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刘秀手下第一猛将(刘秀手下第一猛将岑彭)

刘秀手下第一猛将(刘秀手下第一猛将岑彭)

刘秀手下第一猛将(刘秀手下第一猛将岑彭)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这哥儿们是个来自边塞的猛人,身高八尺,力大无穷,典型的肌肉男一枚,与刘秀手下那些出身太学、允文允武的文化人颇为不同。他早先一直在渔阳郡打工,当过营尉,干过护军,是个尽职尽责的好员工。不过一直没有崭露头角的机会,直到刘三哥闯入了他的生活,他才陡然一变,成了响当当的军中上将—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作者陈华

这哥儿们是个来自边塞的猛人,身高八尺,力大无穷,典型的肌肉男一枚,与刘秀手下那些出身太学、允文允武的文化人颇为不同。他早先一直在渔阳郡打工,当过营尉,干过护军,是个尽职尽责的好员工。不过一直没有崭露头角的机会,直到刘三哥闯入了他的生活,他才陡然一变,成了响当当的军中上将——虎牙将军,看着就很猛。事实也证明,那些被他咬上的敌人,不死也要掉块肉。他打得最起劲的就是那个想和刘秀争正统的刘永,这家伙被打得想哭都没地方。不过,猛将哥的智商不怎么在线,在与生性奸诈的董宪的较量中就落了下乘。之后,他又参与了平定陇西隗氏的战争,经年血战,颇著勋劳。他就是虎牙大将军、安平侯盖延。

刘秀的二十八将都不是盖的,也就是说不是虚假的,偏偏有一个身高力大的哥儿们是盖的,因为他就姓盖。盖姓是个人数不多的小姓,却属于多音、多源的古姓,至少有三个音都是姓,gě、guō、gài,复杂不复杂,奇怪不奇怪?不过在这三个音中,读作gě音应是源头,据说春秋时的齐国公族大夫王欢受封于盖(gě)邑(在今山东沂水西北),其后世子孙便以邑为姓,称姜姓盖(gě)氏。后人因受方音影响,将gě读作guō,即这两支盖姓同源。至于姓gài,则是由少数民族盖楼氏改姓而来。如此看来,本文主角应该是原汁原味的盖(gě)姓传人。也就是说,如果从读音上论,这哥儿们也不是盖(gài)的,至少不是盖楼的,人家正经是盖(gě)的。

刘秀手下第一猛将(刘秀手下第一猛将岑彭)

刘秀手下第一猛将(刘秀手下第一猛将岑彭)

终于绕出来了!这哥儿们在二十八宿中是虚日鼠,虚宿象征新的一天开始,往往给人以美好的希望,故此很吉利。想想这哥儿们虽然勇多于智,照样建立殊勋,位列上将,爵封通侯,也算是挺吉利的。再者,虚宿有肃杀之意,这哥儿们拉得硬弓,使得巨斧,打起仗来如杀神附体,肃杀之意还不够浓烈吗?

这哥儿们就是东汉虎牙大将军、安平侯盖延。

盖延字巨卿,字号比大名还霸气,没有以字行世,盖大个子不免有点冤。盖延,生年不详,渔阳要阳(今北京平谷)人,妥妥儿的是北京原住民。盖延也不知吃了什么增高药,生得身高八尺,力大如牛。而且,还挽得三百斤的硬弓,典型的猛将坯子,平时总爱舞把大斧头,瞅哪儿不顺眼就砍哪儿,在好战的燕地颇负勇名,很快被郡里招入公务员队伍。由于受了体制的约束,盖延很快变成了一个尽职尽责的小吏。

盖延起先当过州里的从事,也不知是文学从事,还是武猛从事?后来彭宠就任渔阳太守,看着那么大一个壮汉,整天抱着一堆公文在帐下伺候,跟个绣花的小媳妇似的,生怕埋没了他的杀材,索性让他文转军,先当了一段时间的营尉,后又晋升为护军。盖延凭着自己的认真与勇武,很快在渔阳军中小有名气,和马贩子吴汉混得烂熟。

公元23年,听说好友吴汉押宝刘秀,盖延相信吴汉的眼光一准错不了,对刘秀也是倾慕不已。在吴汉说服彭宠倒向刘秀后,盖延也跟着吴汉一路南下投靠明主。途中,盖延挥动大斧一路砍砍砍杀杀杀,让那些投靠邯郸王郎的家伙丢了一地脑袋。

盖延等人在广阿(今河北隆尧)追上心中的明主刘秀。对盖延这个比巨无霸个头小不了多少的壮汉,刘秀一看就喜欢,立刻拜其为偏将军,晋为建功侯。盖延心道,刘三哥果然厚道,一见面就让自己实现了多少代人梦寐以求的马上封侯之愿,这样大方的主子值得拥有!从此,盖延与刘秀君臣际遇,不离不弃。

公元25年六月,在跟着刘秀荡平河北诸路农民军以后,盖延与河北众将一起拥戴刘三哥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刘秀论功行赏,封盖延为虎牙将军。这个将军名号听着就拉风,再配上那把饮血无数的宣花大斧,此时的盖延霸气侧露,谁敢不服就咬谁!

第二年,已改封安平侯的盖延,受刘秀所派,扛着心爱的杀人利斧,南下进击敖仓(在今河南荥阳)。这里曾是楚汉战争相持的焦点所在,今天又成为刘秀、刘永争夺正统的起点。

盖延果然不负所望,大斧一挥,汉军长驱而入,很快将敖仓收入囊中,漂亮地打出了一记开门红。意犹未尽的盖延又引军杀向酸枣(今河南延津)与封丘,结果三战三捷,将这三处要地都插上了刘秀的大旗。

稍事休整后,盖延又督率马武、刘隆、马成和王霸等将,继续前进,迅速将一场边境纠纷升格为全面战争。从前百事亨通的东方之主刘永这回不灵了,他的军队连战连败,又丢了襄邑(今河南睢县)和麻乡(今安徽砀山),最终刘大皇帝被围在了他祖上梁王刘武始封的睢阳(在今河南商丘南)。同是姓刘,这做人的差距肿么就这么大呢?

睢阳是座坚城,当年的刘武就曾凭着此城死抗七国数十万乱兵,后世的张巡也曾凭着此城为大唐守住江南财赋之地。今天,盖延的大斧子也轻易砍不开睢阳。不过,盖延打不动睢阳,可以困死睢阳啊,毕竟攻城总比守城办法多。

数月之后,睢阳城外的庄稼一片金黄。盖延立即指挥手下士兵军转农,化剑为镰,愉快地完成了抢收任务。城中士卒本来还指望赶走盖延收获庄稼,然后美美地饱餐一顿,这下所有的希望都泡汤了,本就瘪瘪的肚子饿得那叫一个响。俗话说“皇帝不差饿兵”,此情此景之下,还能指望手下人对刘永的敬仰如滔滔江水吗?

盖延顿兵坚城之下,时刻等待的就是这个大好时机。看到城中军无斗志,他当夜晚间就带队攀着绳梯攻入城中。还在皇宫中为明天的窝头在哪里烦恼的刘永瞬间惧了,带头率兵从东门逃出。盖延在后猛追,将刘永的饿兵杀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刘永丢下大队,使出吃奶的劲,好不容易逃到曹操的故乡谯城(今安徽亳州)。

盖延是那种得理不饶人的主儿,听说刘三哥的头号通缉犯刘永(刘永比白丁出身的刘秀离皇家正统更近,而且虎踞东方,早晚都是刘秀的心腹大患)逃到谯城,立刻挥军疾进。一路上再次劈开一座座坚城。在薛县(在今山东藤州南),盖延杀死了刘永封的鲁郡太守,逼得彭城(今江苏徐州)、扶阳(在今安徽萧县西南)、杼秋(在今安徽萧县黄口镇)、萧县等地望风迎降。接着又攻破刘永占据的沛郡,同样斩杀沛郡太守。

听到这些地名,读者大大应该知道,这里可是刘邦刘老三“威加海内兮回故乡”的枌榆社所在地,也就是刘邦的故里。同样是刘老三的刘秀,终于可以嚣张地昭告天下“我刘老三又回来了!”刘永居然敢占据老祖宗的故乡,这对刘秀来说,绝对是政治不正确。盖延收回了老祖宗的故里,绝对是奇功一件。

见盖延打得如此有声有色,刘永的部下急了,苏茂、佼强和周建等人合兵一处,前来攻击盖延。盖延连他们的主子都不怕,还能怕几个手下吗?尤其是苏茂这个人,与延岑一样,也算是小强一类的常败将军,有啥可惧的?

盖延和其他汉将一起勒兵与苏茂等人战于沛西。盖延大斧虎虎生风,激起汉军的无边战意,苏茂等人实在Hold不住,只得落荒而逃。部下见主将撂挑子了,也跟着败退,哪知前方大河横亘,无处可逃。情急之下,败军争相赴水。汉军追至,向着水面一阵攒射,结果,败军溺死者无数。刘永听说救兵败得那就一个干净,再也不敢在谯城观风景了,立刻弃城直奔湖陵(在今山东鱼台东南),苏小强则逃到了广乐(在今河南虞城西北)。两汉相争,胜负已判。

此后,盖延分军扫荡各地,先后荡平了沛、楚、临淮诸郡国,将老祖宗的生养之地全部收入囊中。

盖延虽出身边鄙武夫,但一点也不粗鲁,他深知在这片遍地都是刘姓子孙的地方丝毫造次不得。他亲自主持重修了高祖庙,并设立专为高祖庙服务的啬夫、祝宰、乐师,恢复了对高祖刘邦的庙祀。在这方面,刘永这个高祖的正经子孙做得都不到位,偏偏让盖延这个外人做成了,刘秀闻报后欣慰非常,立即下旨表彰。

盖延忙着搞收买人心的政治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刘永却又秘密联络睢阳城中的故旧,准备当一回东汉版的胡汉三,毕竟刘永一系在睢阳扎根多年,树大根深,看不清形势的脑残粉还是有不少的。公元27年,睢阳城在刘永死党的煽惑下,再次举起反旗。这些家伙还郑重其事地迎回正巡幸湖陵的刘永,准备将对抗进行到底。

盖延闻讯,立刻结束了政治秀,再率诸将旧地重游。这次盖延几乎复制了上次的破睢战术。先是将睢阳围上百日,然后组织部下抢收麦子,逼得刘永的部下在肚子与脑袋间二选一。最终,去年的粮食缺口都没补齐的刘永实在受不了饿肚子的痛苦,只能再次弃臣民而走。

早就恭候多时的盖延照例发兵追赶,将刘永好不容易攒起来的一点辎重抢了个精光。一个又穷又衰的皇帝还有个毛忠诚度,很快,刘永被部将杀死的消息传来,仍留在睢阳饿肚子的刘永之弟刘防立刻举城投降。

对刘秀正统地位具有较强冲击力的刘永政权就这样在盖延的三板斧下灰飞烟灭了。此战,盖延为刘秀政权的“安平”立下了汗马功劳。

刘永虽然悲催地谢幕了,但其部下散居各地,仍然顽强地生长着。盖延本着除恶务尽的精神,继续向刘永的残部发起攻击。

盖延的打击目标主要是苏茂和周建这两个刘永大将。上次败过一回的苏、周二将再遇盖延,完全没有心理负担,继续一败再败。盖延接着又杀向了企图来救主子的刘永附庸董宪,双方在张良曾经的封地留县(在今江苏沛县东南)一场混战,东海王董宪不是对手,也只好学着苏茂一路败退。

盖延和平狄将军庞萌一起乘胜追击,第三次击败了苏茂、周建二将,逼得二人无路可逃,只得去东海找难兄难弟董宪入伙。

看到汉军如此能打,董宪的部下也开始不安份起来。一个叫贲休的家伙就打算举兰陵城降汉。眼见得自己后院着火,作为一方之主的董宪如何受得了,立刻率军从郯城出发,包围了兰陵。贲休忙派人去向驻军楚地的盖延求救。

盖延的军队连年征战,实在有些乏了,再加上身在东海的董宪暂时还不是自己的菜,所以部下们觉得盖延不会出兵。哪知道盖延觉得人家贲休心向大汉,如果此时不施援手,万一让董宪灭了,有点儿说不过去,就上表刘秀请战。不想,盖延助人为乐的活雷锋行为却为他惹来了无穷麻烦。

大义在手的刘秀同意盖延的请求,命他出兵救贲。可是,也不知宣旨官是不是疏忽了,他径直进入盖延大营宣布皇命,完全不理在盖延隔壁驻军的庞萌。这下,庞萌不免犯起了嘀咕。

说起来这个庞萌也是个人物,他出自与刘秀兄弟关系较好的绿林军下江兵,在刘玄称帝后,他因功受封冀州牧,隶属于尚书谢恭。他不像谢恭那样总是防贼似地盯着刘秀,相反还时不时地给刘秀暗送秋波,因此,在谢恭死后,庞萌就顺利跳槽到刘秀麾下当了侍中。

刘秀对谦逊和顺的庞侍中非常看好,觉得他虽然出身绿林,却不沾一点绿林习气,是个值得信任的人。刘秀曾当着群臣的面点赞庞萌“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俨然将其视为社稷之臣。如今,刘秀任命庞萌担任平狄将军,与盖延一起出击董宪,却只给盖延下诏,不给庞萌发旨,这下庞萌的内心能不起波澜吗?他毕竟曾是刘玄派出监控刘秀的大臣,心头的“原罪”一直未能消解,如今皇帝对自己区别对待,难道不说明问题吗?越想路越窄的庞萌终于把自己想蒙了,干脆反他娘的,免得被刘三哥秋后算账。

当然,庞萌的反叛还需要时间酝酿,一时半会儿还对盖延构不成威胁。盖延看着刘秀的圣旨上明明写着让其直接进攻郯城,这样兰陵之围可不战而解。这是一招典型的围魏救赵,远在洛阳的刘秀能够烛照万里,可见马上皇帝的军事禀赋确实过人。

可惜,皇帝的决策再英明,临阵的军事指挥也未必能贯彻到位,特别是盖延这个猛人,喜欢直来直去,大斧见红,对于如此奇谋妙计,着实玩不转。他生怕贲休等不到自己的救援,就径直率军前往兰陵救人。

久混江湖的董宪见盖延所率之军不多,立刻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先是虚晃一枪,假装不敌盖延诈败而走,盖延挥军上前,杀散那些来不及逃走的董宪士卒,催马入城。董宪则发出江湖告急的鸡毛信,将自己的徒子徒孙全部召集在一起,连夜将兰陵围了个水泄不通。

正在和贲休拼酒的盖延这才发现自己被董宪耍了。他围惯了别人,可不想坐困愁城,立刻趁敌人围城未固之际,挥动大斧向城外杀去。董宪的士卒虽然拼命阻拦,但汉军皆是百战精锐,又有盖延这把杀人无数的大斧开道,岂能遂了董宪的意?

好不容易杀出重围的盖延终于想起了皇帝的旨意,准备率军前去攻打郯城。刘秀知道后下旨责备道:“要是原先你去打郯城,倒是可以做到攻其不备。如今,你吃了败仗,敌军阴谋得逞,可以从容布置,郯城就不好打了,兰陵之围也更难解了!”刘大仙算得果然不错。盖延收拢溃军,好不容易到了郯城,发现敌人早已森严壁垒,任凭盖延的马急斧沉,却也无可奈何!

那边厢的董宪没了后顾之忧,全力攻打兰陵,贲休本就被盖延的来而复去搞得士气低落,如何能是老主公的对手,最终城破被杀,再没机会和盖延把酒言欢了。

打不下郯城的盖延听说兰陵陷落,真的恼了,就在彭城、郯、邳等城之间,来回奔袭,抽冷子打闷棍,虽然小有斩获,却也拿董宪没办法。刘秀担心盖延有失,几次下旨训示,让他小心为上。急于报仇的盖延败而不馁,虽然勇气可嘉,但终究不能打开局面,全没了对付刘永时大开大阖的风采。

就在盖延报仇无门的尴尬之际,那个思想斗争了很久的庞萌终于反了,他攻杀刘秀任命的楚郡太守,引着董宪的军队找到了盖延的行踪,然后就是群殴盖延。完全没有搞清状况的盖延登时傻了,自家皇帝逢人就夸的社稷之臣庞萌怎么会突然和敌人一起出现在自己的身后呢,这仗可怎么打?万般无奈之下,一向剽悍的盖延也只能抢渡泗水逃走,可把这个北方佬折腾坏了。由于担心敌人追上来,他挥动大斧,将舟楫砍成碎块,又将浮桥拦腰斩断,这才挡住了追兵,逃得了性命。

盖延上书请罪。这次刘秀并没有申斥盖延,只是命他召集旧部,休整待命。原来,此时的刘秀正在气头上,不过,他不是生盖延的气,而是生自己的气。庞萌的背叛让他有一种啪啪打脸的感觉,自己无比看好的庞侍中就是这样当社稷之臣的吗?难道自己的明君形象秀得还不够丰满吗?自己连杀兄之仇的敌人都饶恕了,为什么还是不能取信于外表和顺的庞萌,这叫自己以后还怎么夸人?是可忍孰不可忍,堂堂帝王的面子可是无比金贵的,说什么也要找回来。

于是,刘秀决定御驾亲征。他命令大司马吴汉召集多路汉军一起会师任城,加上盖延一起找董宪、庞萌讨说法。他还特意带上下江兵的元老王常,希望他现身说法,能够在战场上好好教育一下庞萌。有了三哥的愤然出击,董宪、庞萌如荧火之光,怎么能与皓月争辉?盖延终于又可以快乐地挥动大斧,砍下那些可恶敌人的首级了。

刘秀带着盖延等将先是在桃乡(在今山东汶上东北)击破庞萌,然而又进军昌虑(在今山东滕州东南)打败董宪。后来,吴汉领兵继续追击,上穷碧落下黄泉,最终将董、庞二人的首级送入洛阳。也不知盖延看到后会做何感想?

盖延在与董宪的较量中落了下乘,损兵折将,刘秀虽然很生气,但想想事出有因,也没有过于计较,反说他遭遇庞萌突袭,有“不可动之节”,值得褒扬。或许这也是刘三哥的帝王心术,毕竟庞萌的事对他的皇威影响不小,如今树立一个正面典型,有助于转移人们的视线。所以盖延并没有因为伐董之败受到重处。

在基本荡平东方之后,刘秀统一中国的注意力全部转向了西方。公元30年春,盖延受命屯兵长安,以备隗嚣。四月,刘秀派盖延与耿弇等七将自陇道伐蜀。隗嚣担心刘秀和他玩假途伐虢的把戏,遂发兵拒汉,刘秀与陇西的战争一触即发。由于陇道艰难,盖延等将劳而无功。

公元32年春,吸取此前伐陇的教训,刘秀再度召集重兵,进讨陇西。眼见汉军大兵压境,隗嚣决心负隅顽抗,他逃往西城去装乌龟。刘秀一面派遣吴汉、岑彭进围西城,一面命盖延与耿弇围攻上邽(在今甘肃天水西南)。这次本可毕其功于一役,奈何公孙述发来了援兵,而且汉军补给困难、粮食将尽,再加上配属的郡国兵帮了倒忙,最后只得全军退走,陇西数郡再度被隗嚣夺回。

不过,刘秀并没有气馁,而是在第二年,乘隗嚣病逝,部将立其少子隗纯为主之际,再遣盖延等将攻取街泉、略阳、清水等地,给了陇西小主一下狠狠的下马威。见到中原皇帝对陇西如此执着,陇西内部各派势力迅速分化瓦解,形势越发对汉有利。

公元34年八月,耿弇、寇恂攻破了高平第一城。两个月后,来歙、盖延攻破落门聚(今甘肃武山),隗纯率众投降。至此,历时四年苦战,汉军终于平定了陇西。当年冬天,此前站队隗嚣的先零诸羌企图乘汉军立足未稳之际侵扰陇西,来歙与盖延将帅一心,共同进击,一战就斩杀羌人数千人,给了这些桀骜不驯的家伙一次印象深刻的教训。此后,二人又开仓赈饥,让苦战经年的陇西百姓终于过上了一个平安无战的祥和之年。

公元35年,来歙与盖延再接再厉,在河池(今甘肃徽县)、下辨(在今甘肃成县西北)等地进攻投降公孙述的隗氏旧部王元等人,先后攻破城池,大有一鼓而进蜀中之势。蜀人非常害怕,于是派刺客刺杀了来歙。

来歙的母亲是刘秀的姑祖,按辈份说,刘秀得管来歙叫表叔。不过来歙能够成功,可不是只靠着和刘秀沾亲得到的。来歙从小就与刘秀很熟,还一起到长安求学。来歙曾在更始帝手下当过小吏,说服自己的妹夫、汉中王刘嘉一起投降刘秀。说起刘嘉,也不是外人,他是刘秀的族兄,从小由刘秀的叔叔刘良养大,与刘秀兄弟关系较好,不过当上汉中王后不免有了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幸好让大舅子来歙给说破了,才没有走上歧途。

刘秀深知来歙之才,见来歙劝刘嘉归汉,立即脱下身上衣服给表叔披上。来歙在刘秀平定陇右的战争中居功至伟,当刘秀听说来歙遇刺立刻泪流满面,此后还身穿孝服亲临吊丧,皇帝给臣子戴孝,这是莫大的荣誉。此后,他下令将汝南郡当乡县更名征羌国,以彰显其功。

来歙在遇刺后并没有慌乱,他命人严守军寨,同时紧急召见盖延。当盖延见到重伤的来歙后,不禁大骇,随即伏地痛哭,不能仰视。见到人高马大的盖延这个样子,来歙急了,他斥责道:“你怎么能这样呢?我被刺客所伤,恐怕不能继续报国了,所以才叫你来托付后事,你怎么能学小儿女啼哭呢?刺客的刀虽仍在我身,我就不能用它再杀了你吗?”盖延见过狠的,没见过这么狠的,都伤成这样了,还如此果厉,他真是服了,这个文士打扮的主将愣是要得!

想到这儿,盖延忙止住悲声,仔细听来歙安排后事。来歙叮嘱完盖延,又给皇帝表侄写遗表:“臣深夜被刺,不敢痛惜自己,只是后悔没有尽到职责,让朝廷蒙羞。治理国家当以用贤为本,太中大夫段襄正直刚强,可以重用,望陛下明察。臣之兄弟不贤,不足以当大事,望陛下能够时常教诲!”写完,他丢下笔,拔出刀来,气绝而亡。

盖延见状,赶忙深施一礼,然后转过身去猛地擦干眼泪,这才大声按照来歙的临终嘱咐,有条不紊地安排军中诸务。

不久,盖延身体抱恙,不得不率军回撤。刘秀下旨任命其为左冯翊,一面养病,一面借着虎牙将军的余威继续盯着西北边防。到了公元37年,刘秀再次为功臣们加薪,盖延的封邑增至万户。两年后,盖延病逝于左冯翊任上,一代猛将就此谢幕。

盖延在盖氏宗族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与唐朝的盖文达(贞观初年的瀛洲十八学士之一,曾任贞观朝谏议大夫)分别是文武两方面成就最高的代表人物,在盖姓宗祠通用联中,就有这样一副:威重虎牙,肖玉容于云阁;文蜚风采,列金马于瀛洲,说得就是这一武一文的两盖(gě),确实不是盖(gài)的。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上一篇: 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组织的主要特征)
下一篇: 苦热行萧纲(萧纲最著名的诗)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