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被炸死皇姑屯,其实车上还有位重要人物,很多人不知道
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在中国掀起巨大震动。当时,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北洋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列车爆炸中身受重伤致死。然而,在这起事件中,列车上还有一位鲜为人知但同样重要的人物,他就是吴俊升。
随着时光流逝,这段历史和相关人物都被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之下。
吴俊升是张作霖的结拜兄弟,同时也是当时黑龙江省的督军和省长。后来,他还晋升为第五军军长,一生中参与了多次战役,打击蒙古王,剿灭叛军,一路风光无限。
作为张作霖的得力助手,吴俊升不仅有着丰富的战争经验,还有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人生故事,甚至在他去世时也留下了一片谜雾。
一、生计压力,投身军旅。
吴俊升出生在山东济南历城县,家族世代务农。
在咸丰年间,山东遭遇多次天灾,农田收成不佳。为了生计,他的家庭迁往东北谋生。
吴俊升家中有八位姊妹,他是众多兄弟中的长子,从小就显得聪明过人。七八岁时,他负责放牧马羊;十三岁时,他前往当地的铺子做伙计。然而,由于他的顽劣性格,很快就被解雇。随后,他跟随父亲贩卖马匹。
由于在恶劣的环境中长大,吴俊升在幼年时经历了冻伤,导致他说话时支支吾吾,被人戏称为“吾大舌头”。这反而为他增添了一份可爱和有趣的形象。
然而,尽管外表看起来有些憨厚,他的内心却异常坚强,这也为他未来的军旅生涯奠定了基础。
光绪六年,年方17的吴俊升决定投身军旅,毅然加入了辽捕盗营,并在此期间历经伙夫和马夫等多重职务。凭借着对马医疾的娴熟技能,他迅速晋升为什长。在军旅生涯中,他表现出色,勇猛善战,智谋过人,屡次立下战功并得到晋升。
直至光绪三十四年,吴俊升官至奉天,与张作霖结缘,二人一拍即合,成为彼此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他的卓越能力使其在官场上迅速崭露头角,最终升至省长之位。
吴俊升以其杰出才干和勇猛智谋,在民国元年成功挫败了东三省遭受蒙古军偷袭的危机。同年11月,他镇压了西林的宗社党叛乱,稳定了局势。
根据《北洋军阀史》,民国四年,吴俊升与张作霖共同发起上书《变更国体请愿书》,反对袁世凯称帝。由于他的坚持,被封为二等男爵。
面对袁世凯的帝制复辟,吴俊升与张作霖再度联手,共同驱逐了袁世凯的亲信部队,展开了第二次合作,巩固了彼此之间的信任。
随后,面对冯德麟的反叛,吴俊升全力支持张作霖,最终成功击败冯德麟。这一次的胜利深得张作霖的信任,使吴俊升晋升为师长,为后来的战役打下了坚实基础。
吴俊升的仕途成功离不开他的勤奋和忠诚。他在北洋政府中赢得了荣誉,甚至被授予一等嘉禾章。由于在讨伐孟恩的战役中表现卓越,最终荣升为黑龙江督军兼省长。然而,吴俊升的贪欲和追求私利的倾向也不可忽视。
总体而言,吴俊升的贡献大于过失,他在任职期间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和有序。
第一次直奉大战爆发时,吴俊升最初只是负责奉军后方的警备工作。然而,随着奉军的重大失败,北京政府任命吴俊升为奉天督军。
吴俊升一直效忠于张作霖,拒绝服从其他命令。直到张作霖被选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吴俊升才积极参与奉系军事改革。张作霖是吴俊升的上司兼兄弟,两人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吴俊升常常听从张作霖的建议。
在担任黑龙江督军期间,吴俊升曾采取血腥手段压制当地人民的反恐斗争,受到广泛批评。然而,在张作霖的劝说下,吴俊升逐渐收敛了行为。
民国十三年,第二次直奉战乱爆发,吴俊升被任命为第五军军长,协同作战于热河。随后,郭松龄在滦州发动兵变,形势紧迫。张作霖紧急召回吴俊升,并任命他为讨逆军司令,这使得吴俊升更加感激张作霖,对他表现出更加忠诚的态度。
吴俊升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他果敢坚毅的性格,尽管言辞直率,却散发着威严的气息。他曾言:“无论战局如何,胜者为王,败者趴下。”
正是凭借这种豪迈口吻,他成功地激励军队齐心协力,战胜了郭松龄,赢得了一场重大的胜利,从而成为张作霖马首是瞻的得力助手。
另一方面,吴俊升喜欢收藏字画,善于伪装外表。尽管他个人热衷于绘画虎,但其技术并不算高超。然而,在高层面前,他却能以独特的方式赢得赞誉,常常将自己的画作送给他人。
此外,吴俊升对女色情有独钟,虽不及张宗昌的“姨太太队”,但却有三妻四妾,日常生活中频繁光顾妓院、歌馆等场所。他还与一位年仅14岁的李氏美人交往,傲然自称:“自古名将爱良马,英雄皆倾心美人。”
他的日常乐趣包括观赏马匹和逗弄猴子,尤其钟爱将珍贵的猴子视为心爱之物。
只要没有战事,他必定会走访马厩和猴舍,一见到这些动物就会欣喜若狂。甚至这些地方后来成为他行贿的场所,不论功名、是非,都被消磨掉了初心和斗志。
当然,吴俊升对武器和财富也有着极大的兴趣,一方面是因为成长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出于本职工作的需要。
他热爱枪支、刀剑,每当碰到心仪之物,都毫不吝啬地花费重金去获取。在平时,吴俊升也会用金钱来提拔官员,贪得无厌,逐渐磨灭了他最初的理想,被一群阿谀奉承之人蒙蔽了双眼。
五、得势亦奉天,失势亦奉天。
吴俊升一直对张作霖怀有崇敬和信任,秉持着“大帅才是真英雄”的原则。当张提出引退让贤时,吴却极力劝说张继续在东北主持大局。
他甚至说:“我一天也扛不住,你不做,我们一同离开。”这番话引得众人大笑,但也表明了他对张的忠诚,为后来的事情埋下伏笔。
当时的民国政府为了迎合广州国民政府的北伐计划,一直试图讨好日本关东军。而吴和张则坚持保境安民的立场,因此受到敌人的仇视。
民国十七年,北伐军在奉军大败,张作霖撤军出关。就在张乘坐专车离开时,吴俊升迎来与张同乘一节车厢。
然而,不料在皇姑屯附近,触发了日本关东军预先埋下的炸药,吴俊升的脑部被铁路道钉刺破,当即丧命。而张作霖则在当晚去世,使得与他同车的吴俊升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兄弟情深胜过天,生死皆视肝胆如鉴。张作霖为众所皆知,然吴俊升身世谜一般。皇姑屯爆炸夺去了张作霖的生命,国人始知奸谋昭然。众人赞誉张作霖的爱国心,却未曾了解赴汤蹈火的另一位英雄,吴俊升。
作为张作霖的得力助手和亲如兄弟,吴俊升义薄云天,不应在历史的浩淼长河中黯然失色。尽管有些小人之心,但忠义双全。这位传奇人物的一生和为国家做出的贡献,理应为世人所熟知。皇姑屯的另一位重要人物也值得被广为传颂。
对于历史事件的解读,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看法和理解。本文不打算深入解读,而是期待读者们自行体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