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篇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文章,历史上一直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但是最近有人解读《桃花源记》是一个恐怖故事,信誓旦旦,煞有介事。
事实真相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陶渊明和他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写作背景(陶渊明桃花源记写作背景)
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的士族出身,他的祖先是东晋开国名臣陶侃(有争议)。陶渊明性格孤傲,才华出众,他有过“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成为后世人赞赏有气节有原则的著名典故。
陶渊明是建功立业的追求,但是他的天性却更倾向于对于自然的眷恋,这种矛盾伴随了他一生,同时也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是在他的晚年,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刘裕取得了东晋的实际控制权,不久之后便自立称帝,灭掉了东晋。
士族出身的陶渊明对于此事心中不满,他认为刘裕是乱臣贼子,而后来刘宋政权对于士族集团的打击更是令陶渊明心中恐惧而愤怒。在这种背景下,他写下了《桃花源记》。
需要注意的是,《桃花源记》并非独立的作品,它其实是《桃花源诗》的序。
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诗》,其实比《桃花源记》对于“世外桃源”桃花源的描述更加生动也更加具体。
但是因为《桃花源记》特殊的题材和更加传奇的故事,所以它的名气反而大于正文《桃花源诗》。
现在有人解读《桃花源记》,将其解读成恐怖故事,其实是不知道这篇文章的来历,以及它背后的时代背景。
或者是为了博取眼球,断章取义,偷梁换柱的把戏而已。
陶渊明作《桃花源诗》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表达对于刘宋政权的不满,对于现实政治的失望。
他在文章和诗词中体现出一种接近道家老庄思想的追求,表面是追求自然美,其实是逃避现实,希望寻找一个理想中的“乌托邦”,过着“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生活。
在《桃花源诗》的最后,陶渊明如是说:“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意思是愿踏乘轻云去,高飞寻找我知己。
可见陶渊明在寄情山水,表面云淡风轻之下,隐藏着怎样一颗孤独落寞的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