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一直为后人所诟病,也给我们留下了这个谜团。那么以当时英国首相张伯伦为首的一帮政治人物,为什么要打这张牌呢?是被法西斯分子欺骗了呢?还是好心办坏事?或者就是真愚蠢呢?
绥靖主义(绥靖主义英文)
由于航海时代的来临,英帝国崛起。但是,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随着铁路的出现宣告了陆权的复兴。随着陆上资源的整合,美国的崛起,德意志的统一,以及苏俄的复兴,共同将英国主导下的世界体系冲得七零八落。新的制造业中心开始形成,全球物流渠道开始变化,而英国能动员的相对战斗力却开始衰退。其本土空间过于狭小的弊端日趋明显,严重限制了其在大国牌局中的影响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英国历史上代价最大、收益最小的一场国际大混战。一战前,英国还是不折不扣的世界银行,可是到战后这一殊荣已属美国。在战争爆发前的1913年,英国的防务开支是九千一百万英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3%。到了一战结束时,在1918年,英国的防务开支达到了惊人的十九亿五千六百万英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2%!英国的国债也由战前的六亿五千万英镑骤涨到战后的七十四亿三千五百万英镑。
“日不落帝国”虽然本土狭小,但海外领地广大,怎么看都像是一个世界超强国家。可惜,在民族解放浪潮的冲击下,其海外领地的离心力越来越强,帝国也越来越脆弱。
至二战爆发的1939年,加拿大、南非、新西兰、澳大利亚、爱尔兰已成为完全的自治领,印度和缅甸则被允许成为自治领。而澳大利亚已汲汲于成为南太平洋上的战略棋手,南非、爱尔兰内部反英情绪日渐高涨。作为亚洲国家的印度和缅甸更不甘于成为自治领,而是要谋求彻底独立。当这种独立浪潮与陆权复兴带来的巨型地面战结合后,英国的困境更深。
历史上,英国之所以能用极少数文官统治大片殖民地,在于英国能做到以极有限的军事力量和极高明的均势外交,实现“大英帝国治下的和平”。在这种和平中,英国提供公共安全和集体福利,各殖民地、自治领域则安享太平。后者只需提供经济和资源助力,一旦战争胜利,还可分得战争红利。
但是,在二十世纪的世界大战中,英国无法只靠英伦三岛的军事力量来抵御强敌,这就陷人了一种政治上的进退两难局面:要想打败强敌,必须全面动员。可此种动员一旦启动,必将激发殖民地、自治领域的觉醒。像一战和二战这种全面战争,争的是生死存亡打的是全面战争。在这种情况下,既无共处可分且各殖民地、各自治领又要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去捍卫英伦三岛的“杜稷宗庙”,这就不免产生“大英不过如此”的心理了。同时,一战的惨重代价,让大多数国民将战争视为危途,人们不愿意再卷入新的战争之中了。甚至让领导者不得不再三自问,对外战争是否会加速大英帝国的解体?
一战结束后,由于奥匈帝国、沙皇俄国、奥斯曼土尔其三大帝国的瓦解,在东欧涌现出大批力量薄弱的新兴小国,与此同时,英、法、荷、西等老牌殖民大国风雨飘摇,海外的殖民地也成为法西斯势力眼中的待宰羔羊。
这就是张伯伦面对希特勒崛起时的基本背景。作为这样一个没落帝国的掌舵人,张伯伦也唯有勉为其难,力求维持,以延长帝国落日的余辉。所以实行“绥靖政策”实在是一种“以拖待变”的权宜之计,希望在这个置身事外的过程中,各个陆上强权能够冲突起来,大英继续发挥“离岸平衡手”的特长,渔翁得利。
1931年,日本在远东狮子大开口,侵占中国东北。在接下来的数年内,日本不断蚕食中国领土,对远东格局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对此,英国一再采取消极姿态,尽量让美国、苏联去平衡日本;随着希特勒的上台,德国就像一个暂时休眠的大火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把欧洲烧得面目全非。英国的对德策略,就是竭力克制,争取让苏德矛盾先激化。
1936年10月,德国和意大利达成同盟条约,建立柏林-罗马轴心,11月德国同日本签署反共产国际协定,意大利于1937年加入。德意日法西斯轴心正式形成。
对于“轴心国”的形成,张伯伦内阁心中窃喜,以为这个阵营是针对苏联的,这显然对英国有利。“绥靖政策”让张伯伦产生了幻觉,认为自己业已赢得“我们时代的和平”,却忽视了这个策略的基石从不稳固。
果然,事态急转直下,希特勒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与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举消灭了波兰,接着挥刀西进。大英帝国随之进入一个残酷的寒冬。
作为后人,我们再来复盘“绥靖政策”,我们发现张伯伦期望的德苏对抗,完全是建立在轴心国的反共意图之上的,而国际政治有其现实的一面,一切表面的纲领、原则、意愿往往只是挡箭牌、遮羞布、迷魂汤。三国轴心可以对抗苏联,也随时可以转向对付其他国家。
同时,没有人能指出,如果英国当时不实行绥靖政策,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当时法国不愿意发生战争,意大利加入了轴心国,美国保持孤立主义,英国在当时主要列强中实际上没有同盟者。
视频:《二战棋牌室》第一集(下)张伯伦为什么要打“绥靖政策”这张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