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实战应用(2)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兵不厌诈”是军事斗争的突出特点,中国历来都很讲究军事斗争的谋略,自古就有各种兵法书籍。其中,《三十六计》成书于明清时期,属于较晚的一部,所以是集大成的一部。《三十六计》总结了历朝历代的军事思想和斗争经验,这一期我们来了解一下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的成语最早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实际上是讲了一个战国时代的军事故事。公元前354年,当时七国中最强大的魏国军队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双方攻防相持了1年多,导致赵衰魏疲。这时,齐国应赵国的求救,开始救援赵国的行动。在军师孙膑的建议下,齐军主帅田忌没有直接赴邯郸救援,而是带兵冲向魏国都城大梁。当时,魏国的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赵国,大梁的防守力量十分薄弱,突然面临攻击,魏军不得不紧急回国救援,赵国邯郸之围遂解。然后,齐军又在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设伏,大败疲惫的魏军。
狗头军师(狗头军师什么意思)
田忌与孙膑
“围魏救赵”的计策非常好理解,操作也貌似简单,然而实际上该计策的应用难度极大。三十六计中对其描述为“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敌阳”、“敌阴”这个好理解,关键是怎么才能“分敌”。“分敌”就是要攻其所必救,这个“必救”的“必”字非常重要,很显然齐军攻击的魏国都城大梁就属于“必救”。然而,很少有人真正看到“必救”这一前提条件,操作上形似神不似,导致贻笑大方,如东汉三国时代群雄割据的大军阀袁绍谋士郭图就是这样。
郭图,颖川人(今河南禹州),很早的时候就小有名声,后来受邀加入袁绍阵营,并逐渐成为主要谋士之一。郭图是著名的“狗头军师”,一辈子出了不少“馊”主意,终于把袁氏一家子给祸害完了,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他在官渡之战中的表现。当时,袁、曹在官渡对垒日久,曹操势力较弱,粮草也马上耗尽,即将崩溃,突然袁绍另一重要谋士许攸叛逃,给曹操指出乌巢粮仓所在,于是曹操开始策划突袭乌巢,火烧粮仓。如果袁绍的粮仓烧尽,则麾下70万大军撑不了3天便会分崩离析,当时袁绍大营遥观乌巢方向上火光冲天,知道乌巢被袭,急需救援。正在袁绍部署救援之时,郭图进言,“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曹操既出,营必空虚,可纵兵先击曹军营寨,曹操闻之必速还,乘其疲惫之师击之,可大败曹军,此乃孙膑围魏救赵之计。”郭图口才真好,这说法也很有说服力,然而最后的结果是曹操没有救援自己的大营,而是把乌巢烧了个干净,袁绍方面也没攻下曹军大营,导致两头崩溃,最终输掉了官渡之战,袁绍势力由盛转衰,开始走向覆灭。
“围魏救赵”之计不灵了,这是因为郭图的论证虽然貌似很有说服力,却没有领悟“攻其必救”这个前提条件,换句话说,对曹操来而言,大营并非“必救”。在突袭乌巢前,曹军即将奔溃,可以说,“昏人“淳于琼防守乌巢粮仓,这个弱点是曹操唯一的救命稻草,如果不烧掉乌巢,曹军营寨也会崩溃;如果烧掉了乌巢,就算曹军营寨丢了,也是两败俱伤,比曹操完败要好,因此曹军营寨并非“必救”。当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郭图可能并不知道曹操粮草将尽,面临崩溃,但是,他应该分析到曹军营寨并不是曹操的治所地许昌,不一定算得上“必救”,且火烧乌巢属于偷袭,不一定倾巢而出,曹操手下人才也不少,难道就不知道安排好营寨的防守吗?事实上,曹操突袭乌巢的人马虽然很精,但数量并不多,且安排名将曹洪领重兵防守大营,结果张郃、高览对曹军营寨的攻击也没能成功。“必救”这个前提条件才是“围魏救赵”计策的关键所在,郭图没有看到这一点,只学会了“形式”,失败就成了必然。
与我们上一期讲得“瞒天过海”那样的“奇计”不同,“围魏救赵”貌似简单,然而实战中成功的例子并不是很多,失败的例子却不少,究其原因是大多数人没看到“必救”这个前提条件才是真正的本质。可悲的是,郭图谋略虽不深,口才却很好,使本来就优柔寡断的袁绍更加迷糊了,最终成就了曹操的成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