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云女士、张晓林先生一行昨访文姬故里圉(yu)镇蔡家花园、蔡邕蔡文姬纪念馆等
回开封时,与乡谊、《大观》杂志社主编张晓林闲聊到河南历史人物,当即决定到他家乡杞县圉( yu )镇走一遭,看看蔡邕、蔡文姬故里。
一路行驰,但见平展辽阔的豫东平原,遍地闪着碧玉般光泽。夏季的田野,玉米正在抽穗,植物的清香沁人心脾,公路两旁的槐树、柳树和白杨树的叶子,在夏季的阳光下,有着绿宝石般的闪烁。
一个多小时后目的地到了。囿于地方财政之困,二蔡故里尚未得以修复。在安徽一家出版集团供职的李旭是这里人,他在自家宅基地上盖房子权做纪念馆,一切都有待完善。当地政府在经济困难之中仍修复了蔡府花园。
公园内有七口汉井,现已有几口挖掘出来。据说,蔡邕有观天象能耐,他依北斗七星而在地上掘出七口水井。旁边草丛树榛之处为蔡氏故居,但尚未得以修复。
话说蔡邕,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也有从仕经历,算是名臣。那终归是个乱世,他遭难流放。时董卓强权召他为显官。卓被诛杀,邕见到王允时,有文人脾气显露出对卓有叹息同情。王允心胸狭窄,竟将邕抓狱关押,邕61岁时死于狱中。蔡邕之生之死,让人无以言表。
女儿蔡文姫博学才高。她才貌双全,命运给予她的却全是磨难。汉末,天下大乱,她为匈奴所掳,却与左贤王由恐惧而相惜,生下两个孩子。待曹操掌握政权,他念与邕为忘年之交,又对文姬怀有复杂情愫,用金璧将文姬赎回。文姫面对归汉的迫切,以及与自己亲生骨肉分离的痛苦,于是写下《胡笳十八拍》的泣血之作,传诵至今。
光是蔡邕蔡文姬“二蔡”已经使杞县够闻名于世了!但在这里,还是伊尹、董宣、江统、郦食其等历史名人的故乡。
伊尹,夏末商初人,一代贤相,辅佐商汤讨夏,为相五十年余。死时百岁。他曾是厨子,治大国如烹小鲜正是出于他口。
董宣,东汉时期刘秀手下官员,胆识过人,才能出众,为治世能臣,但结局并不是太好。
江统,西晋大臣,沉着冷静。八王之乱后仍然官场任职,神奇的是他写《徙戎论》,十年后他的预见竟得了应验。
郦食其,秦末楚汉时期儒生,60多岁投奔刘邦,有智有勇,是著名谋士。
河南的历史太过悠久,著名历史人物比比皆是。光一个杞县就让人惊叹不已。看中国一定绕不过河南,河南值得骄傲,但历史的轭重有时也成了负担,关键是要能既保留传统又有现代气息的未来。
(本文作者艾云,系著名评论家、广东省作协《作品》杂志原副主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