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姓渊源遥远,为帝尧后裔。陶唐尧所治地终虞之世以为号,故曰自虞以下。杜氏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周成王灭唐后,唐国后人被改封于杜(今陕西西安东杜陵)。周宣王时,杜国又被灭,子孙大多投奔其它诸侯,而那些留在杜城的就用杜作为姓氏了。
先秦时期,杜氏播迁繁衍于今山西、山东、湖北、四川等省。汉代到南北朝时期,杜氏在今河南境内分布较为普遍,陕西西安的杜氏比较兴旺。此外,今四川、山西、安徽、浙江、湖北、江苏、河北、山东等地也都有杜氏的聚居点。杜氏在宋元期间有族人徙居福建、广东,清代有迁至台湾的,有的又进而远徙海外。在公安部今年4月公布的新版百家姓排名中,杜姓位居第42位。目前,杜姓集中分布在陕西、山西、山东、湖北、四川、安徽、浙江、江苏、河北等地。
杜氏的堂号主要有“诗圣堂”或“少陵堂”。由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自号“少陵野老”,而历史上称他为“诗中之圣”。另外还有“京兆堂”等。杜姓郡望主要有京兆郡、襄阳郡、濮阳郡等。其中,京兆郡(今陕西西安东)最为著名。京兆郡是汉太初元年改右内史设置的,执掌相当于郡太守,是三辅之一。相当于今天的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的地方。三国魏时改称京兆郡。
杜姓出自帝王,辉煌千古,一直是受人瞩目的大家族。杜氏在历史上的表现,历来十分出色,出将入侯,不仅出了很多以武略扬名青史的杰出人物,在学术和文学方面也是人才济济,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立下功劳。
唐朝杜氏表现尤为出色。大诗人杜甫,人称诗圣,可谓家喻户晓。为了和杜牧相区别,人称“老杜”。杜牧,唐代又一个著名文学家。由于他为时稍稍晚于杜甫,所以被称之“小杜”。但他在文学上的造诣比起“老杜”并不逊色。他的文字优美,寓意警拔。被誉为中国文坛不朽之作的《阿房宫赋》正是出自杜牧之手。杜牧的儿子杜苟鹤,在唐代末叶也是诗名满天下。唐初名相杜如晦,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为相时,正值唐新建不久。他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典章制度皆两人所定。两人配合默契,同心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后世论唐代良相,首推房、杜。
海南杜氏始祖于北宋由福建渡琼,迄今已有900多年。渡琼始祖杜仲儒,字学道,号东观,原籍福建省莆田县,生于北宋皇礻年间(1049?觸1053年)。北宋熙宁元年(1068),应举孝廉,诰授太学博士。元礻年间(1086?觸1093年),从福建到海南任澄迈县尹(县长),妻赵氏及凤鸣、凤岐二子随之渡琼,始居澄邑(今澄迈县老城镇)。杜仲儒在任上励精图治,勤政爱民,深得当地人民的爱戴。在澄迈县老城镇澄江北路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圣殿(俗称孔子庙),相传杜仲儒在担任澄迈县县长的时候,就在那里工作和生活。圣殿雄伟高大,殿内木雕极其精美,殿外的石雕工艺精湛。在圣殿大门前有一块很大的石板斜铺在台阶上,石雕上两个龙雕栩栩如生,十分少见。圣殿虽然年久失修,已经破败不堪,但留下了许多历史斑驳的记忆。每年都有许多杜氏族人前往瞻仰。
杜仲儒在任上逝世,夫妇同葬于澄邑东郭外园地之原(今澄迈老城镇澄江北路),后裔为之立碑,世代馨香而未辍。杜仲儒夫妇墓现为澄迈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杜仲儒夫妇去世后,二子分居。长子杜凤鸣,字高阳,迁居澄邑以东烈楼图杜村(今属海口长流镇所辖),其后裔繁衍于今海口、澄迈、临高等地。次子杜凤岐,字高陵,号西周,迁居琼山抱元图美隆村(今属海口市琼山区龙塘镇),其后代散居于海口、文昌、定安、屯昌、琼海、万宁、陵水、琼中等市县。据不完全统计,海南杜氏现在已有六万人左右。
海南杜氏人文蔚起,科甲蝉联,文有130余人,武有20多人。其中最著名的有杜秉宽、杜应清、杜以宽三名文举人,以及杜向荣、杜向峰、杜向嵩等武举人。近现代涌现出杜兴强、杜世珍等知名人士。
海南杜氏人文蔚起
海南杜氏人文蔚起,最著名的有杜秉宽、杜应清、杜以宽三名文举人,以及杜向荣、杜向峰、杜向嵩等武举人。
杜秉宽于明弘治五年,中壬子科广东乡试举人,授任广东雷州府瑞溪县儒学教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