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旧民族主义(旧民族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族主义革命的区别的根本标志)
一五四运动(1919)
1原因国外(1)帝国主义侵略(反面);(2)十月革命(正面)
国内(1)军阀统治黑暗,军阀混战(反面);(2)工人的壮大,新文化运动的推动(正面)
导火线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2经过第一阶段(5.4—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学生。结果:学生被捕
第二阶段(6月初—6月中旬)中心:上海。主力:工人(中国无产阶级首次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巨大作用)。结果:被捕学生被释放;罢免曹章陆职务;巴黎和会中国代表拒绝签字。五四运动初步胜利(注意是初步而不是彻底,因为还是没有完成革命任务,中国两个半的社会性质没变)。
3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自由、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4意义(1)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
(2)“启道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学生运动的功绩一般都是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所以后来有国民大革命)
(3)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共产党的产生准备了思想基础
(4)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工人阶级登台)
5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与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的异同点
(1)同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一领导力量:资产阶级VS无产阶级指导思想:资产阶级思想VS马克思主义
群众基础:不广泛VS广泛革命前途:资产阶级共和国VS社会主义社会
革命范畴:世界资产阶级革命VS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二中国共产党的产生(1921)
1条件(1)工人队伍的壮大(阶级)(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思想)
(3)陈独秀、李大钊的努力(组织)(4)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
2中共一大(1921)
(1)内容确定党名为“中国共产党”
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这里面有两个错误,一是目标太遥远、不务实,没有考虑到当时最迫切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二是现在不应该推翻资产阶级,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而不是革命的对象)
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这里面也有两个错误,一是早期领导的工人运动一般在城市举行;二是忽视了农民的力量)
(2)意义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中共二大(1922)
(1)背景国际:华盛顿会议召开,中国再次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
国内:军阀统治黑暗,连年混战。
(2)内容明确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指出革命动力(工人、农民、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提出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大会决定加入共产国际
(3)意义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中共开始把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表明共产党的开始走向成熟
4中共三大(1923)
(1)内容确定了国共合作的方针即党(国民党)内合作。
(2)国共合作的原因
中共方面,多次罢工的失败,认识到加强统一战线的的必要性,而且国民党当时最民主、有威望、有根据地。
国民党方面,孙中山感到国民党成分复杂,需要输入新鲜血液。
外部,共产国际的帮助
(3)评价
有利于国共合作的实现
忽视革命领导权,导致后来蒋、汪叛变革命时束手无策
三国民大革命(1924-1927)
1背景(1)打到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呼声-必要性
(2)国共合作-政治基础(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3)黄埔军校-军事基础
(4)五卅运动-群众基础
(5)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后方基地
2北伐时间:1926年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发展:1927年,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
胜利原因:方针正确、国共合作、工农支持、英勇善战、互不统属(各派军阀之间)
3大革命的失败
(1)失败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表明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2)失败原因客观:①中外反动势力强大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主观:①中共年幼,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②陈独秀为首的党中央犯了严重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右倾错误一般表现为软弱的妥协的倾向,主要表现有:对反动派的行为妥协退让;把革命领导权理所当然地让给资产阶级,忽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忽视农民的力量等等)
(4)意义①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③影响民主革命的进程:A中共掌握了一部分军队B中共扩大了影响C人民群众经历了革命的洗礼(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创建的革命根据地大多都在南方就是因为有群众基础)
(5)教训①掌握革命领导权②坚持武装斗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