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
为了深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和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即日起,牡丹江医学院学生会将开展“爱国历史人物百篇”专题活动,我们将在每周周二、周四为您推送相关内容,一起来关注吧!
爱国人物:李达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李达(1905年4月19日-1993年7月12日),原名李德三,陕西眉县人,毕业于西北军第二军官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师参谋长、军参谋处处长等职,参加湘赣苏区反“围剿”,参与创建湘鄂川黔苏区和长征。抗美援朝期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1954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计划部、监察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2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李达的成就
李达是我军历史上担任参谋长时间最长的杰出将领,刘伯承元帅不止一次地称赞他是“称职的好参谋长”。
1934年4月,李达协助红六军团首长组织指挥了沙市伏击战,仅用两个多小时就一举全歼了敌四十三旅。1943年8月,受刘伯承师长、邓小平政委委托,李达指挥了林南战役,在历时9天的战斗中,我军共攻克据点80余处,歼灭日伪军7000余人,解放人口40余万。
1953年4月,李达被任命为志愿军参谋长。当时我军正在酝酿夏季战役,当六十军取得了毙、伤、俘敌共14800人的重大战果时,李达亲自与六十军的作战科长详谈,总结出了加强步炮协同等成功经验,向参战的各部队推广。当二十兵团部队攻占了敌层层设防的轿岩山阵地时,李达在尚未掩埋敌尸的情况下登上轿岩山,细心勘查了敌军部署情况,找出了其特点。当时主持志愿军工作的邓华代司令员将他誉为“诸葛先生”。
多智善谋得益于李达严谨的工作作风。每次作战,李达都细致制定计划,一般情况下总是同时拿出两三套甚至四五套方案供首长选择,经常亲自起草作战命令。为了使自己的方案准确无误、切实可行,他坚持调查研究的科学态度,深入前线掌握第一手材料,对部队作战地域的地形地貌都作认真全面了解和考察。长期积累下来,战区的哪条山沟能放多少部队、哪个村庄叫什么名字,他都了如指掌,熟悉他的领导和同志称他是“活地图。”他81岁高龄时,还能对全国2000多个县名背诵如流。
李达语录
1、为早日开启全国之民智,为早日结束中国之苦难
2、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3、那个时候我组织救国团,抵制r货,把日本制造的东西成堆的烧掉,划着火柴时,我突然发现火柴也是日本制造的,那一刻我觉得真悲哀
4、中国的出路,只有铲除封建遗物,才能实现自由平等。
5、咱们中国人的路,必须得咱们自己走。
6、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
7、百姓是泛指,人民才是主人。
爱国感言
置身新时代的前进洪流,我们要永远保持奋斗精神、永远保持爱国情怀,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于激荡和共鸣中汇聚智慧、凝聚力量,推动国家进步和民族复兴,在中华民族史上、人类发展史上写下新的篇章!
编 辑:郑欣艺
一 审:鲁佳欣
二 审:何加伲
三 审:艾 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