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酌怡情,大酒伤身”,这是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所以,在很多人的眼中,每天少喝点酒,对身体非但无害,还有益。在我们的身边也总有些老人,都已经七八十岁了,每天还是离不开酒。还有些人,明明已经得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医生也一再要求戒酒,可就是戒不掉,他们的理由就是:少喝点酒,问题不大。
研究一:涉及1173万多名人群,通过长期的跟踪调查,从最初全部未患癌,到最后有2.7%的人患上消化道肿瘤(包括胃癌、肝癌、胰腺癌等)。对比发现,在每周饮酒总量相近的情况下,饮酒次数越多,患癌风险越大,而平均到每次的饮酒量越多,频率越低,患癌的风险反而更低一些。
小酌怡情(小酌怡情下一句是什么意思)
研究最终的结论是:与每次的饮酒量相比,频繁饮酒是诱发消化道癌症的一个更重要的风险因素。也就是说,哪怕只是少喝点酒,每天都喝,也会增加消化道癌症的发生风险。相比之下,每次的饮酒量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所以说,长期喝酒比偶尔醉酒,对消化道的伤害更大。
研究二:涉及978万人群,经过8年的跟踪调查,从最初全部未患房颤,到最后部分人群得了房颤。结果发现,在诱发房颤的因素中,每周饮酒的次数为最大的风险。与偶尔醉酒的人群相比,那些每天喝酒的人群,发生房颤的风险明显增加,其中每周喝酒次数少于1次的人群,发生房颤的风险最低。
研究最终的结论是:喝酒与房颤的发生息息相关,喝酒越频繁,风险越大,即使每天少喝,长期喝下去,也会大大增加房颤的发生风险。这可能是因为喝酒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加快心率,升高血压,长此以往就会诱发房颤。
所以说,长期喝酒比偶尔醉酒,对心脏的伤害更大。
两项研究,两个结论,总结下来其实是一样的,那就是:每天喝点小酒,同样伤身体。即便真的能做到“小酌”,但长期喝下去的结果就是,伤害越积越严重。
就拿喝酒对消化道癌症的诱发机理来说,癌症的发生本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可能都听过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说法。本来两者在体内是平衡的,相互调节,抑制细胞癌变,而一旦失衡,癌症也就发生了。所以说,任何可致原癌基因压过抑癌基因的因素,都能成为诱发癌症的“元凶”。
喝酒诱发癌症的主要原因在于,酒精摄入人体,经代谢后产生的乙醛,会损伤细胞DNA,进而诱发基因突变,增加细胞癌变的风险。可能喝一次酒,突变的几率不大,可如果长期喝下去,一次不突变,两次、三次、四次……次数越多,突变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如果天天喝酒,有一天突然得了癌症,也不足为奇。
这就是伤害累积的结果。癌症如此,房颤亦是如此。
所以说,千万别再以“小酌怡情”当做拒绝戒酒的理由。小酌或许可以怡情,但确实也会伤身体。每天坚持喝点小酒,或许在短时间内看似无害,但是酒精对人体带来的伤害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一时无害,不代表一直无害。当这种伤害超出身体的承受能力之后,疾病也就发生了。
而且,喝酒伤害的不只有肝脏,还有胃、胰腺、肠道等消化器官,是诱发消化道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另外喝酒还会伤害心脏、血管,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总之,就像《柳叶刀》研究所说:最安全的饮酒量是滴酒不沾!想要健康,趁早戒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