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岭雄关镇秦川,幽幽千载寂寥寰
函谷关在哪(函谷关在哪个省的什么位置)
君王旧事已尘烟,唯落陈墟倚云寒
每当漫步于函关古道之间,遍地狼烟、峰火连天的岁月便悠然而见,仿若纵跃了千年的时间……
透过幽郁的崖岭仰望苍穹,云卷云舒,吞吐着昔日“更朝迭政”的世事无常;纵越深险的古道沉视茫野,枝荣枝敝,含蕴着曾经“攻伐征略”的血雨腥风。
此时,站在历史舞台上的辛弃疾叹然而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我正欲击掌共鸣,英雄相惜之时——
同为国士的苏东坡更是感慨无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樯橹间灰飞烟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蓦然间,一阵阵苍凉悲怆之情袭遍全身,忘记了初时的兴奋,继而深深的陷入了对历史的绵绵追溯和无尽思索……
春秋时期,秦穆公从晋国手中夺取崤函之地,并在此设置了函谷关,将千里秦川之地尽锁于深函之中,拥有了这天然屏障,足以雄视天下,终是成就了其“春秋霸主”的地位。
至此,一座千年雄关要塞便浩然走入了鼓角争鸣、风云变幻的悠悠历史舞台,上演了千年的刀光剑影,淘尽了无数的英雄泪殇……
公元前318年,赵、楚、魏、韩、燕五国联合进攻秦国,鏖战于函谷关前,纵使雄兵百万,但在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天险面前,一筹莫展而最终战败,留下的尽是“一将成名万骨枯,了然尘烟蔽道安”的悲伤。
直到慈禧、光绪帝避祸于八国联军,经此关去往古长安,乃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浴血奋战,它一直都是挥兵关中、攻抵京师的唯一战略要道,实乃兵家必争之地。
函谷关扼守崤函咽喉,西连衡脉,东临绝涧,南依秦岭,北濒黄河,地势险要,道路狭窄,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
它西近长安,东邻洛阳而地处“两京古道”之中央。因两侧皆岭,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更是拱卫京师的天然屏障。
《史记》载: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行略定秦地,函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
这是刘邦与项羽的首次军事交锋。秦末,天下大乱而群雄遍立,作为一方军阀,刘、项在西攻咸阳之前曾在楚怀王面前誓约:“谁先攻入咸阳便可做关中王!”。
刘邦一向善于智取,鲜用蛮力,自是轻松而提前数月攻进了咸阳城。而项羽自恃武力与身份显赫,就很自负也颇为自恋,常常目中无人。
来到函谷关之前,项羽已是诸侯联盟最高统帅,率四十万大军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而不可一世。当其率军来到函谷关之时,便发现刘邦早已闭锁关门而坚守不出,这才爆发了秦朝末年的函谷关之战。
最后项羽破关而入咸阳,刘邦其时势力衰弱,便避其锋芒而将咸阳拱让于项羽,自己也欣然接受项羽给他分封到巴蜀蛮夷之地的汉中盆地做个汉中王,从此韬光养晦!
然只三四年光景,刘邦便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蓄积了足够的力量,一举战败了项羽,成就了大汉辉煌之基业………
刘邦有一句座佑铭:“我势薄力单,在这雄豪混乱的天下里,要想有所作为,我宁斗智而不斗力!”
反观项羽,对韩信屡次的献计呈策而置之不理,还不屑的道:“一守门的小兵,竟敢奢谈谋略,不自量力也。”
对于其麾下有张良一般智囊的谋士范增,他更是显得颇不耐烦:“一朽木将倾之老者,有何能耐,腐儒耳!”
在项羽的心中:“唯有武力才是万能的,天下是靠“匹夫之勇”打出来的”。
我观项羽,腐将是也!他真是主观主义者、唯心主义者。殊不知,古往今来,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而不知者不胜!
帝京篇十首
[唐]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唐太宗将八百里秦川与函谷关相提并论,充分肯定了它做为雄关要塞拱卫京师的特殊位置与重要作用。
忆当年,太原起兵之初,李世民请求进军入关,攻取永丰仓来赈济穷困,收服群盗来谋取大兴城(今陕西省西安市),李渊认为很好。
李世民渡过黄河,冲破函关,一路征伐,先后平定渭北、击破胡贼、直达陇坻。三辅的官员、百姓以及豪杰绅士,扶老携幼到军门请求献身报效者每天以千人计,布满在大旗之下。
出关东征,平定天下,更是势如破竹。在李世民的文韬武略之下,军阀割据的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势力,不堪一击,或死或降,悉数臣服,至此平定中原、鼎固神州,“大隋”的基业也随之土崩瓦解于大唐帝国的雄兵铁甲之下。
函关古道正是见证了大唐的荣辱兴衰、曲折动荡,感受了太多的世事无常、俱往尘烟,而依旧的沉默于历史的荒凉悲寂之间………
唐代胡宿的一首七律《函谷关》,深深表达了他在登临函关古道时对历史的悟索与感慨:
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北空。
望气竟能知老子,弃繻何不识终童。
谩持白马先生论,未抵鸣鸡下客功。
符命已归如掌地,一丸曾误隗王东。
这里面有他对函谷关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的喜爱,也有其对历史与人生的感悟与见识。
函谷关不仅是一处军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要点。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和传说。唐太宗、唐玄宗、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马光等历史名人志士临关吟诗作赋,流传至今的有100余篇。
老子像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
有一天忽见一位智苒老者骑着青牛向关前悠悠行来,尹喜素来仰慕老子,便再互挽留恳请道:“老先生将隐矣,请一定要为我著一本书,于是老子写下了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是尹喜的真诚与好学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历史中的故事和故事里的人早已物是人非,而留下的唯有沧桑的历史、是非的故事……
和如今这一座依旧矗立于悠悠历史与瀚塬峻岭之中的雄关漫道——函谷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