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5日,是国家规定的清明节。
但是,很多地方过清明节的时间其实是不统一的。但是距离4月5号都不会相差超过一个礼拜。因为清明节在古代是叫“三月节”、“踏青节”、“祭祖节”。我们现代人过清明节其实都是继承了祖先的传统,而每个地方过清明的习俗都稍有差异。你知道清明节都要做什么吗?其实古人讲清明节的根本归纳为8个字:“寒食禁火,扫墓祭祖”,这8个字就决定了清明节的主要活动内容。
清明节冷知识(清明节冷知识问答)
清明节我们去扫墓大部分人都会带上“鸡鸭鱼、纸钱、爆竹等”,其实爆竹算是比较污染环境的一种方式。古代人没有去祭祖可比现代环保多了,古人去扫墓同样会带上一些牲畜还有纸钱,扫墓时把墓前的杂草除干净,纸钱撒在墓室上方。古人还会采一些特定的花献给自己的先祖,还会在墓前念上一段想对先祖说的话,当然这都是事先准备好的。不过现代人放爆竹也算是辞旧迎新,为缅怀祖先隆重一些也无可厚非。
古代清明节传统习俗有哪些呢?很多人都只知道扫墓、踏青,却不知道古代清明节还有一些习俗,而且这些习俗在中国的一些地方流传至今。
现代的植树节是3月12日,那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有的。但要是你以为只有现代人才知道绿色环保、植树造林,那你就错了!其实古代人比现代人更爱惜树木,尤其是一些上了年头的古树,被视为世上奇珍。古代人过清明节,很多人都会选择在自家院落或者祖先坟墓旁种一些树苗,所以清明节就是古代植树节。因为清明节是在三月初,正值春季,万物复苏的时候,这时候种树是存活率最高的时候,也有一句老话“先人植树,后人乘凉”的说法。
其实小孩子最喜欢的户外运动,就是野炊和放风筝了。风筝在我们古代被称为“纸鸢”、“纸鹞”。而且“风筝”这个名字的来源,是因为纸鸢在天上飞的时候,风吹后会发出弹古筝一样声音,所以被称为“风筝”。古代的小孩和青年男女,在清明节时都会选择去放风筝,因为风筝被誉为“神灯”,是连接仙界的信物,神仙看到了会一定保佑自己,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
其实最早的足球就是我们国家的蹴鞠,蹴鞠规则就是不能用手碰到球。根据典籍记载:蹴鞠是黄帝发明的。而且古代的蹴鞠,其实并不是电视剧里面看的用竹子编制成的。而是用一些动物的皮革作为“外衣”,里面填充一些羽绒、棉花之类的东西。因为清明节要“禁止开伙”所以要吃“寒食”。而为了防止“吃寒食”而生病,古人通常都会选择在饭后一刻钟后,叫上邻家伙伴去来一场蹴鞠比赛。所以,古代的清明节,是中国踢足球的人最多的日子。
其实清明节还有很多习俗,比如:插柳、荡秋千等等,这些优良传统,才是我们中华子民需要去传承的!
本文章由温酒述史原创首发
作者:温酒述史
审核:陌上树枝建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