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是继匈奴、鲜卑、柔然之后的又一个北方游牧民族,主要活动时间在北周、隋唐之时。
如果简单来讲的话,鲜卑是匈奴的奴隶,柔然是鲜卑的奴隶,突厥是柔然的奴隶。匈奴走了,鲜卑成了主人,鲜卑内迁后,柔然成了主人,柔然被北魏削弱之后,突厥趁机灭了柔然,成了北方最大的游牧民族。
-01-起源
北方游牧民族(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关于突厥的起源,在《北史》中有三种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在《蒙古全史》中,蒙古人认为突厥是他们的始祖。
不管是哪种说法,总结起来的共同点在于:
第一,突厥是狼种。
第二,突厥姓阿史那氏。
第三,突厥有十姓,阿史那是其一。
第四,突厥先祖,曾被他族所灭。
第五,开始出山的人,是阿贤设。
第六,突厥人长于锻铁。
第七,纳都六设的“设”字,是突厥别部典兵者之称。
而突厥先世所居的山,据《北史》第一说,在西海之东,高昌国西北。
第二说是金山之阳。
第三说山名跋斯处折施山,和阿辅水、剑水相近,剑水在唐努乌梁海境内。《蒙古全史》中山名叫阿儿格乃衮。
吕思勉认为,突厥先世为他族所灭,指的就是北魏太武帝灭沮渠氏。这时候,突厥在平凉境内,于是,逃到了一座山里,这座山就是跋斯处折施山,在高昌国西北,金山之阳。
-02-突厥与中原王朝的交锋主要发生在北周和隋唐时期
突厥之强,起于土门,土门就是突厥可汗阿史那土门。
土门部众渐盛,开始和西魏通商。公元552年,土门攻柔然,大破之,柔然可汗阿那瓌自杀。土门于是自立为伊利可汗。
伊利可汗卒,子科罗继位,科罗卒,弟木杆可汗立。
西南破嚈哒、吐谷浑,西北服结骨,北服铁勒诸部,东北服宝带、靺鞨,东南服奚、契丹,此时,突厥的疆域,北起西伯利亚,东北至满洲,西接罗马,西南包括中央亚细亚,开北族未有之盛。
木杆可汗死后,弟佗钵可汗继位,这时北周北齐分争,彼此都怕突厥和敌人结好,于是都向突厥纳贡、和亲,以换取突厥的支持。
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皇后就是突厥公主阿史那氏,木杆可汗之女。
北周武帝皇后阿史那氏
北齐灭亡之后,突厥拥立了文宣帝的儿子范阳王高绍义,北周把宗女千金公主嫁给佗钵可汗,突厥才把绍义送还,北周当然是把北齐余孽流放了。
佗钵可汗死后,继位的是沙钵略可汗。
这时候,正是公元581年,北周被隋朝取代。
沙钵略可汗帮助北周营州刺史高宝宁为寇,原北周臣长孙晟替周人送千金公主于突厥,隋文帝杨坚用他的计策,离间了木杆可汗的儿子阿波可汗和主西方的达头可汗。
达头可汗是突厥分部的酋长,也称为可汗,其共主称大可汗。
公元583年,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突厥是突厥的嫡系部分。
阿波可汗和达头可汗联合起来攻打沙钵略可汗,并建立了西突厥。
沙钵略可汗向隋朝请和,千金公主改姓杨氏,封为大义公主。沙钵略死后,弟莫何可汗继位,擒阿波。莫何死后,沙钵略之弟都蓝可汗继位,大义公主煽动他犯边。隋文帝又用长孙晟的计策,蛊惑了都蓝的兄弟突利可汗,让他杀大义公主,把宗室女安义公主嫁给他。
都蓝大怒,发兵攻打突利可汗,突利可汗逃到隋朝的夏州,隋朝封他为启民可汗。安义公主已死,隋朝又将义成公主嫁给他。
都蓝死后,东突厥内乱,启民可汗靠着隋朝的帮助逐渐强大起来。
在西突厥另一方,阿波可汗被擒后,子泥利可汗继位,泥利死后,子泥撅可汗继位,发生内乱,他率众也投奔了隋朝。
而达头可汗则在公元603年被铁勒的思结、伏利具、浑、斛萨、阿拔、仆骨等10多部背叛,达头可汗西奔吐谷浑。
这就是北周至隋朝时对突厥的时战时和政策,更多的是和亲和分化离间,最终将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并让东突厥臣服隋朝,向隋朝称臣纳贡。
但是,就如同汉朝时候对匈奴一样,西汉只是征服了匈奴并没有灭亡匈奴。同样,隋朝对突厥只是征服,并没有消灭,真正将突厥消灭的是唐朝。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