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写到了盛唐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的边塞诗,今天,我们依次来读另外两位杰出边塞诗人岑参、李颀的诗。
我们说诗歌的巅峰时代,在唐朝,而唐诗又分为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边塞古诗(边塞古诗20首)
初唐为618年到712年这个时期,有著名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从公元712年到762年称为盛唐,这时期是诗歌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期。此时的诗歌题材很丰富,风格各异,有歌颂自然的,有写边塞的,也有人发出失意的叹息。众多的诗人在浪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作,共同营造出震撼后世的“盛唐气象”。
中唐(762年--827年)共六十四年,是为中唐,一般以代宗元年至文宗二年太和年间为中唐。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贯穿整个中唐。
公元827年到859年的晚唐时期,是诗人李商隐和杜牧活跃的时代。
边塞诗的鼎盛时期,也是在盛唐时期,王昌龄、高适、岑参、李颀等人,有幸生在了这个年代。可以说,是这样一个繁荣的时代,成就了他们;而才华卓越的他们,又点缀了这个繁荣的时代。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征时期。此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清的赏识,他的大多数边塞诗也成于此期间。
它是一首写雪的诗,同时它也是一首送别诗,白雪贯穿全诗,层层递进,随着整个送别的行程,化景为情,浑然雄壮,充满奇思异想,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开篇前八句就写了胡天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风雪,凌厉的风雪,在作者眼里,是春风吹开的梨花,即使寒冷得连“狐裘”都不暖,将军“角弓”都拉不开也丝毫不抱怨这天气的恶劣。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写了漫天雪景里,设宴奏乐饯别的盛况。试想一下,周遭是皑皑白雪,而帐中却歌舞不断,大碗喝酒,为即将归京的将军送行。场面是壮阔的,离别的愁绪,瞬间变无。
最后六句写暮色中送别友人踏上归途。暮色中迎雪步出帐幕,空中旗帜岿然不动,轮台送君归去,山回路转,君已不见,唯留马蹄印痕。
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岑参的诗的特点是意奇语奇,尤其是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奇而婉,着重写边塞绮丽瑰异的风光,给人以清新别样之感;这首诗则是奇而壮,天气的寒冷、人物的豪迈,都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
雪海边,黄沙漫天,轮台风吼,飞沙走石。匈奴虎视眈眈,挑起战争,将军率兵保家卫国。一路行军,也不脱盔甲,兵戈相撞,风如刀割。马身上的热气,旋即成冰,帐中的砚台也能凝固。敌人定然闻之胆怯,不敢兵戎相见,军师只等献俘报捷。
雪地行军的艰辛,在作者笔下,并不是艰辛,反而是一种正能量。此等恶劣天气,方显男人本色,方能鼓舞士气,震慑敌人!
这首诗在格律上,也打破了古典诗歌一偶句为特点的基本形式,代之为奇句,成为三句一解,音韵铿锵,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跳跃性,使得诗歌的节奏更加明快有力,把战斗气氛也烘托得更加浓烈。
小结:同样有着军旅经历的岑参,身临其境为我们留下了豪气干云的边塞诗。他的诗,与其说是诗,还不如说是康概的践行词!
四、李颀,边塞里悲戚的感慨
【李颀(690年~751年),汉族,郡望赵郡(今河北省赵县),河南颍阳(今河南省登封市)一带人,唐代诗人。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曾任新乡县尉,后辞官归隐于颍阳之东川别业。】
古意
【唐】李颀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
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
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
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
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能歌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李颀擅长七言歌行,这首“古意”,意思就是拟古诗,是六朝以来常见的诗题。
开篇勾勒出了一群铮铮男儿愿意为国献身的英雄形象。男儿立志要去从军戍边,从小就游历幽燕。个个爱在疆场驰骋,七尺身躯献给国家有何不可?厮杀时顽敌不敢上前,胡须象猬毛直竖满面。
这是出征男儿该有的勇猛之状,让人敬佩,那么他们远在边关,就一点也不思念家人吗?
边关是“黄云”,家乡是“白云”,未报国恩,不敢思归!辽东的小妇,吹起了《出塞曲》,三军将士,洒泪如雨。
铮铮铁骨,也有柔情,他们也是思念家人的,也渴望和平,希望“英雄无用武之地”,只不过是为了大家的安宁,牺牲了小家的团聚!诗人用短短几句,刻画出了一群将士有血有肉的形象,气势雄劲,基调慷慨激昂。
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这首诗的风格与前一首有不同。“从军行”是乐府古题,此诗借汉皇开边,讽玄宗用兵,实写当代之事。由于怕触犯忌讳,所以题目加上一个“古”字。它对当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不顾将士死活的行径,给予抨击,加以讽刺,悲多于壮。
白日留意烽火,黄昏河边喂马,风沙里闻刁斗之声,幽怨之乐。扎营在荒无人烟的沙漠,只能看见漫天的雨雪。夜里是胡雁的哀鸣,胡人也是泪流满面。听闻玉门被阻拦,舍命跟随将军战场。年年征战不知有多少白骨埋在荒外,空将葡萄种入皇宫。
全篇一句紧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紧,直到最后一句,才画龙点睛,着落主题,让我们知道,它是在讽刺,是在厌恶战争。在韵律上,四句一韵,平仄相间,且多用叠字与对偶句式,读来声情摇曳。
小结:李颀的边塞诗,开阔的视野里,透着慷慨与悲凉,透着悲天悯人的情怀。
盛唐的边塞诗,是粗犷的,是豪爽的,是慷慨的,也注定会带着几分悲壮。男儿的血性,保家卫国的责任,战争带来的残酷,还有风急天高的环境,成就了独一无二的边塞诗。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历史意义,值得我们去读一读!
一首诗,便是一个故事!如果喜欢,请记得收藏,同时,别忘了给作者点个鼓励的小心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