甄嬛居然如此果断,心狠手辣。她杀的可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并非飞禽走兽——而且是一个无冤无仇的女人。
而按甄嬛的说法却是:要帮那女人解脱痛苦,反正那女人已身中蛇毒,救不活了。倒不如送她一程,免受些罪。
后来甄嬛从摩格的口中得知,那女人怀了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前两个是儿子,如果这次怀的也是男孩的话,这便是他们的第三个儿子。
也就是说,甄嬛杀了一个孕妇。并且在没有经过患者本人和患者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当时的摩格就在案发现场,亲眼目睹了甄嬛把刀刺进自己老婆的心脏——老婆当场毙命。
摩格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了,只是介于身体虚弱,又寡不敌众,所以才貌似洒脱的“感恩”离去。但那血腥的一幕一定会如噩梦一样铭刻在摩格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老婆身中蛇毒难以救治是一回事,被人举刀毙命又是另外一回事。就比如医生把绝症患者推进手术室,即便全力救治无效,也不能在气息尚存的病人心脏上插一刀——那成了谋杀。只要病人一息尚存,谁也没有权利剥夺他的生命。
而甄嬛却干净利落地结束了人家的生命,还自觉是见义勇为。殊不知,多年以后,自己这一“义薄云天”的“英雄壮举”却险些被摩格“恩将仇报”!
多年以后,摩格前来觐见大清皇帝,并主动挑衅。甄嬛见到摩格的一刹那,几乎吓得魂飞魄散。
原著原文如下:(为方便大家阅读,我把原著原文里的人称与人名换成电视剧里的人称与人名了,基本情节不变。)
甄嬛坐在大殿内,心中正自好奇,只见一个身量魁梧的男子已昂首迈进。他着一身枣红色金线密丝赫赫王服,虬髯掩映下的面庞极富棱角,剑眉横张飞逸,一双黑沉沉眸子深邃如不见底,整个人浑如一把利剑,寒光迫人。
甄嬛轻轻深吸一口凉气,只觉那股凉气如寒冰利锥一般生生破开五脏六腑,切破心肺,那样惊骇。
甄嬛至死也不会忘记,即便多了几许虬髯,摩格的这张脸,正与当年辉山上那名男子一模一样,断无二致。
是的,眼下这位准格尔的可汗摩格,就是当年甄嬛在辉山上遇到的那位。摩格这次来大清挑衅,没准就是为妻子报仇而来的,他要把甄嬛带回准格尔——手刃仇人。
甄嬛内心震惊到无以复加,急忙掩饰好神色,目光却不由自主向允礼看去。她惶惑的视线正对上允礼关切的眼神,他微一颔首,伸手握住玉隐之手同置于案上。玉隐却即刻会意,微微含笑示意于甄嬛,甄嬛微一转念,即刻神色如常,稳稳端坐。
允礼的意思是:不要害怕,如果准格尔认出你来,并揭发出我们在一起的私情,我就说那日的女子是浣碧,你不要惊慌,更不要自乱阵脚。
摩格大约能听懂汉语,见自己的使者竟误把胡蕴蓉当成熹妃,眉心一动,轻轻摇了摇头,不觉目光渐移向四周打量。
须臾,他目光一凛,似是不信,凝神思索片刻,又细细在甄嬛面上打量几回,唇角微微一扬,伸手按住自己金丝纹海东青腰带上一把七宝匕首。他眸中精光一闪,复又如常,只含笑看着皇上。
看了吧?摩格看到甄嬛后,下意识的动作竟是按了按自己腰间的匕首。恨不得在大殿之上就手刃甄嬛。却忽然意识到这是在皇帝面前,贸然拔刀只会留下刺王杀驾的嫌疑,被当场拿下。因此,才强行稳住心神,没有动手。
摩格也是很纠结的,果郡王对他有救命之恩,甄嬛却与他有杀妻之仇,所以,为了保全果郡王,他死活不肯说出甄嬛与允礼有私情。而是提出让甄嬛去和亲。这样既能报了仇又不至于牵累果郡王。
果郡王也正是看透了摩格的心思,所以才死活不让甄嬛去准格尔,因为他知道,甄嬛此去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而且会被粉身碎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