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两色石钟千年
老 城 故 事
湖口始建于南唐,中国第一大湖“鄱阳湖”和中国第一大江“长江”在此交汇,形成一座独一无二的城市。石钟山下的湖口老城滨江临湖,背倚月亮山,怀抱石钟山,笼罩着名山名水的光环。据湖口县志记载,明嘉靖七年,县令沈诏上疏求建新城,新城从下石钟山至上石钟山的虹桥沿湖垒石,后山随形而筑,并新置五门。嘉靖三十七年,又新增二门,于是逐步形成古县城七大城门围城绕湖的宏伟景观。县城以城垣为限,仅0.68平方公里,由于战争的毁坏和城建的需要,城门和城墙逐渐拆除,但县城仍以此为界。近年来,随着城区不断东扩后,人们便习惯将这里称之为老城。
虽说老城是座千年古城,但远古的遗迹大多在战火和变迁中遭到毁坏。漫步老城,总有一种忧伤的情愫萦绕心间,从这里的建筑便可窥见它曾经的沧桑。老城除了主街道外,几乎看不到高大崭新的建筑物,平房较多且大都简朴陈旧,很多已经人去楼空,阴湿的青苔和藤蔓爬满了墙头,仿佛这里的一切都在诉说的老城的往事。通往老城的主干道也只有一条,俗称扁担街,但老城弄堂里巷较多,纵横交错,曲径通幽。徘徊在成德岭、北门街、信义巷、茅屋街这些古朴的巷子里,总能遇见一些年老的长者在这里静坐,斑驳的屋角墙头和幽长的青石阶路,让你有一种行走在古镇的闲适感。在这里,你感受不到车水马龙与都市的喧嚣,唯有安静与沧桑,以及它独有的厚重感。几乎与湖口相关的故事,大都发生在老城。
在湖口老城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缺两口钟,便命二郎神下界搜寻美玉,二郎神在九华山上寻得一对美玉,并雕刻成两口精美的玉钟。玉帝令高力士于五月初四午夜前送到灵霄宝殿,并命嫦娥每夜满月为高力士照路。高力士寻得一株十丈来高的椿树做为扁担,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当高力士来到鄱阳湖上空时,发现湖中有一座鞋形小山,山上古塔耸立,花丛下有一位姑娘,高力士看得忘情,不慎脚下一滑,肩上的玉钟落入鄱阳湖和长江的汇合处,两口玉钟顿时化作两座精巧玲珑的石山,一座在南,一座在北。
而高力士肩上的扁担不慎将嫦娥捧着的月亮打缺了一块,那块被打碎的月亮,正落在两口石钟之间,长出一座弧形的山来,弧形的山就是月亮山,那条十丈长的扁担,掉在了对面的长江里,变成了一块长长的绿洲,人们把它叫作扁担洲。玉帝知晓后非常震怒,命夸蛾二氏从太行背来一小山,将高力士压在玉钟旁,永当看守。于是,在石钟山后,又多出一座山,因山下压着高力士,人们便把它叫作嵩山。月亮被打缺后,嫦娥四处采石补月,一直补到十五那天晚上,才算把月亮补圆。如此说来,“月有阴晴圆缺”还与我们的石钟山和月亮山有着不解的情缘。虽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传说也是这座老城优秀的文化遗产,因这美丽动人的传说,更增添了我们对老城难舍的情怀和深深的依恋。
湖口号称“江湖锁钥”,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发生的著名战争有朱元璋和陈友谅大战鄱湖十八年;周瑜由此出入鄱阳湖操练水师,进击赤壁,大破曹军八十万;太平军与湘军之战;李烈钧讨袁起义等;同时湖口还是“渡江战役”西起点。老城虽饱受战火的洗礼,但仍留存了几处遗迹,如明代摩崖石刻“万里流”、清代学宫“状元坊”、雍正年间知县石碑、清咸丰年湘军“破贼处”、清七大城门之通济门、太平天国时期的火药库、光绪年间的天主堂、民国时期的杨赓笙故居等,从这些遗迹中能感受到老城厚重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日本画家笔下的1938年湖口 )
此画据说在日本拍出天价
在老城县衙旧址,现留存有一座圣庙,又名学宫。据当地的居民介绍,这里叫状元府。另有一说法叫老县衙,民国初期和解放初期,国民政府和县人民政府均设于此。这座圣庙分上、下两栋,目前尚存一座下堂,层层叠叠的青瓦屋顶、飞檐镂空雕饰、墙柱动物石刻和屋角木板雕花依然清晰可见,现为我县重点保护文物。
(湖口造城墙砖)
(湖口晋朝太康八年铭文砖)
太平天国时期的火药库虽残破不堪,但原貌尚存,传统的四水归堂徽派建筑,二楼木质结构日益腐朽,墙体斑驳老旧,仿佛透过它的外观在向世人诉说着它的往事,这栋建筑还曾是国民党和日军火药库,发生在湖口的非常著名战役中都有与它相关的故事。另一处光绪三十一年间,由法国传教士修建的天主堂已重新整修,只是这里的大门时刻紧闭,常年透露着神秘的气息。始建于民国的杨赓笙故居位于石钟山西南,距离老县委党校不远,相传叫“面城居”。“面城居”做为历史遗迹已修葺一新,但目前还没有对外开放,我们只能透过院墙,隐约看见它大致的模样。
(百年石钟壶)
另在石钟山客运码头右侧,石钟山的崖壁上有一处明代摩崖石刻“万里流”,为邑人张科所书。张科是湖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御史,明代进士,湖口城山镇牌楼村人,官到两浙御史,曾任钦差大臣巡视多方。“万里流”出自魏晋左思的《咏史》,意思是在长河中洗去脚上的污浊,用来形容一种放任自由的人生态度。这和民间传说张科不满朝政黑暗,辞官归隐不谋而合。还有一处位于石钟山湖畔岩石下的雍正年间知县记事碑,为雍正二年湖口知县朱奇政所记。这些珍贵的石刻都是湖口历代名人志士为我们留下的宝贵历史财富。
(湖口地主家收租用的木斗)
关于老城的这些古迹和石刻,在老城启动棚改之初,我走访了和很多群众,查阅了大量资料,寻访到很多遗迹背后的故事,陆续在湖口报发表了十余篇《寻访老城古遗迹》系列文章,并且还在老城寻访到了一座保存尚完整的清代城门,这是湖口七大城门中仅存的一座城门遗迹,我已向老城棚改指挥部报告,建议保留这座城门。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们不需要城门和城墙的保护,但这里曾经发生过的,见证老城历史的故事,我们要继续延续下去。
(湖口特色小人书 )
漫步在老城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战争和岁月留下的痕迹,破与旧是它历经风雨后的沧桑印记,这里的一砖一瓦一石一碑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如今老城棚户区改造工作已经开始启动,不久的将来,这座老城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无论老城怎么变化,都是在顺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前进。未来,希望老城的建设不仅能突出它的山水文化,还要围绕军事、津口、劳舟、渔业、民俗等特色产业做文章,深度挖掘历史遗迹与名人之间的联系,以讲好湖口故事为主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加快将湖口建设成知名的山江湖旅游名城。期待老城换新颜,实现跨越大发展,我们将一起见证它的成长与蜕变,老城改造将为这座古城续写崭新的篇章。
(早期石钟瓷板)
如今的湖口
朝气蓬勃
附:老城九大古遗迹
明代摩崖石刻“万里流”
学宫“状元坊”
雍正二年知县石碑
清咸丰年湘军“破贼处”
保护中的通济门遗址
太平天国火药库
清光绪年间天主教堂
民国年间杨赓笙故居
“上石钟山”湖口知县题字与
传说中的佛教六字真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