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百姓故事会》
第87期:康姓
石苍乡康氏新祖厝
祖厝内景
“京兆”历历衍孝廉
仙游康姓主要集中在石苍乡,康氏在我县的堂号为“京兆”。
康姓图腾
康姓图腾是天表重的简化。伏羲氏木正共工氏康回嫡传子孙。共工氏因主持天表而称为康回。“回”是灵台方坛。康上为牙璋,中为玑盘,天竿两侧四点为圭度,即八卦历度。周有康叔,得康姓。始祖:康叔。
寻根问祖
康姓始祖康叔
康姓主要出自姬姓。周武王灭商后,把同母幼弟姬叔封在康,故称康叔。武王死后,成王即位,因年幼,由周公摄政,三监不服,勾结武庚和东方夷族反叛,后被周公平定。之后,便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当时素负贤名的康叔统治,并改封康叔为卫君,建立卫国,故又称卫康叔。
康叔把卫国治理得很好,声誉日益上升,到周成王亲政时被举为司寇,权位高于其他诸侯。他死后谥号是“康”,其后便以谥号为康氏,史称康姓正宗。《姓纂》和《姓苑》记载:“卫康叔之后以谥为氏”,康氏族人大多尊奉康叔为得姓始祖。
康姓在全国范围内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23%。至秦代,康姓开始向西、或向东继续繁衍播迁,以致后来在陕西(京兆郡)、山东(东平郡)两省形成了早期康姓两个大的族派。
据《莆田姓氏志》记载,唐开元四年进士,官上柱国宗正太卿康子元,孙康澄于唐明宗长兴二年任大理寺少卿,为避石敬瑭之乱,举家迁莆,居霞江北港(今涵江区)。后裔散居各地。
家风家训
康氏祖谕
家之将兴,子孙必多贤能。善可为法者见而思齐,恶可为戒者见而自省。
子与子言孝,弟与弟言悌,内外有别,尊卑有等,士则治诗书志科第;农则服穑先畴惟土。
物爱一门之内,各安分,毋忘祖德,毋恃祖业,毋忤逆纵恣以忧父母,毋凌侮辱嫚以忘尊卑,毋阋墙庭讼以残骨肉,毋厚自封殖而置亲属于不恤,毋袖手食贫而惟蒲博之是好,毋投献产业以害其宗族,毋巧弄机械以丧其良心。
其有宜室家,和兄弟,顺父母,厚族党亲戚故旧。色不为淫,酒不为困,博奕不为诱,不贪、不争、不忿、不讼,外御其侮不吝财物,以致人食其功,天报之德,老寿而少臧,于以高里门,光祖考,斯贤子孙矣。
领 衔
“京兆”历历衍孝廉
莆田是康氏的聚居地之一,在忠门镇的前康村,是华东南康氏的祖籍地之一,今存开基族谱,记载了840多年历史。据石苍五湖村的《康氏芳踪》上记载,明朝尚书康大和的直系后商贵玉公,由莆田忠门镇前康村迁徙仙游钟山镇(旧称兴太里)梅洋村定居。贵玉公生三子,长子迁居石苍乡五湖村乌石自然村。堂号为“京兆”。
在中国历史上,康氏历代都有著名人物。在二十四史中,康姓单独列传者有36位;《中国名人大辞典》收录了民国以前的康姓名人62个。较著名有三国吴人、航海家康泰;唐代有康毓琦、康澄、康仁杰、康伯雄、康杨均登进士第,有河东节度使同平章事康承训,奉城军节度使、会稽郡王康日知;宋代有康鼎成、康梦庚、词人康与之,高僧康僧会,龙捷指挥使康保裔,并州、代州、二州兵马钤辖康德舆;元代戏曲作家康进之,书法家康里嵘;明代文学家康海,蕲国公康茂才、康大和、康朗等政治家;清代有西藏贵族康济鼐;近代最有名的是康有为、康广仁兄弟等改革家;现代有康克清、康林等名人。
康氏接受采访
在石苍乡康氏宗亲中,只要提起康大和,大家无不为先祖之荣耀感到自豪。据介绍,康大和字原中,号励峰。明正德二年(1507年)出生于莆田县崇福里砺山(今秀屿区月塘乡前康村)。他知识渊博,治学严谨。著有《砺峰集》若干卷,被朝廷誉为一代宗师。他为官清正,勤政爱民,为人朴素憨厚,不事丧举,其道德文章为世人所推崇。因此,后人为他兴建尚书祠、侍郎祠、光禄祠、孝廉祠和太史坊、文华应制坊、乙卯进士坊。现莆田城厢区文献路华园巷林氏家族为其重修的宫保尚书康祠门坛,仍引用明神宗皇帝御赐对联:“勋业敢华夙负三朝重望,文章道德允为一代宗师”。
今年66岁的康元祖是居住在五湖村乌石自然村的第16代康氏族人,也是村里的热心人,除了热心公益事业,对家族历代迁徙之事他也了解详细,一路上为我们娓娓道来。“因为交通、经济等一些原因,仙游的康氏发展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慢的,但大家依然十分睦邻团结。”康元祖告诉记者,第一次土地改革时,乌石自然村的康氏族人只有63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也只有400多人。
在这个距仙游县城46公里的山村,山清水秀,康氏族人以农业生产为主,安居乐业,怡然自得。逢年过节是这个村子最热闹的时候,外出的游子纷纷回到家乡,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代代传承,沿袭至今。吃团圆饭、闹花灯这样的习俗凝聚了所有康家人的感情,也成为了我们这里最隆重的节日。”康元祖说。一年到头在外打拼的游子除了回家团聚外,也会贡献一己之力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康元祖热情地把我们带到了上乌石的一座大厅。乌石自然村以一条村道相隔,分为上乌石和下乌石。上乌石山脚下的一处古厝就是当年迁徙至乌石自然村的康氏族人的居住地,如今正在扩大重建。虽历时经年,古厝几经修补,不至倒塌。去年春节时,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的康家人决定出钱出力修古厝留住乡愁。大家500元、1000元、10000元……半年内共筹集了近8万块钱,目前,古厝正厅和两侧旁厅都已经装修完毕,扩大后的古厝面积增加到了400平方米,是原来的3倍,现在还剩下屋脊和房梁。“这以后遇到过节祭祀,老厝就能派上用场,满满的贡品可以摆好几桌,吃团圆饭也可以来这里,多热闹啊!”村民们开心地说,并一再邀请我们今年春节要到这里来观赏花灯。
村道盼硬化
采访结束前,老康带我们走了一遍村里的“贫困路”。因为这是村里唯一一条没有铺水泥的泥土路了,村民们就打趣地称为“贫困路”。这条长400多米的土路坑坑洼洼,道路两侧住着两百多个村民,白天飞尘,雨天泥泞,极为不便。“希望能够帮我们修一下这条路,太不好走了。”
凡人优品
· 身体不好不影响热心助人 ·
“没有康宗和操不到的心,他就是一个闲不住的热心人,好得很,爱帮人。”走进石苍乡五湖村乌石自然村,记者听到这样的一句话。
在村里的一处古厝里,我们看到康宗和正在忙碌的身影,村里最近在扩建古厝,装修建材等一应事宜康宗和都要仔细过问,康氏族人扩建古厝需要“义务劳动”,扩建工作变得有些棘手。“建古厝是很光荣自豪的事情,我有时间有力气,理应在这里帮忙,不能谈辛苦。”康宗和说。为了将古厝建起来,他和村里另外两个村民一起,当起了“义务工”,整天忙活在古厝里。“有很多都是小事,可他都很认真,没有他们古厝肯定没办法建起来。”村民章永令说。青壮年外出谋生,能干活的劳动力变得非常少。
因为热心助人,康宗和成了名副其实的“名人”。这些年,康宗和还不断奔跑在秀屿区忠门镇和我县石苍乡两地,以延续康氏宗族绵绵情谊。康宗和告诉记者,每年正月的时候,忠门的康氏宗亲就会过来互诉家长里短,他负责组织接待,“会来十多个人,过来看亲戚啊,看古厝啊,很温暖,这种情谊不能断。”到了来年,他也带领村里长辈到忠门去,叙情谊话发展。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48岁的康宗和身体不是很好,几年前还动过一场手术。尽管如此,十几年来,他还是坚持帮助村民,为村中事务奔走,“尽自己所能吧,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康宗和说,现在居住在五湖村的村民也只有400多人,而且大都是老人,他应当要站出来帮助大家。
· 干不动重活就练编篮绝活·
现场编织
山上随处可见的竹子,经他的巧手加工后,变成精致的竹篮。在石苍乡五湖村,康元亮近年来迷上了传统的竹编技艺,这成为他现在生活的一大乐趣。
康元亮今年59岁了,早年在村里务农,后来因为身体不适,干不动重体力活,就开始自编竹制品。康元亮说,山里人使用的菜篮、猪笼、簸箕这些日用农具,都是大山里随处可见的竹子编制的。他从小就对这一门手艺感兴趣,后来村里来了个木匠,干活之余他常常去请教,加上自己刻苦练习,终于练就了一手绝活。
别看这些竹制品不起眼,但精工出细活,十分耗时费力。竹制品的选材,需用3 年以上的老毛竹,将大竹筒劈成长一厘米的细长竹片,厚度只有几毫米。由于竹子含有糖分,所以防霉、防蛀很关键。康元亮先把竹片用水煮一天一夜,然后再刮去毛丝,在阳光下暴晒,使之光滑如瓷。
编织竹篮,手上功夫必须过硬。康元亮说,不仅要有娴熟的挑、压、弹、插、绕、穿、贴等一系列技法,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竹篮一般有直径 30、50、80厘米等规格,要做到竹篾之间无间隙、无拥挤,稍有不慎编好的作品就不方正,成了废品。
虽然辛苦,康元亮却没有把自己编制的竹制品卖钱营利,除了自己用外,他还常常赠送给邻里乡亲。在他的眼里,这些凝聚着传统手艺的竹制品,已经成了艺术品。
传家之宝
田间巨石 山村一景
在康姓聚居的石苍乡五湖村乌石自然村,成片良田间屹立着天然的岩石群,成为当地一道奇景,称之为“乌石岩”(如图)。据了解,乌石自然村正是因此岩石得名,历经百年沧桑,见证了当地农耕文化的兴盛,如今更是成为一道旅游景点。
在当地老人的带领下,记者穿过蜿蜒的田间小道,数块巨大的岩石便展现在眼前。乌石岩背靠草木繁盛的英山,面朝农家的缕缕炊烟和百亩良田,一条涧水环绕潺潺而流,勾勒出一幅浓郁的田园风情画面。“巨石多位于山顶,在田间的实属少见。”随行的老人告诉记者。
记者看到,乌石岩由数块巨大的岩石构成,最高的有22米,占地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走进细看,岩石上长满了青青的苔藓,太阳花迎着阳光绽放,绚丽多姿。巨大的岩石夹缝间,还形成了几条小道,形成天然的荫蔽之处,成了村民避暑纳凉的胜地。
据了解,节假日里,不少城里人还自驾到这里郊游,借助岩壁间的溶洞,开展攀岩等项目。登上岩顶,凉风习习,整个村庄的风貌尽收眼底。
村民告诉记者,当地农人耕作之余,常常在乌石岩休憩、谈天,对乌石岩有着特殊的感情。大家自发地保护村里的这一景观,每年义务前来修路、除杂草,还在四周栽种了桂花、茶花等花木,绿化美化。他们希望乌石岩能够得到开发,打造成为乡村旅游景点。
采访手记
别让山里老手艺流失
在康姓聚居地石苍乡五湖村采访,记者见到了诸多大山里的传统手工艺,有竹子编织的提篮、茅草做成的鸟窝、还有农家人自酿的米酒等等,五花八门,令人倍感新奇和珍贵。
五湖村位于偏僻大山中。在漫长的岁月里,当地人过着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日常用的、身上穿的,全靠勤劳的一双巧手。村民们就地取材,用山中随处可见的竹子、芦苇、木料等,编织各式各样的用品。山里人为了祈愿美好生活,在手工制作中寄托了诗意的寓意,如葫芦即福禄,灯笼即添丁等。
这些老手艺,不但是精美的工艺品,更凝刻着年代的记忆,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公路修建,山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闯荡,留下老人家独守空巢。而那些传统手艺制作出来的工艺品,却因时下超市、商场都有的替代品,被人逐渐遗忘。没有了传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传统手工艺日渐流失,令人惋惜。
本期文图:今报记者郑丽 唐伟
仙游《百姓故事会》往期回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