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照片来自摄影师Eva)
郑清之的简介(郑清之春茶原文)
我想许多人,尤其身在异乡者,也都希望能在闲暇之际,有那么一个渠道可以让自己再次见闻记忆里那些依稀还在的片段,从而解答或缓和深根于内心的疑问。这一些童年的记忆碎片,它们早已调教了你我生命最底层的代码,影响着你的方方面面。影响你的饮食口味,海鲜、海石花、肠粉、宝岛饼......影响你的审美,温柔、朴实......甚至影响着你的择偶标准,影响你日后人生的选择......人其实是很动物性的(认食,认音声)。你或许有时会怀念你的亲人、朋友和老同学,但在你提及他们的时候,多半你已身处异乡多年。最迅速、最容易拉近你回忆的,是吃上一口家乡的风味,再见一次过去的片段。
我将查阅和搜索的资料以及以往乡亲们email的图片,试图去整理成一篇文章,希望能够多少解答这位朋友的疑问。仓促整理,难免有误。希望见谅,不吝赐教与改正!
海山过去有“八景”与“十名胜”之说。“八景”分别为:烟楼晓日、壀龙屿影、野水秋涛、高沙春涨、北港星灯、南海归帆、笠港飞虹、屿仔风月(图片可参考链接:一文略知海山·海山风情(十八)),而“十胜”则分别是:隆福古寺、虎踢奇石、海不扬波、义女圣庙、宫鞋踏浪、三井同栏、莲花宝石、南宋相墓、天然石泉和松磐胜概。
(隆福古寺大门) ▼
隆福寺,原地址在信宁都汫洲堡黄芒山,晋时建,后荒废多年,宋时废圮,近有耆民陈萃吾同住持僧开一募缘重建,从而成为讲经之所。当时在原地也掘到三樽铜像,现在还在在寺中,高二尺余,是北帝像。隆福寺是饶平县最早的寺,在潮汕也属最早的寺庵之一。
(注:此图片来自摄影师徐旭奎)
(隆福古寺内景) ▼
据遗存石碑记载,宋淳佑年间(1241—1252)由僧释开一倡议,黄隆村刘氏始祖致政公捐地,在已圮寺址上扩建。在清基挖土时掘出晋时山门石匾“隆福寺”三大字,苍劲雄浑,据传是晋代书圣王羲之的笔迹。同时出土者,还有石刻门柱上联“海山名胜今犹古”,但寻掘不到下联石柱,只好请当地秀才撰写“隆福寺门旧转新”,配对工整。
(寺内细节) ▼
清乾隆庚午年(1750)季春,释净辉募化重修,筑三厅六院九天井,中有三殿,两旁各有三厅六房,外筑围墙,总占地约3亩,成为全县规模最大的寺院。民国时期释精光和释新曦重修。从1987年至1994年,由住持释光辉师发动重修,得十方善信、侨胞鼎助,共100多万元,全面修建,并新建山门牌坊,重建藏经楼,大殿改建为宫殿式,富丽堂皇,瓦甍琉璃。所有大佛、菩萨、十八罗汉皆重塑金身,妙相庄严。
【注:此照片来自摄影师徐旭奎】
(具体可参考前文链接:故乡海山┃隆福寺)
▼ 虎踢奇石
黄芒壀龙西边、象鼻山鲤鱼寨南侧的海滩上,有一堆石头,细看主要由两块巨石堆叠而成,基石高大,上面的巨石巍峨耸立在基石上,上石头下边有一缺口,可容人爬入,石中有洞,石洞的上半部位于入口上方,空如苍穹,石壁上有四个凹处,只要手脚撑开、四肢发力便可拱在上空,就象老虎蹬在上面,这个“蹬”的动作,海山俚语叫做“踢”或“秃”。
(虎踢奇石图片)
▼
明末清初,黄芒乡的少年朱阿尧到象鼻山打柴,跟小伙伴捉迷藏,偶尔发现了一个无名石洞,也就是后来美名传世的虎踢石。话说朱阿尧长大后,时清兵入关明朝灭亡,朱阿尧聚义反清,后起义失败,被清兵追至海边滩涂,无处可逃之时,猛然想起儿时发现的无名石洞,于是他顺着脚印倒退至沙滩上的大石边,进入石洞,整个人手脚撑开,象老虎一样拱在大石洞里的上空,也许天公有意怜悯,洞口的蜘蛛立刻结网。追兵到时,但见烟波万顷,水天茫茫,沙滩上除了一串脚印,四下寂然无声,海边虽有岩洞,但洞口蛛网重重,不象刚有人进去的样子,追兵周围搜寻无踪而离开。
聪明的朱阿尧逃过一劫,渡海南澳投奔郑成功而去,后来在反清、驱逐台湾岛上的荷兰侵略者的大小战役中,屡立战功,成为郑成功水师虎将,是为五虎将之一。黄芒乡人民为了纪念这位虎将,把这堆石头叫做“虎踢石”。关于朱阿尧亦被作家杨凤腾先生作为主角著成《复台先锋》。
(具体可参考前文链接:海山风情(四)┃虎踢奇石) ▼
海不扬波
烟楼山主峰西南,有一摩崖石刻,上书“海不扬波”四个大字,其字雄浑遒劲,名闻遐迩。为海山十大名胜之一,但“海不扬波”的来历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主要有三个不同的传说。
(注:此照片来自摄影师徐旭奎)
传说一:南宋末年,宋帝昺兵败南逃,途径福州、泉州至广东饶平,路过海山岛,登上烟楼山,但无心据守,剑书“海不扬波”四个大字后,仓皇渡海逃去南澳。
传说二:清初,朝廷派兵镇压朱尧起义,火烧鲤鱼寨,捣毁烟楼山上的瞭望台、烟火台后,由随军一幕僚所刻。其意是:贼兵败绩,贼首蹈海身亡,我大清圣朝天下从此河清海晏了。
传说三:清初朱尧起义,屡次不听军师计策、劝阻,军师料定义军日后必败,故用宝剑于大石上刻“海不扬波”四个大字,然后不辞而别。“海不扬波”其意是中国日后将有圣人出现,而后天下太平,风平浪静。
清朝乾隆十五年孟夏的一天,海风呼啸,波涛汹涌,巨浪将三具女尸朝饶平县海山岛漂来。乡亲们竞相下水,把尸首捞上海滩。但见三具女尸衣着华丽,各用丝绢缚腰部,并互相连结,三脸相向,六手紧搂。乡民将其解开时,发现一女尸怀藏蜡丸,丸中有书道明三女系结义姐妹,均因婚配不遂心愿,以死示志,做晓后人。乡民感于三女义气凛然,哀其不幸,纷纷捐款厚葬,并建三义女庙,四时祭祀。
(三义女庙旧时图片)
▼
(具体参考前文链接:海山风情(三)┃古事今人)
▼
海山汛头山下的笠港口海面上,有一对礁石,形似宫鞋,名曰:“宫鞋礁”,远远看去,好像一对踩踏在海浪上的宫鞋,这就是海山岛又一名胜——宫鞋踏浪。
神话记载“康熙戏妹”后,皇帝为了支开皇妹的纠缠,对皇妹说:“天下名胜,要数苏杭,但在天南海北处,还有一天然绝胜,名曰:‘蓬莱奇观’,尤胜苏杭。”皇妹问道:“何处为天南海北?未知有何绝胜?”康熙答道:“闽南之邻,粤东之滨!那里有‘大门、小门三百门,汛洲、汫洲一百洲’,蓬莱仙岛更有‘三奇四宝’,‘八景九胜’,山山水水,天上人间。御妹游遍天下名胜,何不到彼一游?”皇妹脱口说:“如此绝胜,若不一游,有负此生。”
皇帝命令皇妹巡视闽粤。皇妹南巡,地方官吏无不奉承献媚,又乘机搜刮民脂,黎民叫苦连天,有一义气绿林好汉便干出了“劫皇姑船”的历史故事。
皇姑船被劫以后,绿林好汉在瀛洲(现汫洲)的妈宫山前杀了康熙御妹,血溅妈宫山,把妈宫山给染红了,变成了现在的红山;绿林好汉顺手把康熙御妹的宫鞋抛向远处,刚好落在汛头山下的笠港口海面上,变成一对“宫鞋礁”,就像宫鞋踩踏在海浪上。海山岛从此又增加一名胜——“宫鞋踏浪”,而原来的“八景九胜”就凑齐为“八景十胜”了。
【注:由于尚无“宫鞋踏浪”的具体图片,仅以乡亲分享的有关汛洲当地的一些景点作引,望理解与补充】
莲花宝石
莲花宝石(作者:佚名)
八仙过海赴瑶池,仙姑不意遗仙玑;
莲花拂落化宝石,留住东港标胜奇。
(注:此照片来自摄影师Eva)
(郑清之与夫人之墓)
▼
(图书馆中的郑氏族谱)
▼
(具体参考前文链接:海山风情(三)┃古事今人)
▼
位于海山上港村东南面胶锥坑的山麓,与隆福寺相隔几百米,人称“海山第一泉”。石泉的流出处,有一个天然石洞,洞门顶上有昔年名人题书的“天然石泉”四个大字,洞里面塑着坦胸露乳、大腹便便、开口长笑的弥勒佛,端坐于莲花座上。泉水清冽甘甜,据说昔时隆福寺的高僧,常常命僧人专取此水烹茶,以接待各方善男信女。
(天然石泉图片)
▼
(具体参考前文链接:海山风情(五)┃浮任)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