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是千年古县,历史厚重,文化灿烂。郏县的很多姓氏历史久远,充满故事和传说,比如香港武侠小说家金庸(原名查良镛)的祖籍据传就是渣元乡查庄的;安良乡高楼村的高姓,祖籍辽宁,是金国皇族完颜氏的后裔,避祸郏县改姓而成;还有郏县城关的白姓,北街的赵姓等等都有厚重的历史和讲不完的传奇故事。今天,我讲一讲郏县的两支郭姓,他们已有650多年的历史,出过许多名人,给郏县留下了很多文化财富和历史遗迹。
郏县南街郭姓:祖坟在渣元杜庄,曾是大户人家,人一直不旺
郏县南街郭姓,祖籍山西,明初移民到河南登封小(东)金店,明末其中一支又从小(东)金店迁居郏县。迁郏后,遭遇李自成之乱,兄弟四丧其三,五世单传,险些绝户。至康乾年间,家族始才兴盛,出过两名举人,数名贡生,在南街立过两座牌坊,清同治版《郏县志》对南街郭姓的事迹和族人多有记载。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郏县文庙,其魁星楼上有乾隆二十四年《鼎建郏学文昌阁八卦楼记》碑刻一通,南街郭姓举人郭玮的捐资题名赫然在列。郭玮的侄子监生郭久醇,在郏县知县毛师沆率领下,组织乡绅带领数百名乡勇抗击捻军,在宝丰翟家集击溃匪首刘之协,守护了郏、宝二县的平安。
郏县魁星楼,郭玮曾参与捐资修建
郭景泰,郏县南街人,郭久醇的孙子,道光戊子科(公元1828年)举人,任洧川县(今尉氏县)教谕,截取知县,两次主修《郏县志》,为郏县留下了厚重的历史文化财富。后仕滑县,又参修《滑县志》,努力培养当地的读书人,教化一方士林,至今留有美名!不幸的是,郭景泰唯一的儿子早逝于滑县,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秋,郭景泰也病逝在滑县任所,一时士林靡不痛悼!
郭景泰题写的匾额,苏辙后裔许昌苏青龙先生提供
郭景泰科举资料,三门峡陈立先生提供
南街郭姓明末迁郏县以来,人丁一直不旺,门庭单薄,郭景泰中举后和城关大户白家有矛盾,立的举人旗杆总被白家偷偷拔掉。白家人多势众,无奈之下,1830年左右郭景泰回祖地登封请族人郭春兄弟来郏县帮忙,郭景泰晚年在渣元乡小河孙村给郭春置了20多亩地,让他在郏县定居了下来。至今小河孙村郭氏已历190余年,繁衍七代,民国时出过一个保长叫郭柱(官名:郭真朝)。
南街郭氏家族清末开始衰颓,逐渐由县城大户人家变成寻常百姓。解放后,位于渣元乡杜庄的南街郭氏祖坟也被当地农民霸占耕种,族人去世后,无地方可葬,曾无奈地埋在郏县城南城墙根儿下。近几年访谈考证显示,郏县一高退休教师郭贯中应是南街郭氏后人。郭贯中老师说,他们的祖坟在杜庄,家族一直以来人丁不旺。郭贯中,1954新乡师范学院(现河南师范大学)毕业,中学高级老师,当过县政协副主席,参与修编了1996年的《郏县志》,是郏县一高著名教师,桃李满天下。
郭景泰族人房契,郏县“薛店天猫家电”老板李经纶先生提供
据家谱记载,郭景泰是第九世,兄弟四人,分别是:郭景嵩、郭景泰、郭景清、郭景瑞,第十世家谱记载有郭省行、郭才行二人,后南街郭氏未再续谱,族人断续佚名。据传,郏县城关镇政府(即老县衙)对面,衙巷附近尚保存有举人郭景泰故居,而且还有郭姓住户,不知是不是郭景泰后世族人。对郏县文化,南街郭氏家族有兴趣的可以寻访考证下,也欢迎南街郭氏离散族人留言联系,共叙家史。
郏县安良岩郭:人丁兴旺,繁衍六个乡六个郭村,名人辈出
据《郏县地名志》载,明初郭姓从山西洪洞迁郏县,因居山岗,岩石甚多,故名岩郭。据传,清代郏县文坛巨擘郭毅就是岩郭人。郭毅,字道远,号迟园。才气高迈,工诗词,常与汝宝名士谈艺道古,著有《荣乐堂文集》、《迟园诗集》。最重要的是:岩郭是郏县好几个郭姓村庄的祖地。如白庙乡的大郭庄、小郭庄;冢头乡郭庄;堂街乡东郭庄;薛店乡郭坡;渣元乡郭庄均由岩郭开枝散叶而成。
白庙乡大郭庄、小郭庄:据《郭氏家乘》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郭姓从山西洪洞县迁至郏邑东北岩郭。正统元年(1436年)又从岩郭迁此建村,取名郭庄。天顺年间(1457——1464年)在郭庄东南1里许另建郭家庄。成化三年(1467年)郭庄更名大郭庄,后郭家庄更名叫小郭庄。
冢头郭庄:曾名岳庄。明中期,郭万熬从安良岩郭迁岳庄落户,郭姓家族不断发展,岳姓人丁渐渐减少,遂改名郭庄。该村地处蓝河之畔,百亩湖溪,风光旖旎。
堂街乡东郭庄:据传,清初郭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居郏县岩郭,又从岩郭迁此。因与西郭庄隔路相对,故取名东郭庄。
薛店乡郭坡:相传,清时郭姓从岩郭迁此,建村在半坡处,故名郭坡。郭坡位于郏县城西北10.5公里,坐落在济蓝渠之北。
渣元乡郭庄:清末郭姓从岩郭迁此建村,东临青龙河,位于渣元乡东北,有耕地366亩。
郏县岩郭人丁兴旺,分支甚多,出过许多人物。现就我研究过的一小分支的名人简介一下:
安良乡岩郭分出白庙乡大、小两个郭庄,其中大郭庄的一支后迁至白庙乡五里庙村居住,大约在清朝末年,五里庙的郭姓又分出一小支迁居到了郏县西关。分到城关这一小支郭姓,民国时期参加教会,在近代郏县影响巨大,出人物很多:
郭绍汾,郏县城关人,民国时考入武汉滠口神学院(教会大学),1920年毕业取得牧师资格,是郏县唯一的牧师。后在许昌负责“豫中信义会”,1947年郭绍汾去武汉“中华信义会”总部当牧师,1948年底,因大陆时局动荡,“中华信义会”总部迁到了香港,至此,没再查到郭绍汾的资料,如今“中华信义会”已发展成誉满东南亚的信义神学院。
中华信义会总部,在武汉定居的郏县朋友提供
郭中敏,郏县城关人,曾任冯玉祥骑兵师少将参谋长,在《郏县志》、《西北军将领录》有专记。中原大战后郭中敏落户许昌,1938年,中华慈幼协会战地儿童许昌慈幼院成立,郭中敏任院长,受到国民党政府嘉奖。郭中敏在许昌乃至河南都是很有影响的人物,解放后,他迁居武汉,一生育有子女8人。长子郭守敬(1922年生,已故)在武汉财政厅工作,长女郭光(已故)曾任武汉同济医学院教授、副院长,次女郭琴生全国垒球冠军,曾任北京宣武区体委主任。
郭守敬先生手书人生履历,武汉郭鹏先生提供
郭中立,郏县城关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前后曾随许昌信义医院院长孔雅德(美国人)在许昌、临汝、郏县开展工作,是主要负责人之一,也是一个著名的外科大夫。解放后,郭中立入职许昌某医院,定居许昌西关。至今郏县城关80岁以上的老人很多还知道郭中立,有的还专门去许昌找他看过病,说他医术高超。
郭冬生,郭中立之子,1933年生,1957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曾任许昌继电器研究所(现许继集团)高级工程师。
郏县岩郭郭氏历史久远,分支众多,后人迁播各地,欢迎大家补充岩郭郭姓的历史和名人。
古人云:环山之水,必有其源;参天之木,必有其根。中华姓氏千年传续,同族血脉百代相连,这是中华的姓氏文化,更是华夏的文明积淀。往事越百年,恍惚一梦见,希望大家多多了解郏县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自己的姓氏文化,千年古县,不忘根源。
作者简介:郭旭锋,80后,郏县人,喜文好武,在信阳工作。
参考资料:《郏县志》、《郏县地名志》、《登封东金店郭氏家谱》、《许昌文史资料》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