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下之意就是在封建王朝之中,任何不大臣或是家族的势力都不会太过强大,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那么一定会受到皇室的打压,因为不管这位大臣是否有动手的打算,潜在的威胁已经形成了,而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下,是不允许有这种情况存在的。
赵匡胤的出身其实不能算是太差,父亲虽说不是朝廷重臣,但大小也算是一位官员,正所谓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赵匡胤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习得了一身不错的武艺,只不过当时正是南北朝的大混乱时期,虽说战事频发但是一直找不到机会。
此后的赵匡胤不断带兵打仗,不是这边平定叛乱,就是那边肃清残敌,很快,在战场之上屡建奇功的赵匡胤手里的兵权也越来越大,官职也是平步青云,一路高升,在后周的朝廷之中逐渐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简介)
谁知这一去,开启了赵匡胤的帝王霸业,赵匡胤带兵走到陈桥驿附近的时候,突然被几个手下黄袍加身,高呼万岁,此时的赵匡胤得了人心,也不做退却,直接说道“你们要是听我的话,这个皇帝还是可以当的。”
当上皇帝之后,赵匡胤回想起自己的称帝道路,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来了一场杯酒释兵权,但是在处理上并不是很完美。
要想国家长治久安,权力必须完全收纳在皇帝这里,就算是交给大臣权力,也不能超过或者过于接近君王,要是如此,当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黄袍加身很有可能发生在自己手下身上而推翻自己。
当时众人心里都明白,自己本是必死的局面,但既然皇帝能这样提出来,就说明还有回旋的余地,于是纷纷上前寻求解决方法,赵匡胤直说,你们可以交出兵权,我给你们大把的赏赐,你们回家该置办宅院的置办,该种地的种地。都好好享受享受。
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而赵匡义在夺权的时候却忽略了自己的兄弟赵光义,可能是想到了却并没有动手,毕竟是血浓于水,但是这一项遗漏,却要了赵匡胤的命。
等到弟弟赵光义到来之后,赵匡胤让所有的太监和宫女全部退下,此时皇宫之中除了兄弟二人就是外面路过的巡逻队,过了不一会,巡逻士兵就听见了里面有吵闹声,但是迫于皇帝的命令并没有人敢进去。
这件事情让人不得不怀疑赵光义,毕竟赵匡胤自小习武,不可能突然去世,此外,当时只有他们两个人,最重要的是,赵匡胤死后,自己的弟弟赵光义登上了皇位,再加上当时巡逻人员听到了争吵,让人更加怀疑是赵光义动的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