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泰州学派(泰州学派王艮怎么读)

泰州学派(泰州学派王艮怎么读)

泰州学派(泰州学派王艮怎么读)(八)《玉簪记》的思想意义高濂生活的时代,“泰州学派”正在盛行,主张“个性解放”的文化思潮在社会领域里高歌猛进。但在这个时期,戏曲舞台上还没有体现这种思潮的作品。“反禁欲主义”题材的创作还一片沉寂。泰州学派(泰州学派王艮怎么读)汤显祖要在半

(八)《玉簪记》的思想意义

高濂生活的时代,“泰州学派”正在盛行,主张“个性解放”的文化思潮在社会领域里高歌猛进。

但在这个时期,戏曲舞台上还没有体现这种思潮的作品。“反禁欲主义”题材的创作还一片沉寂。

泰州学派(泰州学派王艮怎么读)

泰州学派(泰州学派王艮怎么读)

汤显祖要在半个世纪之后才能登场,北方还是杂剧的天下。

在江南精致温润的土壤里,温润如斯、清俊如斯的《玉簪记》,破土先发,伸出了第一支青葱嫩绿的枝桠。

《玉簪记》,如果你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才子佳人戏”去看它,是很难发现它的思想高度的。

通过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从“反禁欲主义”的启蒙思想的高度来看,才能发现《玉簪记》,竟然站立在这样特别的时代风向上,拥有这样不可忽略的地位。

《玉簪记》通过一位道姑摆脱清规戒律而回归人性,得到所爱这样的故事,表达出“灭人欲”的荒谬,虚伪、违反人道,不攻自破。指出了人欲的不可消灭,赞美了爱情的美好。

所以,《玉簪记》是昆曲史上第一部“反禁欲”的情学著作,也是明中期情学创作的第一座高峰。

《玉簪记》里这个“反禁欲”的进步思想观,构成了《玉簪记》的核心灵魂。因为这个核心灵魂是美丽的,也是永恒的,符合人性的,所以《玉簪记》放在今天的舞台上,依旧很适宜,饱受欢迎,没有一点违和感。

青春版《牡丹亭》引起广泛关注之后,白先勇挑选的第二部作品,就是《玉簪记》。

白先勇非常欣赏《玉簪记》,说它是“昆曲里真正的经典,是昆曲中最为出彩的生旦戏”。

(九)《玉簪记》的艺术成就

(1)天生双色的简约之美

煮雪品茗、吟风颂月、似乎不染半点尘俗的高濂,他的心想必也是透明的,冰清玉润的,不染一点尘埃。

他顺风顺水的生活经历,优游林下的生活态度,一辈子没有见过大风大浪,这样的人生经历,让他的精神世界,也一片清雅轻灵,温润芬芳。

指望高濂写出指天发地、天怒鬼愁的愤激之词,如同关汉卿那样“惊天地,泣鬼神”,显然找错了对象。

虽然也是“反禁欲”,他的笔清泠柔媚,恬淡幽雅,写他的济世之篇。对于这个世界,他注定开不出太烈太爆、大攻大补的虎狼之药。精挑慢选,细细研磨,一遍一遍碾出药草的香味,是他的擅长;温煦平和,小火慢煎,煮出一道带着茶香药香的精致茗品,是他的功夫。

高濂在讲“插花”的学问时,说:如果是“书斋插花”,要用短小的鹅颈瓶或者花觚,“折宜瘦巧,不宜繁杂”,须分高下合插,俨若一枝天生二色方美。

这是高濂“插花”的审美,也是高濂《玉簪记》创作的审美。

他也是用“插花”这样别致而清雅的审美之眼去剪裁故事的。

《玉簪记》的故事情节很简单:道姑陈妙常和落第归来,居住女贞观的书生潘必正相遇,相爱的故事,很典型的才子佳人型。

这个故事里面没有浓艳之色,只有两个人物的爱情对话,一支粉红,一支淡白,粉白两支,交错辉映,给人清美绝伦、冰清玉润的感觉。

如果我们做一下对比,同样是才子佳人的爱情,《西厢记》可以比作是一幅《锦绣花鸟图》:

在画面里铺上一重一重的锦绣,浓艳绚烂,蕴藉华美,有浓浓的世情味道,距离红尘很近。

《玉簪记》不一样。她好比月宫里面的缟衣仙子,以清泠婉约为美,以清俊温润为雅。

没有一点烟火味道,不染俗世尘埃。

长清短清,以清为美,云心水心,以净为高。

《玉簪记》故事,并非完全杜撰,而是来自于生活的真实。

《玉簪记》故事出自《古今女史》:

“宋女真观尼陈妙常,姿色出众,诗文俊雅,张于湖授临江令,宿观中。见妙常,以词挑之,妙常亦以词拒之。后妙常与于湖故人潘法成私通融洽。潘法成私下求告张于湖,以计断为夫妇。”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话本小说和元杂剧都有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主要是赞美张于湖“成人之美”美德的。他不计较陈妙常拒绝了他,在陈妙常和他朋友有了私情之后,他反而出手相助,帮助他们成就了婚姻。

高濂在对这个故事进行剪裁的时候,保留了张于湖调戏陈妙常被拒的情节,结尾之处,没有保留。这样的剪裁,使故事的主题不至于倾斜,集中到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之上。

(2)琴棋书画的传统唯美

琴棋诗词,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元素,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之美。

在《玉簪记》里,琴棋诗曲的各种元素,全部都用上了。

琴的清雅,棋的睿智,诗的精妙,曲的隽永,一起营造了唯美的意境。

女主陈妙常,怀抱一个琴,她的寂寞的、求凡的心在琴声中弹拨;男主潘必正,在月阴花影下听琴,他求仙的心,在琴声里缭绕。

他们通过琴声,来表达情感,传递情感。

《玉簪记》里有一个情节,在女贞观里偶然居住的张于湖,羡慕陈妙常的美,借着下棋,调戏于她。被陈妙常手拈棋子,一顿数落。

那棋盘上摆动的棋子,显示着陈妙常的清高绝尘,也表达着她的睿智与才情。

《玉簪记》里,也有以诗传情的情节。

潘必正发现陈妙常的诗,表达她内心“一念静中思动,遍身欲火难禁。”就是诗句传情。

《玉簪记》里的《朝元歌》,尤其清丽美妙。

“长清短清,哪管人离恨。云心水心,有甚闲愁闷。

一度春来,一番花褪,怎生上我眉痕。云掩柴门,钟儿磬儿枕上听。

柏子座中焚,梅花帐绝尘。

果然是冰清玉润。长长短短,有谁评论?怕谁评论!”

看了这样的曲辞,感觉清凉清净又清雅的清风雨露,把填满红尘泥浆的世俗凡人的我,都吹了一个通透明亮。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高濂毫无疑问,是把自己的人生审美,释放到了他的传奇故事里。在这样的“唯美”打造中,锻制着昆曲里面最冰清玉润的传奇。

除去高濂这种冬天煮雪、夏天听雷的富二代,谁能写出这样满篇幅的清雅无尘,软媚幽情的文字。

不染尘俗的心,才有这样,不染尘俗的境界吧。

文子国学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重修伦理,再建道德。内含:文子国学活动讯息昆曲文化和“昆曲十六讲”课程诗经文化乐府文化唐风宋韵盛世元音道德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8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上一篇: 中国名画有哪些(中国名画有哪些作品)
下一篇: 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南宋还是北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