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600字范文
第1页共19页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600字(精选)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1000字作文
2022感动中国观后感500字范文选登
二:[202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
[导读]:一年光阴中,什么样的善行如阳光温暖人心什么人的名字让全中
国真情动容一起来看下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在雪融花开的声
音中凝听“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为真与情的故事落泪,向刚与伟的面孔
致敬!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颁奖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
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
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事迹: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隐姓埋名30年,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
却成为了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
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
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
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
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
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
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
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
奖,另外一次是2022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
一获得者。
“移民第一责任人”赵久富
颁奖词:
第2页共19页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领乡亲们启程,
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
井离乡,我们的老支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事迹:湖北黄湖移民新村党支部书记赵久富,带领村民重找致富路。
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湖北省有18.2万移民离别故土,赵久富是中线一
期工程40多万移民的杰出代表。50年前,为修建丹江口水库,7岁的赵久富随
父母搬迁到了郧县安阳镇余嘴村。2022年,该省试点移民开始,在余嘴村当了
26年村支书的赵久富主动选择外迁,积极配合库区、安置区工作。于2022年4
月,与61户村民一道,由十堰市郧县迁往黄冈市团风县。
赵久富是移民搬迁的带头人。2022年,南水北调移民工作正式开始,湖北
十堰市郧县余嘴村被定为首批搬迁的移民试点村。家园难舍,故土难离,乡亲
们户看户、村看村、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谁也不愿意主动搬迁。村支书
赵久富是党员,又是村干部,还是一名退伍军人,尽管他的家没有被划进移民
版图,但他必须带好这个头。他说服自己的爱人:说话办事乡亲们都看着咱,
为了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我不能拖后腿。
2022年4月30日,搬迁的这天,赵久富含泪告别80岁高堂,带领61户村
民前往600公里外的黄冈。赵久富本打算把新家安顿好之后就接父母过来一起
住,然而这却成了他一生的遗憾。2022年,老父亲突发疾病,当赵久富从黄冈
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
搬迁后,赵久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乡亲们积极进取,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经历了从不适应,到逐渐融入当地;从依赖依靠政府,到主动参与、
主动建设的巨大转变,移民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浓,建设新家的热情越来越高,
涌现了一大批带头致富、带头创业的先进典型。由于工作出色、贡献突出,赵
久富被任命为黄湖新区党总支书记,也是该省7.7万外迁移民中唯一的省人大
代表。
感动中国组委员会评价赵久富:量与江海宽。赵久富在颁奖现场表示,自
己父母也曾经历过一次移民,我们是二次移民。南水北调40多万移民付出的太
多、太多。但看到这么大的工程,我们国家能做,很震撼。
好心人“炎黄”张纪清
第3页共 19 页
颁奖词: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
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
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
事迹:江苏江阴市民张纪清,27 年署名“炎黄”捐款,建敬老院、希望小
学。
在感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个代表城市良心的符号,一是2022 年度青
岛的微尘,二是这一届的炎黄。
1987 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
“炎黄”,1000 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此后27 年间,贫
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
“炎黄”到底是谁呢当人们在大街上举着“寻找\\炎黄\\”的牌子,当
“炎黄”渐渐成为江阴的慈善符号,当代表爱心的“炎黄陈列馆”落成,“炎
黄”本人却千呼万唤不出来。
2022 年11 月,有位叫张纪清的老人在邮局汇款时突然晕倒。散落的汇款单
暴露了他的秘密。人们发现,他就是江阴人寻找了27 年的“炎黄”!
今年74 岁的张纪清出身清苦,曾是改革开放后镇上的首个万元户。这些年,
为了多做善事,他的房子越换越小,从3 间变成2 间,又从2 间变成1 间。
一不小心暴露了身份,他还有点苦恼,唉!没有隐藏好。当别人为他的善举
点赞时,他摇摇头:这都是小事,能帮就帮一把吧。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颁奖词:
他们走过半个地球,最后在小山村驻足,他们要开一扇窗,让孩子发现新
的世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夕阳最美,晚照情浓。信念比生命还重要的一
代,请接受我们的敬礼。
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他曾是一名外交官,她曾是一名高级
教师,夫妻二人退休后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
10 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
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 年从贵
第 4 页 共 19 页
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
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
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
尖山苗寨。寨里有200 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卧
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
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朱敏
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
得上了风湿病。这里缺医少药,朱敏才干脆硬扛着。为省下钱购买教学器材和
孩子的学习用品,那条大窟窿连着小窟窿的秋裤,他们都不舍得扔,缝缝补补
接着穿。
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 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
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 多万元,为孩子们建了电
脑教室和学生食堂。偏远的山寨因为他们的出现而看到了希望,他们也因为孩
子们的面貌一新而感到莫大满足,整个寨子都飘着他们朗读的读书声,那声音
太美了。
2022 年9 月,在支教的第9 年,扎根贵州山区的朱敏才第一次回到北京,
他和孙丽娜一起,接受最美乡村教师的颁奖。谈起未来的打算,年逾古稀的他
表示只要还能动,就在那里教下去。但让孙丽娜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一个月之
后,丈夫就因突发脑溢血被送进了遵义县人民医院。突然见不到朝夕相处的朱
老师了,孩子们总是问:朱老师什么时候回来呀朱老师您快点好起来吧!
穿一件充满生机的绿色上装,孙丽娜来到感动中国的舞台,含泪接过属于
他们夫妇俩的荣誉。她带来了丈夫的近况:他右半边还没有知觉,但神智开始
清醒,可以连着说两三个字了。回到孩子们中间,这是朱敏才最大的心愿。
当朱敏才、孙丽娜夫妇将大爱洒向山间的时候,江苏江阴的村镇和河南郑
州的陇海大院同样因为超越亲情的大爱而温暖如春。
做儿子的耳朵和向导、陶艳波
颁奖词:
第 5 页 共 19 页
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
心和命运争夺。十六年陪读,你是他的同桌,你作他的耳朵,让他听见这世界
的轻盈,也听见无声的爱。
事迹:48 岁的陶艳波,辞职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12 年苦读,
儿子如愿考上了大学。
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即使是出于天性的母爱,也会因为她的非凡坚韧及
创造的奇迹而深深震撼观众的心灵。继往年割肝救子的暴走妈妈陈玉蓉和为儿
女留下巨幅十字绣作为未来学费的癌症母亲姚厚芝之后,这回,陶艳波母子的
故事,再次成为全场的泪点。
儿子杨乃彬8 个月大的时候因病失聪,从此,这个黑龙江的三口之家,为
儿子的明天,走上了一条异常艰辛的路。
陶艳波本不敢眺望太遥远的未来。她先是去北京学习唇语,回来后不厌其
烦训练儿子。整整3 年,当那一句含混不清的妈妈从儿子嘴里说出时,陶艳波
和丈夫相拥而泣。儿子7 岁那年,她毅然辞掉工作,随儿子一起走进了小学校
园。她决心以自己的陪读,为儿子赢得与健全孩子同样的教育。从小学一年级
到大学四年级,整整16 年,陶艳波成了杨乃彬的同桌的你。
小学的课程相对容易,陶艳波面临的考验在于体力。课间,她得陪着孩子
们蹦蹦跳跳。上课时,为了不影响后面的孩子听讲,她坐在一张很矮的凳子上,
一堂课下来,累得腰酸背痛。乃彬看不清老师的口型,急得满头大汗。为了让
儿子跟上进度,陶艳波必须把上课的内容全部记下来,课后,放慢速度再给儿
子讲一遍。
乃彬小学六年级时,陶艳波和丈夫倾尽家财,为他做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初中三年,陶艳波既要学习越来越难的功课,还要给儿子进行声音训练。2022
年,乃彬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陶艳波笑了,班主任却抱着她哭了:
这3 年你太不容易了!
更不容易的是接下来的高中三年。复杂的方程和定律,让年过40 岁的陶艳
波学得异常吃力。如果我不懂,他就更不懂了。为了让儿子考上大学,陶艳波
成了全班最用功的学生,一下课就缠着老师问问题,有些题目一想就是一宿。
2022 年,失聪的杨乃彬终于走进了大学校门。别家的孩子19 岁考入大学,
第 6 页 共 19 页
我家的孩子也是19 岁考入大学。说起自己的儿子,陶艳波充满自豪。
如今,乃彬已经是个懂事的男子汉,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勤工俭学,
为同学提供快递服务。他那青春的脸庞,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当道路越走越宽,48 岁的陶艳波会在今后的日子里,给自己订立什么规划
么感动中国的采访环节,主持人敬一丹提醒陶艳波:比如旅游啊,美容啊。陶
艳波并不接茬,又把话题回到儿子身上:我的希望就是,他以后能够融入社会。
儿子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母子俩一起唱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听力受限
的乃斌无法找准音调,但这依然是最让人动容的演唱。在舞台上唱歌,这是乃
彬打小的心愿,也是妈妈帮他圆了又一个梦想。
母子俩能收获今天的成功和荣誉,离不开一个人——乃彬父亲的全力支持,
感动中国也把他请到了现场。既然生下他,就要对他一辈子负责。陶艳波和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