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下午,一场关于海洋与贸易,关于遗产地与数字化,关于国际社区与总部经济的鼓浪屿学术论坛在鼓浪屿厦门大学人文社科艺术高等研究院举行。
作为主题为“世界海洋文明视野下的大厦门湾”的“第二届中华海洋文化厦门论坛”的平行分论坛之一,此次鼓浪屿论坛的主题为“海洋文明视野下的鼓浪屿:国际社区与总部经济”。此次论坛是由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支持,厦门大学和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主办,厦门市社科联和厦门市社科院等单位协办。
13日上午,第二届“中华海洋文化厦门论坛”主论坛在厦门大学举行 (图片来源 《海西晨报》视频截图)
来自厦门大学的张先清教授、李渊教授、陈娟副研究馆员,来自华侨大学的王唯山教授、张云江教授、张宇副教授,来自厦门市社科院《鼓浪屿研究》执行主编詹朝霞及人文地理作家、《厦门晚报》资深编辑记者萧春雷等八位学者汇聚一堂,是为了解读海洋文明视野下的鼓浪屿。
鼓浪屿分论坛会场1
鼓浪屿作为厦门西南海域上的一个小岛,与厦门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既相属又相对独立,共同构成大厦门湾的核心区,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如何解读鼓浪屿历史上在世界海洋贸易体系的角色和作用,如何理解鼓浪屿在世界海洋文明中所提供的多元文化国际社区的个案价值,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文化交流与人类文明互鉴重要论述的生动叙事,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此次论坛的特别举办,亦是为了纪念鼓浪屿申遗成功五周年,彰显鼓浪屿海洋文化价值,助力厦门建设海洋文化强市。
鼓浪屿分论坛会场2
围绕这一主题,八位学者将鼓浪屿置于深远时空坐标观察与微观脉络肌理的解剖,从远景、中景、近景的宏观视野,从遗产价值研究体系与数字化等微观视角,对鼓浪屿进行全息视野和全新视角的解读,充分深入阐述了各自的观点与见解。
一、远景:“环南中国海”文化圈的形成,让鼓浪屿成为近现代南洋闽商的一块“飞地”
萧春雷将鼓浪屿置于深远的时空坐标下进行宏观视野观察,认为5000年前从福建、台湾出发的南岛语族大航海,改变了环南中国海的种族与文化,为历史时期南方汉人重建南中国海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值得称道的是,宋元明清时期,闽粤汉人摆脱中原王朝思维,以自己为中心,依靠航海线路,创造了自己的海洋世界——东西洋和南洋。近代大量闽南移民下南洋,与南洋闽商返乡定居鼓浪屿,就是这一历史进程的产物。因此,鼓浪屿不但是环南中国海文化圈的重要节点,还成为近现代南洋闽商的一块“飞地”,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
萧春雷 人文地理作家 《厦门晚报》资深编辑记者
二、中景:帆船时代厦门的兴起,为鼓浪屿国际社区和总部经济的奠定了基础
王唯山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导
王唯山将历史焦距拉回到中景17、18世纪。他指出1630年“鼓浪屿号”帆船航行于厦门与大员(今台南)之间,至今鼓浪屿观海园里遗存的一块1759年西班牙大帆船船长墓,无不显示出鼓浪屿活跃于这一时期的海上贸易活动。
詹朝霞 厦门市社科院鼓浪屿国际研究中心《鼓浪屿研究》编辑部主任厦门市政协特邀文史研究员
詹朝霞认为明末清初康雍乾年间,帆船时代厦门的兴起,特别是1683—1735年,厦门成为继泉州刺桐满港、漳州月港之后与广州比肩的中国沿海贸易中心与通商口岸。为厦门在以后不同的历史时期成为通商口岸和国际港口城市奠定了基础,是鸦片战争之后厦门被迫成为《南京条约》五口通商之一的重要原因。鼓浪屿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浮出历史海面。
三、近景作为中国文化的展示窗口与输出口的鼓浪屿
几位学者分别从不同的侧面描述了十九世纪二十世纪鼓浪屿在海洋视野下的近部景观与脉络肌理。
张先清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张先清指出十九世纪的西方海事绘画(maritime painting)作为早期视觉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互动产物,展现了这一时期厦门湾的本土海洋社会文化,例如帆樯林立的厦门港,鼓浪屿周边的海面状况,驾驶着中式渔船捕鱼的厦鼓渔民等等。由此也呈现了一种独特的西方人视角下的厦门与鼓浪屿海洋景观,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十九世纪厦门与鼓浪屿海洋文化弥足珍贵的视觉图像。海事绘画本身也是作为世界遗产地的鼓浪屿值得重视与珍藏的一类视觉遗产。
张云江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教授 博导,福建省宗教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
张云江在研究中发现,1857年至1898年四十年间,先后有六批十五位荷兰“汉语译员培训生”到鼓浪屿实习培训学习汉语,涌现出凯士、施古德、高延、薛伯和武礼等著名的荷兰早期汉学学者。其中凯士将《大清律例》刑律部分翻译成荷兰文,将5000多个汉字字模从香港购入莱顿,成为其后百年荷兰汉学印刷业的基础,经过凯士介绍,七种鼓浪屿植物进入西方植物学拉丁文名录;高延的《厦门的年度节庆与习俗》被视为西方关于中国宗教民族学或社会学的开山之作,他本人被视为从鼓浪屿走出的西方汉学家第一人。而武礼与其老师清末文人赵少勋的交往,则体现出当时鼓浪屿作为国际社区华洋共处的生动细节,有冲突有融入有友谊有尊重。
由此可见,鼓浪屿不仅是近代西方文化的输入口,亦是中国文化的展示窗口和输出口,是鼓浪屿纳入融入世界海洋文化的重要叙事。
张宇 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副院长 副教授
张宇指出卫生状况的改善是鼓浪屿成为国际社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推动卫生事业的主体是教会。教会医疗事业不仅对鼓浪屿的环境卫生尤其是医疗卫生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还引入了近代规范化的医疗程序、医疗制度和医疗培养体系,有效推动了鼓浪屿的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工部局成立后,制定了诸多维护公共卫生的措施,鼓浪屿的环境卫生有了较大改善,具有典范意义的国际社区也于此初见雏形。
鼓浪屿分论坛会场3
王唯山指出鼓浪屿遗存至今的上千幢建筑中有许多用于商贸用途。比如中南银行旧址、汇丰银行公馆及职员公寓旧址、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和记洋行仓库遗址、大北电报公司旧址、厦门海关副税务司公馆旧址、鼓浪屿电话公司旧址、鼓浪屿电灯公司旧址等等,无不说明鼓浪屿当时的经济活动的活跃,是当时中国乃至世界企业总部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十九世纪海事绘画一瞥 (图片来源:张先清PPT 载图)
詹朝霞认为,基于上述的各个侧面的呈现,鼓浪屿完成了从渔耕聚落到国际社区的华丽转身,成为华洋共处、社区自治、多元文化的国际社区与汇通南洋的总部经济区。1920年代,鼓浪屿成为与曼哈顿齐名的世界最富有小岛,世界只知一个叫Kulangsu的鼓浪屿,不知道一个叫Amoy的厦门。
四、微观:遗产价值研究体系与数字化
时过百年,今天的鼓浪屿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研究、解读、展示、传播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价值,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鼓浪屿申遗成功指示精神的重要任务。
李渊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 博导
李渊以新锐的视角和前卫的学科体系,从世界文明进程中的鼓浪屿角色到中国海洋文化体系下的鼓浪屿价值阐释,再到新形势下鼓浪屿的遗产感知与潜力发掘,试图对鼓浪屿遗产价值进行全方位解读与表达。通过鼓浪屿遗产价值与潜力挖掘的技术路径、文史资料与空间信息集成的GIS数据平台,基于行动者网络视角的鼓浪屿整体格局演变研究,基于史学和建构视角的鼓浪屿建筑遗产价值评估,文史资料与空间信息集成的手机AR交互体验平台,遗产旅游地游客视觉行为与认知测度等多学科体系,从历史到当代,从人文到空间人文,从地方到国际,从现实到元宇宙,探讨建立鼓浪屿研究学派可能性。
陈娟 厦门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副研究馆员
陈娟阐述了鼓浪屿特色文献资源开发与利用对于深度挖掘“历史国际社区”文化内涵,传播中华文明、促进中西互鉴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通过对国内外鼓浪屿研究专题特色文献系统梳理,研究和构建以人物为核心的知识概念模型,应用语义关联、数据挖掘、知识图谱等技术探索数字学术视域下鼓浪屿名人特色文献资料开发与利用。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海洋文化内涵在于开放包容,海纳百川。地球之圆,众水相通。所有的河流都汇入大海。人类异域而生,却无往不在走向融合。文化需要交流,文明需要互鉴。鼓浪屿之浮出历史海面,为人类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提供了一个对话多于对抗,融合大于冲突的可资借鉴的可能性个案。这应该是海洋文明视野下鼓浪屿历史价值与意义。
与会嘉宾在会议召开地点鼓浪屿厦门大学人文社科艺术高等研究院(鼓浪屿原日本领事馆旧址)楼前合影留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