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人名藏族人一般以四个字组成人名,如扎西多吉、次仁旺堆等。为了称呼方便,人们多用两个字简称,有用第一、三个字的,如更敦群培,简称更群;单增曲扎,简称为单曲。也有用前两个字或后两个字作简称的,如多吉次旦,简称多吉;索朗旺堆,简称旺堆。藏族也有不少人名字只用两个字,如单增、尼玛、次仁、达娃等。藏族的名字多数是男女共用,如达娃、尼玛、巴桑、扎西、格桑等;但也有一部分仅用于女性,如旺姆、卓玛、卓嘎、央金、桑姆、曲珍、拉珍、拉姆、仓姆等;只用于男性的,如贡布、帕卓、顿珠、多吉、晋美、旺堆、珠杰、罗追、占堆等等。
沿革公元前360年,吐蕃赞普开始取母亲名字中的一个字作为自己名字的一部分,如母亲名朗·穆穆,儿子称穆赤;母亲名索·汤汤,儿子便以索赤称呼。这说明当时的吐蕃社会仍保留有母系氏族社会痕迹,没有姓氏之分。然而,吐蕃自从进入阶级社会,有地位的人为使自己家族世袭相传,便把家族名作为自己的姓,这时藏族人才始有姓氏,如昆·扎巴坚增、昆·索朗孜摩等。吐蕃王朝建立后,赞普分封有功之臣以领地和封号,从此人们便把领地名冠在自己名字前面,以显示自己是有地位的世家,如宇妥·云丹贡布、多仁·丹增班觉。有庄园的藏族人也开始将其庄园领地名冠在自己名字前,因为庄园领地是世袭的,所以他们的子孙也冠上庄园的名字,如多嘎·次仁旺杰的儿子名多嘎·扎西贡布。7世纪后,佛教逐渐在西藏盛行,藏族人开始请活佛起名,出家为僧者,重新经寺院堪布剃度后取法名,僧人俗名便被取消。这些寺庙的堪布、活佛,用自己名字的一部分赐给僧人,如堪布的名字是江白赤烈,他给僧人起的名字便是江白多吉、江白旺堆、江白格烈等等。佛教的盛行影响到藏族人名字,许多人名字都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如丹巴,系佛教、圣教之意;多吉,为金刚;丹增,表示主宰圣教、执掌佛教之人;拉姆,系仙女之意;卓玛,为救度母。寺院僧人或活佛升到上层僧职时,一般名字前加僧职封号,如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其名是确吉坚赞,班禅额尔德尼则为封号,是1713年活佛名字前一般冠以寺院名,如东嘎寺活佛洛桑赤烈,全称为东嘎·洛桑赤烈。有僧职的人,日常简称或尊称为寺院称号,如热振活佛。一般藏族平民的名字没有姓,名多是四个字,如多吉次旦、索朗旺堆、更敦群培等。1951年后,藏族人取名时最常见的有金珠(解放)、达玛(红旗)和德吉梅朵(幸福花)等。20世纪下半叶,随着藏汉联姻的出现,始有汉藏混合的姓名,一般是汉姓、藏名,如张旺堆、李次加、陈贡布等。
构成藏族人名视其结构,总体上分为两大类,即名中间有间隔号(·)和无间隔号。有间隔号的,如布敦·仁钦朱、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等。无间隔号的,如索南顿珠、平措等。有间隔号的藏族人名,其间隔号前的部分大体相当于汉族姓名中的“姓”,但又与汉族“姓”有一些区别。藏族人名中的“姓”一般分为家族名、寺院名、拉丈名、活佛封号及尊号、职位名等。这些姓一般置于名字前,相当于汉族人的姓。
①以家族名为姓。主要是过去西藏贵族、土司、千户、百户、部落首领等的家族名,巨商、头人、大户等家族名。旧西藏贵族,藏语称“古扎”、“格巴”,是封建农奴社会中三大领主之一,可分为原西藏地方政府、班禅拉丈、萨迦法王下属的三个主要系统的贵族。这些贵族在历史上或受封于元、明、清各代中央政府,或受封于达赖、班禅等大活佛,均是世袭,拥有庄园、农奴,有自己的家族名。这些家族名常置于该家族成员名字前,成为该家族成员人名中的“姓”。如桑颇·才旺仁增中的“桑颇”,就是西藏拉萨原大贵族桑颇家族名。旧西藏大土司,藏语称“杰布”,小土司称“本”,千户称“东本”,百户称“甲本”,部落首领称“本”或“第巴”等,这些均是封建社会中的领主、地主或牧主,受封于各朝代帝王朝廷或原西藏地方政府、班禅拉丈等,拥有大量土地、牛羊,是世袭的,各有自己家族名,常置于家族成员名字前面,成为该家族成员人名中的“姓”。如德格·降央白姆中的“德格”,是原德格大土司家族名,霍尔甲色·索南坚赞中的“霍尔”就是西藏三十九族地区(今丁青、巴青、聂荣等县一带)原总干户霍尔王的家族名。近百年来,随着西藏各地与南亚印度等国通商贸易的发展,出现了一批藏族巨商。此外,各地原有众多的头人、大户等虽未被王朝、旧政府授封过,但亦有其家族名。这些家族名也置于该家族成员名字前面,成为该家族成员人名中的“姓”。
②以寺院、拉丈之名为姓。西藏各地大寺庙或拉丈,也是封建农奴社会中的三大领主。这些寺庙、拉丈的名称往往置于该寺、拉丈活佛或在该寺寺庙、拉丈中任职官吏的名字前面,成为该活佛、官吏人名中的“姓”。如萨迦·多吉占堆中的“萨迦”,即后藏萨迦寺之名,多吉占堆曾在该寺中任职,故在其名前冠以萨迦。热振·土丹江白益西中的“热振”就是前藏热振寺的寺名,土丹江白益西是第五世热振活佛的名字,其前面就冠以“热振”。
③以活佛封号、尊号为姓。西藏各地寺庙的活佛,均有元、明、清各代帝王朝廷封赐或由藏区宗教领袖授予的封号、尊号。这些封号、尊号常置于该活佛名前,成为该活佛的“姓”。如达赖喇嘛·楚臣嘉措中的“达赖喇嘛”,是历史上蒙古可汗赠送给西藏格鲁派大活佛的尊号和清朝皇帝册封的封号;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中的“班禅额尔德尼”,也是清朝皇帝册封西藏大活佛的封号;帕巴拉·格列朗杰中的“帕巴拉”,是西藏昌都寺大活佛的尊号。
④置于姓和名中的职位名称。西藏的上层人物姓名,有些在姓和名中间加上官衔、官职、僧职、学位等,主要有“扎萨”、“孜仲”、“第巴”以及“堪布”等。如功德林·维色坚赞,往往写成功德林扎萨·维色坚赞,功德林是拉丈名;扎萨则是官衔名,置于姓和名的中间;维色坚赞是名字。
人名意义藏族人名意义包括许多方面,内涵十分丰富。按其内容可分为表示良好祝愿,给予赞颂,表明某种意愿、心境、形态,纪念孩子出生日期,孩童昵称,表示对宗教的依附与虔诚等。
推荐书目:《藏族人名研究》,王贵著,民族出版社。北京,199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