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古代具有工匠精神的名人素材

古代具有工匠精神的名人素材

古代具有工匠精神的名人素材导语:在当下,要突出的显然是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翻开历史看看,古代的杰出工匠应当说完美地诠释了这种精神。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收集一些作文素材大全

古代具有工匠精神的名人

欧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都料匠,工匠的总管或曰总工匠,前文所引柳宗元《梓人传》的传主就是一名都料匠。预浩把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谜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闻名于世,但至于为什么会倾斜,直到今天也不明所以,唯一可以肯定的不是设计者的初衷;而“年龄”远远大过比萨斜塔的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举。这样来看,不光前人要感叹预浩“用心之精盖如此”,今天我们又如何不该伸出大拇指?“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当之无愧,可惜预浩撰写的“《木经》三卷”已经失传,只在沈括《梦溪笔谈》中还能见到片段。开封见今仍有开宝寺塔,为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是否预浩建的那个不太清楚,太多的古代建筑都是这样,尽管建造技术十分高超,却没有留下工匠的名字。比如西安小雁塔,更有“三离三合”的神奇,即:三次地震时分裂,又三次自行“复合”。神奇的原理是什么呢?近代在修复小雁塔时发现,当时的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了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会均匀分散,从而使塔身像“不倒翁”一样。

周密《癸辛杂识》云:“汴梁宋时宫殿,凡楼观、栋宇、窗户,往往题‘燕用’二字,意必当时人匠姓名耳。”这显然只是一种猜想,哪有某个工匠,即便都料匠也罢,能够包揽一切的道理?但历史上那些留下了姓名的工匠,又往往不能与作品进行对应。朱启钤等先生编辑、杨永生先生新编的《哲匠录》,便是一部关于古代工匠名录的书。书中“所录诸匠,肇自唐虞,迄于近代;不论其人为圣为凡,为创为述,上而王侯将相,降而梓匠轮舆,凡于工艺上曾着一事,传一艺,显一技,立个言若,以其于人类文化有所贡献”,因此,举凡“营造,叠山,锻冶,陶瓷,髹饰,雕塑”等方面的能工巧匠,一概收录。像圣字辈的鲧、禹一类,将相级的曹操、萧何、杨素、韩琦等,在他人看来,“沦为”工匠或许有些屈尊吧。

明朝宋濂写过一篇齐桓公责备工师翰的寓言故事,工师翰就是一名工匠。宫殿坏了,建新的,工师翰全权负责。先去伐木、用木排运出山,然后“麾众徒,操剞劂斲之,运绳尺剫之”。五个月后,大功告成。桓公一看,“东阿之楹有樗者”——东宫有根柱子是用臭椿树做的,不高兴了,责备说:“樗,散木也。肤理不密,渖液弗固,嗅之腥,爪之不知所穷,为柣为枨尚不可,况为负任器耶?”这种树一堆毛病,不密实,闻着臭,做成门槛什么的都不合格,何况要承重?工师翰假装委屈,我把别的地方都弄得那么好,“嘉木以为桯,文磶以荐址,画藻以奠井,坚垩以厚墉,陶甓以饰黝”,梁柱缺了一根用椿树凑数,不成想就被责备了。桓公给他讲道理,宫殿就是靠柱子支撑的,“一楹蠹则倾隳”,怎么能行呢?工师翰这时也讲道理了,国家稳固正如同宫殿稳固,如果“众壬进”,奸臣当道,能行吗?桓公说肯定不行。工师翰说,那你只看到臭椿柱就是“察其小而遗其大”了,看看现在朝里掌权的,雍巫、夷鼓初、寺人貂、开方,这四个都是什么人,“皆蠧矣”。桓公恍然大悟,“于是解四子政而召管敬仲任之,齐国大治”。工师翰先故意露出破绽,然后以桓公之矛攻桓公之盾,逻辑如工艺般严谨,进谏效果也就自然可期。

如果说宋濂笔下的还只是寓言故事,那么宋朝李诫编撰的《营造法式》不仅是对建筑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而且更有助力防止腐败的社会价值。李诫即工匠出身,“其考工庀事,必究利害,坚窳之制,堂构之方,与绳墨之运,皆已了然于心”。但该书在技术层面之外,还明确了劳动定额,以及运输、加工等所耗时间,对于编造预算,施工组织都有严格规定,相当于一套建筑工程的制度、规范,从而能够有效地杜绝物料浪费和工程管理人员中饱私囊。如李诫这样一种工匠精神,不是同样足令我们景仰吗?

当下为什么要提出培育工匠精神?在我看来,出发点显然不是要打捞传统手工艺,而是旨在将传统手工艺中蕴藏的精益求精注入现代企业。这两年,我国游客不是走到哪个国家就在哪里“扫货”并不断成为新闻吗?究其原因,国人口袋鼓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于国货信誉有待提振。这样来看,就不难明了此种提法的战略意义了。

中国古代八大名匠

1、鲁班(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

鲁班

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时期鲁国人,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匠师和发明家。木工工具方面发明了墨斗、刨子、钻子、锯子;军事器械方面发明了云梯、钩;生活用品发明了磨、锁钥。由于他的突出贡献,被后人尊称为中国建筑鼻祖、木匠鼻祖。

今天,鲁班纪念馆和鲁班奖的设立,既是对鲁班的纪念,更是鲁班工匠精神的传承。

2、李春(隋代造桥匠师)

李春

李春,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其设计建造的赵州桥,位于今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之上。赵州桥建成已有1300多年,这期间经历了8次以上地震的影响,8次以上战争的考验,承受了无数次人畜车辆的重压,却雄姿不减当年,仍巍然屹立在洨河上。

赵州桥的建成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它的大跨度、圆弧拱、敝肩拱结构形式为以后的桥梁建设开创了新的天地。李春作为一代桥梁专家,赵州桥作为一座历史名桥将永载史册,为后人所牢记。

3、蔡伦(“蔡侯纸”发明者)

蔡伦

蔡伦,公元61年-121年,东汉桂阳郡人。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榜上有名。

4、毕昇(活字版印刷术发明者)

毕昇

毕昇(972年-1051年),生于淮南路蕲州蕲水县(今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为北宋发明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

毕昇创造发明的胶泥活字、木活字排版,是中国印刷术发展中的一个根本性的改革,是对中国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对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伟大贡献。

5、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墨子精通手工技艺,他是中国古代风筝的创始人。并深谙当时各种兵器、机械和工程建筑的制造工艺,在《墨子》一书中关于军械制造方面的论述,对后世的军事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

6、张衡(中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

张衡

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中国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他发明的浑天仪、地动仪,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

后世称张衡为“木圣”(科圣),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后人为纪念张衡,在南阳修建了张衡博物馆。

7、马钧(魏晋时期发明家)

马钧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期曹魏发明家。扶风(今陕西省兴平市)人,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

马钧最突出的表现有还原指南车;改进当时操作笨重的织绫机;发明一种由低处向高地引水的龙骨水车;制作出一种轮转式发石机,能连续发射石块,远至数百步;把木制原动轮装于木偶下面,叫做“水转百戏图”。此后,马钧还改制了诸葛连弩,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

8、黄道婆

黄道婆

黄道婆(1245 ~ 1330年),又名黄婆或黄母,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黄道婆对促进长江流域棉纺织业和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后人誉之为“衣被天下”的“女纺织技术家”。

纵观我国历史上的工匠群体,他们在当时有限的社会条件下,创造了一系列令人惊艳的作品。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叫“工匠精神”,但他们就是“工匠精神”。

【古代具有工匠精神的名人素材】相关文章:

历史上那些具有“工匠精神”的名人素材(精选10篇)12-19

“工匠精神”高考作文素材整理08-26

高考作文时事论据素材:工匠精神的例子鲁班10-26

有关工匠精神的作文04-28

工匠精神相关作文04-28

工匠精神的高中作文09-21

工匠精神作文(精选37篇)07-18

关于工匠精神的作文大全07-12

工匠精神1000字作文04-27

工匠精神议论文12-05

上一篇: 温州市永嘉县历史上最知名的六大名人,你知道哪几位呢?
下一篇: 十二星座谁最容易当海王_名人谁是白羊座_白岩松是什么星座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