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代的各种史料,会发现其中诸多的矛盾。《史记》记载夏朝位于中原伊洛河一带,《汉书》等却记载大禹为西羌人,而《左传》却说大禹出现于东南地区。各种资料混合起来,就会发现大禹是中原人,也是西羌人,甚至是古越人。后来看了《诗经·商颂》,又发现夏人和楚人有关系。实际上,这些史料并非是相互矛盾,而是记载的时间各不同。如果将这些史料加以整理,就能够得出夏人的迁徙路线图。
夏朝都城(夏朝都城是今天的哪个城市)
首先,大禹来自于西羌。根据分子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汉族、藏族等民族都源自于一个古老的民族——古羌族。古羌族最初活动在青藏高原东部和陕甘宁地区,后来一支进入渭河流域,成为了农耕民族,也就是华夏族的源头。炎黄中的炎帝为姜姓,姜就是羌。
说大禹来自于西羌,除了有以上史料的证据之外,还有其他旁证。根据《国语?周语上》记载:“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祝融的后代主要有六姓,其中一支为昆吾,《国语?郑语》说:“昆吾为夏伯”。《墨子?耕柱》中说“昔者夏后开使蜚廉采金於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可见,祝融是夏的部落之一。
祝融就是楚人的祖先。根据清华简《楚居》记载,楚人祖先最早生活在騩山。騩山就在青海一带,《西山经·西次三经》记载:“三危之山又西一百九十里,日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这里的神耆童就是楚人的祖先之一。
进入渭河流域的炎黄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大禹之前已经到达了中原地区。黄帝时期,炎黄族和蚩尤大战,结果蚩尤战败,其九黎族被兼并。蚩尤是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主要活动范围在山东、华北平原一带,有比较发达的农耕文明。黄帝部族征服了东夷后,自身却被东夷同化了。在考古上表现出来就是5000年前到4000年前之间,龙山文化急剧在中原扩张。
大约在4000年前,有夏氏已经迁徙到了河南、江苏、山东、安徽交界的一带地区。有夏氏最初是臣服于有虞氏,而有虞氏的大约就位于商丘一带。有虞氏的后代在周朝被分封为了陈国,就在现在河南的淮阳。在四省交界一带,出现了很多的古国,如徐国,是大禹分封的伯益之子若木的国家,是嬴姓。后来周朝又在此分封夏侯氏为杞国。
淮阳时庄遗址:发现了4000千年的粮仓
上述地区也是黄河泛滥的主要地区,所以大禹治水也就发生在这一带。不过,大禹这时候开始和另外一个民族有了融合,那就是古越族。根据《左传》的记载,大禹娶了涂山氏之女,并且在涂山氏的帮助下取代了有虞氏的地位,成为了部落联盟的首领。涂山氏大概位于今天安徽一带,属于古越人。后来大禹还巡视了古越族的会稽山。在少康时代,还分封了儿子无余到了会稽,成为了古越国的祖先。当然,当时的会稽山和古越国可能并不在江南,而是在江北。
大禹后来定都于阳城,阳城在哪里并没有确切的说法。此后,夏朝的首都基本位于斟寻,但是斟寻的地方也难以考证。夏朝的诸多首都之中,唯有帝丘可以考证,也就是现在的濮阳,在春秋时期是卫国的首都,传说中楚人祖先颛顼也生活于此,所以也叫“颛顼墟”。
濮阳帝丘遗址
夏朝人并没有一定相对固定的区域,说明当时生产力十分落后,夏朝还处于不断地迁徙之中。这种迁徙活动很可能和黄河的泛滥是有关系的,后来的商朝也是不断地迁徙,直到盘庚迁都殷之后才稳定了下来。
夏朝的活动范围位于黄河附近,经常和山东半岛、江苏北部的东夷族爆发战争。太康时期,夏朝一度被东夷的后羿所灭。夏朝中期,夏朝和东夷的战争依然是不断的。夏朝末年,商汤灭夏也就是东夷和夏朝战争的延续。
夏朝被灭亡之后,夏朝的各部落就向四周迁徙开来。其中一部分向西迁徙,和戎狄交错,周人就是其中一支;有的向北迁徙,融入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司马迁认为匈奴就是夏朝人的后代,我认为是一部分夏人迁到北方,被游牧民族同化了;还有一部分选择南迁。
其中南迁的部分在史料中也有一些记载。在鸣条之战后,夏桀就难逃到了南巢。许多人认为南巢就是安徽的巢湖一带,这里是涂山氏的基地了。商汤又南征有巢氏,于是夏桀又继续南逃。
夏人的迁徙路线图
还有一些夏朝部落迁徙到了江汉流域,典型的就是楚人。商朝后来不断和楚国交战,到盘庚时期,商朝取得了胜利,于是楚人臣服于商朝,被商朝册封为诸侯,并且通婚,让楚人管理大禹的后裔。《诗经·商颂》中说“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
正是因为夏朝一直处于频繁的迁徙之中,导致夏朝十分不稳定,难以有较多的物质积累。这也导致了今天的考古界难以找到夏朝的遗址。夏朝的不断迁徙也证明当时国家之原始,尚处于部落向国家的过渡阶段。而商朝的早期也是同样处于这个阶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