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纪念历史人物的三个地方传统
早期端午节的传承动力是辟邪求吉的原始信仰
据文献记载,端午节的最初形成时间是战国时期。先秦时期干支纪日法和数字纪日法并用, 而以干支纪日法为主, 故此时关于端午节的记载用“午月午日”或“仲夏午日”的说法。此时已有较多关于午月为恶月、需要避忌的习俗。《礼记·月令》记载,仲夏月阳光极盛,阴气初起,阴阳相争,故午月是一个恶月,习俗讲究斋戒禁欲或登高避祸。另按先秦已兴起的五行之说,午属阳火,午月午日为两火相重,火气过旺,尤为恶日,需要避邪禳灾,其习俗主要是蓄采百药、沐浴兰汤等。如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夏小正》记载:“此日(仲夏午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可知这时端午节的确定日期已经出现,是在午月午日或称“仲夏午日”。《大戴礼记·夏小正》则记载了战国时的浴兰习俗:“(午月)蓄兰,为沐浴也。”兰草在上古时期被人当做可以辟邪的植物。这些记载,说明在战国时代端午节已经初步形成。不过此时端午节还在雏形期,节俗活动还很少。
汉代端午节延续战国时代的格局并有所发展。汉代以后人们已更多地使用数字来纪月纪日了,故端午节的日期由午月午日变为五月五日。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东汉王充《论衡·四讳》、东汉应劭《风俗通义》都记载了人们认为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将危害父母、要尽早将之遗弃的习俗。应劭《风俗通义》还记载:五月五日,人们用彩色的丝带系在手臂上,用来防避兵役和鬼魅,还能防病防瘟疫。魏晋南北朝是端午节趋于定型的时期,此时有了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活动。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中第一次使用了“端午”一词:“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这是文献中第一次出现“端午”一词。唐代以后,端午节主要按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样子传承下来,并且沿用了“端午”之名。
由以上对端午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的简要回顾,可知早期端午节的起源和传承动力在于当时人们的巫术、数字、禁忌、五行、阴阳等信仰。既然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人容易发生灾祸或感染瘟疫,就需要举行仪式或采取信仰中有效的习俗活动来避邪禳灾。可知端午节早期的主题是驱邪避疫、适应自然,基于远古民众虔诚的原始信仰、巫术观念等。早期这些相关的信仰就是端午习俗的传承动力。
纪念敬奉历史人物是魏晋以来端午节传承的新动力
先秦到汉代是端午节的初期,这一时期人们还保持着很盛的原始信仰观念即午月午日(魏晋后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的观念,自然地采取避忌措施,由此在张国时期即已初步形成端午节,而且以巫术措施辟邪的传承动力较为充沛。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神话时代”已经过去,社会思想比以前相对开明,人们的原始信仰观念有所衰退、淡化,端午节早期主题的传承动力逐渐减弱。这种变化的标志就是产生了用纪念历史人物的传说来解释端午习俗的记载。
关于五月五日吃粽子是为了祭祀屈原的记载最早见于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端午舟船竞渡是为了表达抢救屈原愿望的传说最早见于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端午节源于纪念伍子胥或曹娥的传说最早见于汉末邯郸淳写的《曹娥碑》。这些传说的产生表明,此时先秦两汉时期与端午节有关的数字、五行、阴阳等信仰淡化了,人们开始对早期端午节的一系列避邪习俗感到莫名其妙,就编出了一些历史人物传说来解释。也就是说,一方面端午节的早期传承动力弱化了,一方面又出现了新的传承动力,这就是纪念历史人物,这使端午节的主题发生一些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节日生命力。魏晋以后,我国民众的巫术、禁忌、术数、阴阳等观念虽然不像上古时期那样强盛,但还一直在民间自发地传习着;也由于端午节邻近夏至,气候处于炎夏马上到来的时候,契合了这一时令转换的显著关节,适应了民众生活与自然节律相配合的需要;加上后期注入的纪念屈原等新的文化内涵的传承动力,端午节习俗始终没有断绝,其大节地位得以维系。
楚地纪念屈原
湖南湖北两省古属楚国,屈原在当地民众中有着崇高威望,故自魏晋以来楚地端午节祭拜屈原的习俗最盛。中国端午节2006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2009年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样本为四个: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和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其中,“屈原故里端午习俗”“西塞神舟会”“汨罗江畔端午习俗”都与纪念屈原有密切关系,可见屈原文化在端午习俗中所占的重要位置。此处仅以“汨罗江畔端午习俗”为例,来看看这一带端午节敬奉屈原的情况。
汨罗江畔龙舟竞渡历史悠久,而且自古就名声远播。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阳竞渡,乃遗俗也。”同时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也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而观之。”此后历朝都有相关记载。
汨罗市端午节文化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民间自然传承的端午习俗,一部分是政府组织的以“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节”为代表的端午文化节。前者是根本和主体,后者为辅助和延伸。
汨罗市楚塘乡鱼街市村位于汨罗市郊,汨罗江中下游的江边,是这一带民间自发举行的龙舟竞渡习俗传承较好的村落之一。鱼街市端午习俗有龙舟竞渡、插艾蒿、用雄黄酒、抢龙水、剪龙须、洗端阳澡、唱老戏、吃粽子、饮凉茶、捉癞蛤蟆、女儿回娘家等。而其中龙舟竞渡是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活动。该村从每年农历四月中下旬就开始为端午的龙舟竞渡做准备了。农历四月三十一或五月初一,人们抬着龙舟到汨罗江畔举行隆重的下水仪式。然后大家划起龙舟到屈子祠去祭拜屈原,叫做“朝庙”或“祭屈”。到了屈子祠附近的河滩,从船头取下龙头,队长扛着走在前面,队员们按龙舟上的顺序排成两行跟着,一路小跑进入屈子祠。队长将龙头放到香案上,龙口朝向庙门。鞭炮钟鼓齐鸣,大家向写着“故楚三闾大夫屈原之神位”的神龛跪拜三次,祭司唱诵悼念屈原的祭文,唱罢,敬屈原三杯酒洒在地上,再敬龙头三杯酒,也洒在地上。礼毕,队长扛起龙头带领队员们走过后进中厅的屈原雕像,又小跑着回到河滩,一起跳进水里,拥着龙头洗“端阳澡”,再将龙头安放在龙舟上,朝庙仪式就结束了。在当地,没有做过朝庙仪式的龙船和队员是不能参加龙舟比赛的,只有朝过庙的龙船才能得到屈大夫的保佑。在下水和朝庙的过程中,有很多百姓跟从观看。在去朝庙的路上,沿途各家各户都燃放鞭炮,有的还送红包或烟酒。可以看出,在下水和朝庙仪式中,人们崇奉的神灵有两位:一是龙神,二是屈大夫,而屈大夫是受到敬奉程度更高的主神。
岳阳市和汨罗市两级政府组织的以龙舟文化节为代表的系列大型活动壮大了汨罗江端午文化的声势和影响。2005年以来每年举办一届中国国际龙舟文化节,到2015年已经举办了十一届。除龙舟赛外,还有系列大规模活动:祭屈仪式、开幕式文艺演出、龙舟拓展训练营、龙舟文化寻根游、屈原文化研讨会、端午文化论坛、端午习俗体验等。政府在汨罗江畔修建了国际龙舟竞渡中心、奥运火炬广场、龙舟体验基地,完成了屈原碑林改造、屈子祠整体维修和扩展工程,修复屈原墓,改建了从汨罗城区到屈子祠的公路。这些为汨罗江端午文化的发展壮大奠定了硬件设施和文化空间方面的坚实基础。汨罗江畔的端午屈原文化和龙舟文化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具有国际声誉的品牌。
吴地纪念伍子胥
江浙一带古属吴地,过端午祭祀、纪念伍子胥的习俗较为普遍,而以苏州端午祭伍习俗最盛、最具代表性。先秦时期苏州是吴国的都城,而且据记载,苏州城就是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奉吴王阖闾之命设计和支持建造的,时称“阖闾城”。传说忠臣伍子胥屈死后,尸体被抛入胥江,头颅悬挂在阖闾城门上。故伍子胥与苏州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由于伍子胥在当时吴国的崇高地位、显赫功绩,也由于他的传奇经历和巨大悲情,他在历史上的吴地一带影响很大,受到当地民众的广泛崇敬和祭拜,这也使得这一带端午节纪念伍子胥的习俗成为与楚地端午纪念屈原的习俗足以相提并论的地方特色文化。
苏州端午节习俗丰富、形态完备。既有公共场合举行的龙舟竞渡、舞龙舞狮等大型活动,也有家庭内部举行的诸种辟邪祛毒活动,也有祭龙、祭伍子胥的祭祀活动。其显著地方特色就突出表现在祭祀伍子胥,将端午节的许多习俗与纪念伍子胥联系起来。
苏州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规模盛大,避邪驱毒习俗也很兴盛,而且这两项端午节代表性习俗在苏州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记载苏州风俗的清代顾禄《清嘉录》在卷五“五月”部分对此做了详细的描述。关于竞渡的地点,该书说:“龙船,阊胥两门,南北两濠,及枫桥西路水滨皆有之,各占一色。”近年来,苏州市沧浪区的胥江地区、葑门觅渡桥地区以及常熟的尚湖地区是举办大型活动的代表性地点。夏历五月五日,古胥门前、胥江岸边,前来观看舞龙舞狮和龙舟竞渡的人很多。路边店铺有许多摆卖粽子、香包、药品等节令物品的摊位。上午九点,胥江岸边的大型活动开始,首先是简短的祭龙仪式,舞龙者将长龙在台子上架成盘曲状,退下。在盘龙前放一个大盘,盘中有稻米、粽子、水果等食物。舞龙队、龙舟队的代表上台,手持燃香,向盘龙三鞠躬。然后开始舞龙舞狮活动。舞毕,祭拜江神、潮神(或称涛神)伍子胥。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仪式上祭拜伍神的不是人而是舞动的龙。长龙呈东西向伸直,龙头朝胥江叩拜三次。然后是盛大的龙舟竞渡。竞渡活动的开端是点睛礼。长龙在台上摆出起伏有致的龙舟状,龙首向胥江行三拜礼,拜祭伍子胥。再由当地德高望重的长者或官员用羊毫蘸朱红色油彩点上龙的双眼,此刻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长龙舞动,竞渡开始。参赛龙舟一般二三十艘,分组进行,有初赛、复赛、决赛。赛后宣布获胜名次,再以舞龙结束活动。除竞渡以外,苏州人也在在家中举行丰富的辟邪祛毒和节令饮食等习俗活动。
越地纪念勾践
浙闽粤等我国东南部地区古属越地,温州更曾为越国余绪瓯越国都城所在地。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苦练水军,终于打败吴国的故事在这一带家喻户晓,为人崇奉。因而温州就有了将端午节龙舟竞渡解释为源于越王训练水军的传说,在竞渡仪式中奉祀越王水军将士。明嘉靖《温州府志》卷一《风俗》明确记载:“端午竞渡,旧志云竞渡起自越王勾践,永嘉水乡用以祈赛。”由此传说可知,温州端午龙舟竞渡起源的民间解释是为纪念勾践训练水军,而不是为纪念屈原。
温州端午习俗,有划龙舟、吃粽子、吃薄饼(卷着馅的面粉煎饼)、挂艾蒿、系长命缕、“撞蛋”(孩子们用自家带来的咸鸭蛋互相碰撞,没破裂者为赢)等。其中最为盛大、最有特色的是龙舟习俗。它也是温州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热闹的节日习俗。温州临海,河流纵横,又有佷盛的龙信仰和水神崇拜,加之温州人团体意识强,争强好胜,由于经商风习浓重而更加讲究求吉辟邪等,这些都是温州龙舟习俗繁盛的重要因素。
温州龙舟竞渡活动的时间一般为十天,夏历四月三十日进河,五月初十收殇。也有些地方五月初一进河,初六或初七初八收殇。筹备事宜在四月就开始了。如果要造新船,四月初一就在庙里举行开殿门仪式,祭祀殇官神,开始造船的诸项事宜了。其主要程序分为五个阶段:请神,进河,参龙,斗龙,收殇。
其中请神也叫点殇或点香,就是祭祀和请出掌管龙舟的太保神和殇官神。时间在夏历四月下旬的某个择定的吉日。太保是掌管36位殇官的神,有的地方说太保有五位:张德、彭方、张贤、洪武、周陆,称五阴太保;有的地方说太保神是一位。殇官神是专管划龙舟的神。温州人认为龙舟上的每一个职位都是由一位殇官管着的。一般龙舟上有36个职位,也就有36殇官。按传统的龙舟设置,36个职位包括:划船手26人,另有执旗者1人,唱神者(参龙师)1人,司鼓2人,掌锣2人,托香斗者2人,前后掌舵者2人。大船要48人,其中划手36人,参龙师和掌旗各增1人,其他职位同小船。36殇官各有其姓名和位置职司,如船头杨一将军,船尾周六相公,阵头队长一道殇官杨文显,阵后哨长二道殇官蔡伊忠等。
据温州市瓯海区瞿溪镇参龙师任银河讲述,当地传说五阴太保原是战国时期越国攻打吴国时统领水军的五位长官。当时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借民间划龙舟训练水军,历经十年,在公元前473年的端午节,以变民为兵的水军作为攻打吴国的主力军,攻破吴国国都。战争结束后,越军请唱神者为战斗中牺牲者的亡灵招魂,带他们回归故土,这就是最初的“收殇”仪式。后来每年端午节划龙舟时,这些殇鬼都难忍在阴司的寂寞,来到人间参加划龙舟。这些亡魂附在划手们的身上,帮助他们取胜,也造成不同龙舟队之间的争强好胜、争执斗殴乃至翻船事故。所以人们在庙中塑起五位太保的神像,每年划龙舟之前都要拜祭他们,请他们管束36殇官。有的地方也塑起36殇官的神像。
温州端午节龙舟竞渡中的“参龙”原为一种祈福辟邪的祭祀活动,后来发展为龙舟队之间在水上进行的一种口头诗歌竞赛。这里还有具有水上台阁这种观赏性龙舟。
三种地方传统对保护端午节文化遗产的启示
第一,民间信仰特别是神灵崇拜是端午节习俗传承的最强大动力,端午节文化遗产保护不能搞“去信仰化”。民间信仰是节日习俗产生的主要根源,也是其传承的主要动力。端午节习俗中早期的民间信仰形式主要是辟邪巫术,魏晋以后由于巫术信仰衰退,传承动力不足,人们增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勾践等人物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把他们当做神灵崇拜。有些地方还有龙凤崇拜等其它信仰形式。辟邪驱瘟巫术信仰活动还在各地端午习俗中不同程度的传承着。我们看到,单纯的巫术性习俗比如悬挂菖蒲艾蒿、系五彩丝、吃粽子、用药酒等都是分散在各家户进行的小型活动,而加入了神灵信仰的龙舟竞渡、巡游等活动则是在公共场合举行的大型活动。所以,巫术崇拜之外的神灵崇拜的加入,是后世端午节习俗兴盛的重要因素。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民间信仰活动占据节俗份额最大的节日之一,这主要由于端午节就起源于辟邪防瘟的巫术信仰,今天这方面的内容在端午节习俗中仍很活跃很丰富,传统的舟船竞渡、巡游活动也有很多民间信仰成分。正确对待并处理好民间信仰问题对于端午节的传承与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去掉这些民间信仰活动,上述地方的端午节习俗就支离破碎、面目皆非了,也失去在民间传承的动力。这里要特别注意龙舟竞渡习俗中民间信仰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有过于强调龙舟竞渡为体育赛事、去除其民间信仰仪式的倾向,这种倾向的致命弊端在于:如果将龙舟竞渡当做单纯的体育赛事来组织,它就不是传统的端午节民俗了;而如果这种赛事又不是由民间操办,那就什么民俗都不是,只是一种体育活动或社会活动。
第二,在同根同质的中华民族端午节文化大格局内,应充分尊重地方文化传统,繁荣地方特色习俗。各地端午节既有共同的文化内涵和习俗活动,比如避邪防瘟、吃粽子、挂菖蒲艾蒿等,也有许多地方特色习俗,比如厦门的“抓鸭子”比赛、成都的放河灯、闽南的使用午时水(洗午时水、泡午时茶)等。各地都可以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等客观条件和人文历史风习,搞好地方特色节庆活动。北方水系不发达,不便于搞龙舟竞渡,但可以搞其他切合环境的特色活动,如古代北方就有射柳、摔跤、打马球等游戏。同样是南方的龙舟竞渡,各地的解释也各有不同:楚地传说为抢救屈原;越地的传说解释为纪念越王勾践苦练水军、打败吴军的事迹;吴地的传说则解释为祭祀、迎请钱塘江潮神伍子胥。汨罗江、苏州、温州分别是端午节纪念屈原、伍子胥和勾践的代表性传承地。这些关于划龙舟的不同传说在不同地方流传,并不发生冲突,都是各地宝贵的特色文化资源,它们共同构成我国的端午龙舟文化。
在现代社会,由于社会流动、信息传播、舆论宣传等因素的增强,各地习俗有比传统社会更强的趋同化表现,这对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持有值得重视的损害。温州龙舟竞渡在历史文献和现在传承的当地传说中都说为纪念越王勾践训练水军,但当代许多文人诗词都说为纪念屈原。可见主流文化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影响和冲击。鉴于此种情形,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保护端午节的地方独特文化形态的传承。
文化既是随着社会生活变迁而不断演进、发展的,也是随着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交流而传播、变异的。古代我国同朝鲜半岛、日本等国家借助海上交通进行频繁的外交、贸易等往来,在文化上也相互影响和借鉴。我国的端午节传播到朝鲜半岛就落地生根,发展出该地民族以崇奉大关岭山神为特色之一的江陵端午祭,成为他们自己的节日传统。而端午节重视竞技等富于阳刚之美的一面到了日本则被发扬光大,成为男儿节。今天建设“一带一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也必然会发生文化上的碰撞、交流和交融。一方面,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应该遵循文化多样性原则,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也充分尊重对方文化的特色和独立性;另一方面,也在交流之中了解、欣赏对方的文化,在保持自己文化独立性的同时,学习、借鉴对方文化的优长之处,也不排斥对方学习和接受我们的文化。
作者简介:黄涛,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