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欣宾,1939年11月出生于无锡张泾(今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乌土坝黄泥沟村。
张泾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曾涌现了顾宪成、顾允成、顾贞观、顾皋等许多文化名人,邻乡还有宋代名臣李纲、元画家倪云林等。董欣宾深受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自小喜爱艺术。他天生爱自然,小时候经常坐在河边看夕阳,趴在窗口观风雨,喜欢观察色彩缤纷的天地山水风光,家乡美景激发了他对绘画的兴趣。
8岁时,董欣宾拜张泾街上书法名手张耘耕为师习书。14岁时,又拜有“当代画圣”之誉的无锡著名画家秦古柳为师学习传统中国画。秦古柳先生引领董欣宾学完元明清三朝美术史,身言同教,并济以金石、书法、训诂及音韵常识,成为董欣宾学艺的启蒙老师。古柳先生与众不同之处是,一开始就让学生远离名利,投身到真正的艺术之中去,让他们做好“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思想准备。秦古柳先生一生坚守传统精华,坚持以美育为根本,以笔墨技法为基本功夫,治艺成就突出,成为董欣宾的终身楷模。
19岁时,董欣宾考上南京艺术学院中专部,学习素描和色彩,接触了西方文化。1962年毕业,当祖国需要之时,他毫不犹豫地穿上军装,投笔从戎,当上了工程兵。他在紧张的劳动之余,仍不忘抽暇研究画技。几年后,他不仅在画技上有了长进,更在思想品性上得到了锻炼和陶冶。
复员时,他被分配到南京江苏新华印刷厂当修版工人,但他念念不忘画画。厂里有个不到50平方米的斗室,堆满了纸张杂物,他每每钻进去画就是半天。这期间,他的爱人在连云港工作,夫妻两地分居,他经常坐火车去连云港,一上火车他就看着窗外,铁路两旁有许多树木,董欣宾一年四季反复观看,这些树的形象他都能记下来。最使他感慨的是,有的树,本来长得好好的,下次再看到时,已被人砍断;再下次,看到断枝已死,一簇新枝生出。
董欣宾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也受过伤,觉得树就是自己,自己就是树。于是他发现古人论画“树分四枝”,即前、后、左、右,只能画出树的空间占位形态,不能画出树与人之间共鸣共感的生态,即树在时间进程中经历的“生、伤、死、残”状态。因此,他对“树分四枝”说进行了重新诠释。今之画坛公认董欣宾画杂树超过古人,原因之一就是他对树生态的深入研究和精细把握。
董欣宾后来调往连云港,在连云港参加了祖传中医的考试,获第一名,被调到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当医生,一待就是九个春秋,在当地医学界颇有名气。但他依然没有放下自己心爱的画笔,他坚信自己总有一天会厚积而薄发。
1979年,董欣宾以40岁的“高龄”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成为刘海粟先生唯一的山水画研究生,真正走上了专业艺术道路。读研之时,他研习书画达到了忘我与痴迷的程度。他简陋的宿舍里,除了一张单人床之外没有一件像样的桌椅,墙边地上到处是散落的一堆堆画稿、宣纸,几乎难以插足。没有宽大的画桌,他便在地上作画,常常忘了吃饭,有时吃了一半又丢下作画,因此房间里随处可见半只馒头或吃剩的饭菜,床帐上甚至结了蛛蜘网。他善于学习,师法不求表象,主张师心为上。他的导师刘海粟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代宗师,对董欣宾亦寄予厚望,认为董欣宾“他日未可量也”。
在读研期间,董欣宾“厚积薄发”的时机终于到了。由于他的博学和高超的画艺,吸引了南艺校园众多的学子在他周围,也吸引了全国各地来南京的画界朋友,他的宿舍门庭若市。上海的《美术丛刊》也重点介绍他的画作和美术理论。
可是研究生毕业时他又遇到了挫折。他的毕业论文《中国画若干基础问题探述》在第一次论文答辩会上,却遭遇争议,未被通过。这篇论文,是他这几年独立思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有所创新的成果,虽与传统相悖,但还是得到了业界不少人的认可,因此第二次论文答辩会顺利通过了。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江苏省画院,当了一名画师。
1982年,董欣宾毕业时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在江苏引起轰动。这一年也成为前江苏画派和后江苏画派的分界线。前江苏画派以政治宣传和审美二元性绘画为主流,而从董欣宾开始,进入了审美一元性绘画阶段,画风直接影响了整个江苏乃至中国南方。
董欣宾个人画风的发展有三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是长线,1989年后是水墨,90年代中后期是重彩。他的线,第一是长,长必贯气;第二是细腻多变;第三是中锋为主,以最大的压强求得最好的笔力效果,所谓柔中寓刚,急中寓变。他所作的点线不仅能表现各种形体、质感、情感,而且点线本身就因极高的抽象价值而产生特殊的质量,这种高质量的点线所体现的提按顿挫、轻重疾徐、疏密虚实,自身已可以组合成一种如音乐旋律节奏般的美妙乐章。
由用笔发展到用墨、用色、章法等一系列领域,董欣宾进入纵横驰骋的中国画天地。他用色,从不满足于画店买来的颜色,秦砖汉瓦、碳土矿石,研磨成粉,调胶成色,画起来既鲜明又沉着。浓油重彩,堆叠成块,法同油画水粉,而其观念形态仍是十足的国画。在水泥地上作画时,泥土沾在画上,他便因势利导,使画面形成一种深沉浑厚的灰色调。
他在色彩的运用上,一是处处见笔,即强调色彩如书法一般的笔法;二是不使用勾线填色的方法,而是运用写的笔法。他从不把纸揉皱去做什么效果,但无意中把纸弄皱、弄脏和弄破了,他从不去管它,而是顺其自然、整理成章,因而他的画常常虽百孔千疮而奇妙无穷,出于意表而自成楷模。在构图方面,他常常出奇不意,将鬼斧神工般的技艺挥洒名之曰“冷抽象,热表现”。
他擅长画江南杂树,也工于画水、船、桥,兼花鸟人物。他尤喜画松,神、逸、妙、能四格兼备,构成了董欣宾独特的画风——寓雍厚博大于灵动透逸的江南山水之中,被誉为董欣宾画派。他的代表作,有以用线见长的《松岩流韵图》、《霜天寥廓一青松》和《一树秋风舟自横》等;有以高复合造型见长的《泰山五大夫松》、《汨罗江上风和月》和《几度春秋几颜色》等;有以水墨见长的《流烟》、《墨荷图》、《太湖夜月》和《李白一句境千重》等;有以独特构图风格见长的《黄昏无那》、《秋意图》和《风雨山意图》等;也有以抽象风的《西岳暮意》、《射开青霄雾濛漫》、《怒笔山川》和《大雪压青松》等。
在实践中,董欣宾不断将自身的绘画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逐渐形成了笔力学、造型学、水墨学、构图学、冷抽象热表现、高质高量以及鉴赏论、创作论、美性论、人类文化生态论等一系列独到精深的心得。他在与同届的南师美术史论研究生郑奇邂逅,一见如故。从1987~1993年,他们一共著书四部,分别为《中国绘画对偶范畴论》、《中国绘画六法生态论》、《无锡县社队工业年谱》、《人类文化生态学导论——兼论中国绘画的世界性地位》
1982年以来,江苏、河南、上海的美术出版社分别出版了他的个人画集以及与别人的合集。《新观察》、《光明日报》、《解放日报》和《解放军报》等报刊均介绍过他的作品。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世界500名艺术家记录》,董欣宾排名第282位;在世界第27届艺术家大赛上,他获得英国剑桥大学颁发的蓝宝石金质奖;1992年,他由于是“艺术和艺术理论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世界著名人士”而被编入《国际名人录》第十版),英国剑桥大学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
董欣宾一生办过三次个人画展:第一次是1984年,在江苏省美术馆;第二次是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著名画家何海霞看了他的画展说:“大江南北无出其右,二十年后横行天下。”并说他线的问题已解决了,应在色块的用法上再上层楼。董欣宾为此又奋斗了十几年。
不料,2000年,董欣宾去上海出差,发现患了肺癌,在长征医院动手术后恢复很快。2001年8月,他应文化部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之邀,第二次赴中国美术馆举办他一生中的第三次个人画展,名为“江南好——董欣宾中国画展”。文化部部长孙家正看了画展,认为他的色彩堪称“江南色彩的代言人”。中央电视台和首都许多家报刊作了报道。
2001年11月,董欣宾因癌症复发并转移到大脑,再次住进上海长征医院。2002年10月因病去世,终年63岁。
2002年12月,由江苏省文联、南京博物院、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等九家单位共同主办的“大师的苦旅”大型画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幕。南博建院70周年时,破天荒地将正殿八个展厅全部打开,长达三个月为董欣宾办了个人画展。与此同时译林出版社出版了《董欣宾画册》。
2007年4月和7月,由文化部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和江苏省文化产业集团主办的“大师之旅——董欣宾作品展”先后在上海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举行,分别展出他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2000年的164幅精品。当代著名美术评论家栗宪庭为展览作序,再次从学术上勾勒了董欣宾对中国画笔墨色彩程式和美学境界上的贡献,称董欣宾为“南方画派的领衔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