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以哈佛大学心理专家梅奥为首的研究小组进驻了霍桑电气公司,试图通过改变工厂的客观条件,如照明、工资、休息时间、午餐、环境等因素来提高工人的积极性。
然而,无论外部因素如何改变,工人们的生产效率一直没有提高。
霍桑效应(霍桑效应什么意思)
后来心理学家与工人谈话了解情况,耐心听取工人对管理的意见,让他们把对工厂管理的抱怨尽情地宣泄出来,并且关注工人们的工作状态、关心他们在生活中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的困难。
结果,在不改变工厂的客观条件的前提下,工人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这种现象就被称作“霍桑效应”。
从“霍桑效应”我们得到这些启示:
1、证实了影响生产效率的根本因素不是工作条件,而是工人自身。
2、工资报酬不是刺激工人积极性的唯一动力,除了金钱工人还需要感情上的慰藉、安全感、归属感。
3、证明管理方式与员工的士气和工作效率有密切的关系,基层管理人员应重视与工人的相处方式,要设身处地地关心工人,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通过积极的意见交流,达到感情的沟通,提高职工的满足感。
4、工人意识到自己“被关注”,是一个重要的存在,因而怀有归属感,使得整体观念、有所作为的观念及完成任务的观念得以提升,正是这些工人自身的因素导致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换句话说,“霍桑效应”的宗旨就是:良好的关系源于尊重始于理解和包容,维系则靠换位思考。
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霍桑效应”在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中的具体体现。
一、亲子关系:肯定和鼓励可以引导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爱迪生,这个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拥有2000项重要发明专利的旷世奇才,小时候却因为喜欢在课堂上询问老师一些奇怪另类的问题,就被老师以“低能儿”的名义撵出学校。
身为教师的母亲南希是个富有教育经验的人,她深谙“霍桑效应”,因此自己引导和培养爱迪生。
她不认为爱迪生喜欢刨根问底就是“低能儿”,她肯定孩子喜欢探究问题是求知欲强的表现,因此引导孩子博览群书、在书中寻求答案,并鼓励爱迪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探索答案,让孩子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即使因为做实验引发事故,她也从不训斥孩子,而是一起探讨引发事故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母亲的鼓励和支持,让爱迪生最终成为一个影响世界的发明家。
爱迪生的成功足以证明“霍桑效应”在亲子关系中的重要性,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肯定和鼓励可以引导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二、亲密关系:尊重和包容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彼此愉悦、久处不厌
在现实生活中,打败婚姻的不是出轨、破产、糟糕的婆媳关系,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劣性互动。
而造成劣性互动的根本原因就是对鸡毛蒜皮的小事做出的过激反应。
正如费斯汀格法则指出:生活中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事情的反应决定的。
如果您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很容易造成劣性互动,引发争吵。
只有换位思考,体谅对方的难处,再结合自己的想法整体考虑,做到耐心、包容地处理对方发出的信号,即用好的反应去激发对方的良性反应,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实现彼此愉悦、久处不厌。
三、干群关系:尊重和关心员工,激发其自主能动性,实现人尽其才并且不断成长
一个好的领导不仅要让员工人尽其才,还要让员工在他的手下得以成长。
被誉为“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就是这样的好领导。
他曾坦言:“我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原因在于我的人生哲学——利他。”
秉持着“利他”哲学,稻盛和夫在创业的51年里,经营状况好时加薪发奖金,以保障员工的物质满足;即使经济形势不好、甚至员工不能按时完成任务时,他也没有辞退过一个员工。
因为在他看来“只有不合适的岗位,没有不胜任工作的员工”,这激发了员工实现个人价值的精神追求:既有归属感,又有使命感,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个人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
这种追求员工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得到幸福的“利他”哲学,就是领导运用霍桑效应的完美诠释——尊重和关心员工,激发其自主能动性,实现人尽其才、不断成长。
写在后面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地方”。
无论男女老少,人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
而当意识到自己被别人赏识、尊重、理解和爱时,就会有改变自己行为的正向意识,不自觉地改变自己——从而达到、甚至超过对方的期望值。
这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是经营人际关系的法宝!
被熊孩子弄得鸡飞狗跳的宝妈们、把日子过得一地鸡毛的亲密爱人、干群关系不和谐的领导们,“霍桑效应”将指引我们的人际关系趋于良性互动,从而达到和谐融洽,从而实现共赢。
声明:内容文字为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谢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