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器:鬲
饪食器和礼器。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商代鬲的造型仿新石器时代陶鬲制成,器身较高,两直耳立于口沿上,侈口,圆腹,腹下部做成中空的袋状,以便烹煮时扩大受火面积,腹底有3个锥形短足,花纹简单。商中期后,鬲身开始装饰精美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时,袋足逐渐蜕化,器身也由竖高向横宽发展;还有方鬲,下部有门可以开合。西周中期后出现附耳,有的口沿外侈无耳,晚期部分鬲为蹄形足。春秋基本沿袭西周造型。战国晚期后铜鬲消失。
青铜乐器(青铜乐器编钟)
西周中期后,鬲除炊粥外,也作为祭器陪鼎使用,一般以鬲二、四器与列鼎三、五组合。
圆形,平沿,平唇,三袋足,二腹耳高出口沿。
酒器和水器:斝和卣
斝,盛酒器和礼器,由新石器时代陶翚发展而成。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用于盛酒或温酒。基本造型为侈口,口沿有柱,宽身,体侧有鋬,下有长足。翚的形制较多,器身有圆形、方形两种,有的有盖,有的无盖;口沿上有一柱或二柱,柱有蘑菇形、鸟形等不同形式;腹有直筒状、鼓腹状及下腹作分裆袋状几种;鋬有的是扁平素面,有的用兽头装饰;底有平底、圆底;足有三足、四足、锥状空足、锥状实足、柱形足等。一般来说,商早期多为平底、空锥形足或较瘦的袋状足,胎体轻薄,纹饰简单,一般只有一层花纹。商中期至西周早期,多为圆底或肥圆的袋状腹,柱形足,器体厚重,花纹繁缛,常用蕉叶纹、饕餮纹、云雷纹等纹样装饰,有的以云雷纹做地,其上饰有多层花纹。作为礼器,常与觚、爵等组合成套使用。
卣,盛酒器和礼器。盛行于商和西
周时期,作用是祭祀时盛放鬯(一种香草泡过的酒)。造型多为椭圆形,颈微束,垂腹,圈足,带提梁,俗称提梁卣,也有部分方形和直筒形卣。此外,鸟兽形有提梁的盛酒器,习惯上称为鸟兽形卣。已发现的鸟兽形卣有双鸟、单鸟、鸮、豕、虎等造型,鸮卣一般是器的两侧各为一个猫头鹰形象,盖为鸮首,器为鸮身,足为鸮足;豕卣也如此,由对称的两豕形象合成,足为豕蹄形。提梁卣的器身与尊一样,饰有繁缛的云雷纹和各种兽面纹、动物纹,并将装提梁的系做成各种动物头像,与厚重的器物造型相呼应,显得雄浑而庄重。
青铜方斝
青铜方斝,平底,四足,足呈四棱尖锥形。
伯各卣
伯各卣,提梁饰龙纹,中部左右各设一牛首。
兵器:戈、矛和戟
戈,流行于商至汉代,用于钩杀。由戈头、戈秘(用于手执的木、竹、铜柄)、秘冒(秘顶端的铜冒)和铜鳟(秘末端的铜头)4个部分组成。戈头每部分又有专用名称。戈下部为刃,戈刃上面的长条形部分叫“援”,刃与援之间的尖端叫“锋”。戈嵌入木秘中的部分叫“内”,由刃部向秘部转折而下的部分叫“胡”,胡上用于穿绳缚秘的长方形小孔称“穿”。商代早期和中期的戈,器身短而粗,无胡,有的内有銎用以穿秘,有直内和曲内等不同形式。商代晚期至西周,部分戈开始出现胡,胡上有一穿或二穿。春秋战国的戈,援部细长,胡上有三穿,有的内上刻有铭文或花纹。此外,春秋战国时还有许多特殊形式的戈。
矛,流行于商至汉代,用于刺杀。由矛身和矛胶两部分组成。矛身有一锋二刃,中部为隆起的脊。矛骸即矛的銎,为直筒状,用于安装木、竹或藤条制作的长秘,秘的末端有铜制的镦。商周时,矛胶的两旁常铸有两个环耳。商早期矛身短而狭。商晚期、西周和春秋初期矛身宽大。春秋中期后的矛,多细而长,有血槽,有的在胶部铸有精美的花纹,各地出土的矛数量较多。
戟,流行干商代至战国,戴是戈和矛的合体,即在戈秘的顶端铸有或装上矛形尖刺,西周时期也有戈和刀的合体。戟集戈与矛的性能于一体,既可刺杀又可钩杀,杀伤力较强。商周时的戟,戈、矛多铸成一体,戈体和矛身均短而宽。战国时的戟,一般为戈、矛分铸,矛头可随意装卸,戈体与矛身都较细长。这一时期,也有在戟秘上装有两件或三件无内戈的多戈戟,杀伤力更强。
龙纹戈
夔身细长,两足,夔尾上卷
蝉纹铜矛
两件成对,形制纹饰均相同
戟
上下有刃,中部有脊
乐器:铙和鼓
铙,流行于商周时期。主要用途有两种:一是战争中退军时敲击,指示停止攻击;二是祭祀和宴乐时配合其他乐器击奏打节拍。形似铃而稍大,横阔竖短或横竖相当,上部为直口或稍凹的弧形口,体内中空,底部正中有管状短柄,柄中空可插木把。器表多饰兽面纹,也有的在铙体边缘或内部刻画虎、象、鱼等动物形象。使用时口部朝上,一手执柄,另一手执棒敲击。以大小不同的3个或5个为一组。
鼓,流行于商至汉代。常用于指挥战争,也用于乐舞宴享。中原地区出土的铜鼓很少,形状为横置的长圆筒形。顶部有两头高、中部低的枕形座,用以插杆饰。鼓身两侧蒙罩革制鼓面,周缘有钉鼓面的钉纹,下部有四足。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量出土铜鼓。这些铜鼓整体用铜制作,鼓面雕铸有精美的花纹。鼓身中空,两侧有环耳,腰部略细,无底。演奏时,一般直接放在地上,也有悬挂在鼓架上的。
回字纹铙
口部呈凹弧形,铙体为合瓦状
石寨山型铜鼓
此鼓整体用铜制作而成,鼓身雕有精美花纹
铜器,在我国古代多指青铜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秦汉时期,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