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写了十五部武侠小说,但要提及哪一部著作最为精彩绝伦,恐怕非《天龙八部》莫属。不管是剧情的铺设,还是人物的刻画,金庸对《天龙八部》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尤其是对于奇遇、武功上的设定,更显得天马行空,让读者们看完不禁啧啧称奇。
原来,不管是主角段誉、虚竹,还是配角游坦之,金庸都对他们的奇遇展开了一番奇思妙想。对于主角段誉,金庸赋予了他吸人内力的北冥神功、罗袜生尘的凌波微步以及有质无形的六脉神剑。
聚贤庄大战(聚贤庄大战原著)
同样身为主角的虚竹在阴差阳错之下接连得到了无崖子、李秋水、天山童姥的内力,他还在冰窖里与西夏国的公主缠绵三日,可谓是爱情事业双丰收。
至于配角游坦之,他在金庸巧妙地安排之下也邂逅了一场奇缘。凭借一本《神足经》,游坦之将冰蚕毒掌练成,从此跻身江湖一流高手之列。然而,时来运转的游坦之却对阿紫爱得极其卑微,最后沦为爱情的奴隶,陪着阿紫一起坠崖而死。
相比于以往的著作,《天龙八部》还有很多可圈可点的精彩之处,即便《天龙八部》诞生于1963年,但放到现在来看仍然不过时,甚至还有点玄幻神奇的味道,可见金庸的作品有多前卫。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同样身为主角的段誉、虚竹频繁邂逅奇遇,就连游坦之这样的配角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番奇缘巧合。奇怪的是,纵观萧峰在书中的表现,他连一个奇遇也没有,但照样无坚不摧、无强不破。
尤其是聚贤庄一役,更是奠定了萧峰“天龙战神”的位置。当时江湖群雄为了讨伐萧峰这个契丹人,他们广发英雄帖,邀请武林各路高手齐聚聚贤庄,为的就是集思广益,发动群豪的力量歼灭大恶人萧峰。
让江湖群雄始料不及的是,萧峰竟不请自来,还豪气万丈地和群雄喝了绝交酒。原文里写道,聚贤庄可是凝聚了几百位江湖好手,萧峰竟妄图以一人之力挑战群雄,这不明摆着是螳臂当车吗?
可让江湖群雄再一次震撼的是,喝了酒、开了音响的萧峰竟犹如战神附体一般,自知九死一生的他放开手脚拼命厮杀,不一会儿,聚贤庄就血流成河,倒下了不少高手。这些人被萧峰以更快速、更凶猛、更狠辣、更精准的招数反杀。
再过了一会,战斗更加惊心动魄,因为受伤喷洒而出的鲜血将原本雪白的墙壁染红……望着血肉横飞、人头乱滚的血腥场面,众人耳中充斥着人临死前发出的惨叫之声……江湖群雄已有一大半人起了逃走之意,萧峰有罪也好,无罪也罢,总之自己是不想再管了。
萧峰也是血肉之躯,他凭什么能够以寡敌众大战江湖群雄?难道他使出的武功超凡脱俗不成?原文写道,萧峰施展的正是北宋人都会的“太祖长拳”,可稀松平常的“太祖长拳”到了萧峰手中却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武林高手毕生所盼望达到的拳术完美之境,便在这一招中表露无遗。
大家注意金庸的一个词,那就是“完美”,一个习武之人都会的太祖长拳,为什么在萧峰的手中却能化腐朽为神奇?
在《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曾站在暗处偷偷窥视着赵敏的一举一动。原文写道,此时的赵敏不知张无忌躲在暗处,她正在鹿杖客手把手的教导之下专心致志地练功。张无忌偷看了一会,便已经猜出了赵敏的练功方向。原来,赵敏年纪太轻,内力较弱,想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武功大涨原非易事。鹿杖客也心知肚明,于是让“尽学诸家门派招式之所长”,将招式练到极精之时,大可补功力之不足。
此时的张无忌身怀全套版的九阳真经,还将乾坤大挪移冲到了第六层,他看着赵敏的练功套路,心里面已经给出了一个评价:这条路亦是可行。
从张无忌的这一段心理描写我们就能窥探萧峰身上的神秘之处了。
1、外功
萧峰的降龙十八掌、太祖长拳、擒龙功、龙爪手属于外门武功,萧峰自小在少林寺和丐帮里修炼,早就将这些外门武功练得出神入化,加上萧峰身经百战,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役,他的外功已经练到了张无忌所说的“极精”境界。
正因为如此,一门普通至极的太祖长拳也能在萧峰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2、内功
萧峰虽没有像段誉一样吸取了他人大量的内力,他也没有像虚竹一样遇到高人得到神功的传承。
但萧峰自己却有一个隐藏属性,就算没有奇遇、就算几个月没有打坐练功,但却能在睡觉、战斗中自动增加内力。
正是这一门奇特的属性让萧峰能在聚贤庄里横行无忌,最终荣获了“天龙战神”的殊荣。
各位大侠,你们觉得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