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名字由来
唐武德二年(619年)析巴县地置乐温县,治今长寿区东北。隶南潾州,九年改属涪州。宋因之。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入涪州。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在重庆建大夏国改置长寿县。《大明一统志·四川名胜志》:“《乐温志》曰,乐温山下有乐温滩,在县南四十里……地气常温,禾稼早熟,故名。志以此山人多耆耈,亦名长寿山。国(明)初因之置长寿县矣。”
长寿区今为重庆市下辖区。
长江图
长江自西向东穿过长寿南部边界。
菩提山
菩提山在渡舟镇境内,距县城5公里。其山由西山之望军山蜿蜒至八颗镇分水岭,过麻柳冲岩向东南行4公里,有一山突起,海拨598米,名菩提山。此山巍峨壮丽。山顶中凹,似一盂仰置。山上筑寨,寨中有庙。寨上井水永不枯竭,其味甘美。
明正德丁卯(1507年)春二月,县进士戴锦认为“东则日出而光临曰晶(县东有晶山)西则日入而光射之曰晶。晶、晶二字实天造使然,若山名菩提,无其意义,应更名为晶山。”从此,菩提山又名晶山。戴锦游罢赋诗一首,诗云:天畔浮光结一山,山巅佳气动江关。云牙漱雨寒仍碧,石发梳青老未斑。策马拂烟寻胜迹,觅龙分水涤尘颜。高名自应垂千古,岂在空门两字间。
明僧大智铸铁柱1根,长16米有余,高插峰顶,燃灯于上,夜间灯光四射,远近可见。“菩提山上灯一盏”的诗句,迄今县人老少皆知。其灯柱虽已早废,但灯杆堡的地名犹存。
菩提山的丛林,民国时期已砍伐殆尽。解放后山寨和庙宇拆除,建立菩提山园艺场,成为花果山,有公路相通。满山果树成荫,花香鸟语,仍为本区一胜景。
三洞沟峡谷
三洞沟位于长寿城区东北隅。距长寿城区不足1公里。属自然风景区。景区由绝壁瀑布、石窟石笋、水电博物馆等景点组成。景区上游有一桃花溪,水流至此受阻,形成三级瀑布、三道岩洞、三个潭,而得名三洞沟。三洞沟长2.4公里,宽0.5公里~0.7公里,横断面呈“V”字型。
三洞沟城市峡谷系桃花溪下游一狭长深沟,临近县城东北隅段,风景幽绝,有"两路桃花香十里,桃园三洞出仙家"之美誉,为长寿老八景之一。此景点长2.4公里,横断面呈"V"字型,底顶相差160米;东西北三面悬崖绝壁,北面最为奇险;两崖台地怪石嶙峋,溪涧乱石重叠。
每逢洪水暴涨,桃花溪水流至头洞,突遇三级层岩,飞流直泻,形成三道瀑布。每道瀑布之下,岩洞古邃幽远,潭深数丈,水落轰鸣巨响,烟雾缭绕,常似彩虹闪耀,缈然仙境,俗称"桃园三洞"。
长寿湖
长寿湖位于长寿区东部,距重庆市区128千米,为50年代拦截龙溪河而成的人工湖,因地处长寿区境内而得名。长寿湖坝长1014米,高51米,顶宽8米,湖水面积6000公顷。
一般水深15米,最深处50米。湖内港汊纵横交错,有岛屿200多个,是重庆市最大的湖泊旅游风景区。
长寿湖湖面辽阔,碧波万顷,水中倒影若画,气势极为壮观;若临暮春三秋,浅云遮日,烟波浩渺,水天一色,另是一番情趣。湖中岛屿林木青翠,建有多处园林景点。
浴滨岛是长寿湖“八大景”之一,称为“浴滨戏水”其港湾曲折,四面环水,宛若点缀在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岛上,亭台别致,小桥玲珑,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人在其中,仿佛置身于恍若隔世浪漫的水上世界。
晚上湖光游船灯光四溢,似繁星点点湖中倒映的灯光,经水波震荡,呈现一条条五彩弯曲的光带,船上轻歌曼舞,品尝美酒佳肴,灯光、倒影、歌声、笑声构成一幅立体的湖中夜景。
菩提古镇
菩提古镇位于菩提山脚,近年来复建开街,占地800亩,总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成为市级十大旅游度假区。菩提古镇以中国西部传统建筑艺术为载体,集中展示几千年巴渝人文文化及华夏寿文化,万寿广场、万寿阁、御龙潭公园、万寿公园等巴渝民俗建筑错落有致。
特色祝寿仪式、万寿千叟宴、端午长街宴、春节赏花灯等民俗活动异彩纷呈,啤酒节、泼水节、柚子节、长寿火锅节等节庆活动动感时尚,成为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综合体,成为长江黄金旅游带的明星旅游景点。
三道拐古街
古街位于长寿区城西南部,居长寿区城中心半坡之间。属清朝建成的商家民房古街。一条石板大道贯穿整个古街,全长2.5公里,沿山势而筑,由3000多级石梯蜿蜒曲折拾级而上,因转三个急弯,得名“三道拐”。民房均为典型巴渝特色的竹木夹壁结构,堪称三峡库区唯一现存古街。
三道拐古街系古县城明清两代建成的一条由长江岸至长寿城内的石板大道,全长5华里,是河街至城内唯一的人行通道,其街沿山势而筑,由三千多级石梯拾级而上,整条街蜿蜒曲折,要转三个急弯,人们习惯称"三道拐"。古街两旁民房全系明清竹木结构,鳞次栉比,是三峡库区现存沿山而建的唯一古迹长街。
定慧寺
长寿的老码头,过去乘船到长寿来就是从这里上岸,踏上青石条再前往三道拐。远处的寺庙便是定慧寺,与三道拐遥相呼应。
定慧寺位于河街青龙岭上,建于晚唐到北宋之际,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触目远眺,江河美景尽收眼底,滚滚长江和千年古刹遥相辉映。巨大的岩石上“天风海涛”四个大字金光闪闪,璀璨夺目,几里以外,清晰可见。
目前保留下来的定慧寺,主体建筑为清朝康熙七年重建,迄今已经接近350年历史。定慧寺中还有包含王爷庙、江西庙等建筑在内的古建筑群。“定慧鸣钟响万里”,这里还是老长寿八景之一“定慧晓钟”。
东林寺,位于重庆市长寿区长寿湖风景名胜区附近的邻封场东林山寨,始建于南宋淳熙光宗年间(1191-1195),距今已有820多年历史,占地18000平方米。
东林寺最吸引游人观赏的是刻于山门外右侧岩壁上的宋代摩岩石刻千手观音的造像。此被称为千手观音(实为42只手),结跏趺坐于一石凿壁龛内的鳌鱼莲花宝座上。造像高2.35米,宽0.85米,一颈、三面、九脸、42臂,其42只手各执有降魔法物。
造像左右刻有飞天,塑有信任和供养6尊及金童、玉女。细观千手观音造像,姿态优美生动,面相清秀圆润,容颜慈祥可亲,造型独特新奇,形象栩栩如生,刀法流畅自然。继承发扬了唐代“薄衣、透体、丰满如美”的艺术风格。其艺术成就,可与大足石刻同期的石刻造像。
东林寺所谓“犀牛望月”,是指东林寺所在的东林寨,远远望去,像一头昂首远望的犀牛。犀牛头部所向的东方,有一座形如圆月的山峦,整个地形便似“犀牛望月”了。所谓“灵芝献宝”是东林山寨遍长葱绿繁茂的青杠树。每逢梅雨时节,青杠树桩常常生长出具有使人延年益寿的灵芝菌。这便是“灵芝献宝”的佳话。据说,长寿县(今长寿区)的人,多是因为常食这里的灵芝而健康长寿的。
西岩观
西岩观位于重庆市长寿区城南望江路,背靠凤城,面向长江,为昔日长寿八景之一。因原有西岩观古庙而得名,现尚存较完整的建于明代天顺年间的城门和一段古城墙,1988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景点主要有明代城门、西岩瀑布、森林公园、长寿缆车。八十年代中期在城门上建有一座古雅亭台。
瀑布分三级,水源由滩子岩上喷射而出,宽约20米,头级高约40米、二级30米,三级20米。大雨之后,气势尤为澎湃,高者如白练高悬,矮者似长袖曼舞,故有“西岩瀑布千条线”这诗句。溪水由田园沟渠涓涓细水汇集而成,为季节性瀑布。
明代城门靠瀑布之西南,建于天顺年间,距今500余年,原貌尚存,1985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点,(其保护标志文镌刻于城门外石壁上)。城门顶端,于80年代中期,新建一座仿古歇山式、黄色琉璃瓦房。亭内可眺望远山近水,大半个县城尽收眼底。靠城门向西拾级而上,依势新建一阶梯形花园,园内22个花坛造型各异,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公路南侧。
文峰塔
文峰塔又称白塔,座落在长寿城东南6公里长江北岸黄草山上。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白塔为八面七层楼阁式砖石结构,高38米,塔座呈八棱,每棱刻有石狮,头坝莲花,脚踏绣球。
塔门,有知县王锡题书石刻楹联:“搴堵波峙中流凤山作镇;勃极烈愿多士雁塔题名。”塔心有螺旋式砖石梯108步直达七层塔顶,各层均有龛、龛内供园雕石刻佛像(均毁于“文化革命”中)。在历史文化积淀方面有“张飞镇水”、“玉带缠妖、白塔镇水”等传说。今塔基本完好。
桓侯宫
桓侯宫距长寿城东南4公里的长江北岸不语滩处,有为纪念三国蜀汉大将张飞,率兵入蜀攻打刘璋,驻兵于此,而修建的名胜古迹桓侯宫。
桓侯宫,又名张飞庙、张公庙、张爷庙、张王庙、桓侯庙、雄威庙、威武庙。始建于宋代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原址在长寿城西长江岸边(原河街西街,今滨江路,已拆毁)。
到明代正统元年,迁建至今不语滩岸边。后经清代康熙48年和咸丰7年两次改建,至今主体建筑结构,大多尚存。桓侯宫由山门、正殿、横殿(配殿)、玉皇楼、茶楼、膳房等设施组成。
历史名人—巴寡妇清
巴寡妇清,名清,巴是巴郡之意。战国时代大工商业主,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女企业家。丈夫死后,巴寡妇清守着家族企业,凭雄厚财力保卫一方。是秦始皇陵里大量水银的主要提供者之一,因其在政治军事上的特殊地位,与另外一位大商人大牧主乌氏倮被国家当作上宾礼遇。
秦王嬴政并将她留在咸阳客居,以颐养天年。巴寡妇清死于公元前220年,葬于秦国都城咸阳附近。秦始皇表彰其守贞之节,封其为贞妇,下令在其葬地筑“女怀清台”,以昭天下。巴寡妇清得到秦王嬴政的赏识,历史上也唯此一人。
后序
长寿位于重庆腹心地带,交通四通发达,是重庆主城到三峡库区和渝东地区的必经之地,是全国唯一以“长寿”命名的区(市、县),这里人文荟萃,有秦代女实业家巴寡妇清、宋代理学大家谯定、现代武侠小说开山鼻祖还珠楼主李寿民等历史名人。
魅力重庆、大美长寿欢迎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