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物 > 3、八上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之人物形象篇

3、八上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之人物形象篇

3、八上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之人物形象篇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x0a 八上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之人物形象篇\x0a 01. 毛泽东 | 《红星

八上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之人物形象篇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人物的形象_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形象_《红星照耀中国》人物的形象

01. 毛泽东| 《红星照耀中国》

初见毛泽东,斯诺觉得他有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特点,说话真诚老实,个人自尊心强,必要时候有当机立断的魄力。

毛泽东熟读世界历史,对世界政治惊人的熟悉。毛泽东是个认真研究哲学的人,他身上没有可以称为宗教感情的东西,热爱工作且有强健的体魄和深邃的感情。

总的来说

第一,毛泽东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

第二,毛泽东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第三,毛泽东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追切要求;

第四,毛泽东是苏区人民拥护,南京政府却恨之骨的人;

第五,毛泽东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一样。

02. 周恩来| 《红星照耀中国》

周恩来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出身于一个大官僚家庭,从小就表现出突出的文学天赋,他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1919年学生运动中,他作为学生领袖,遭到逮捕。后来他去了法国,回国后与孙中山会合,准备发动国民革命。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开始杀害激进分子,周恩来被列入头号黑名单。几经周折,1931年后他终于“闯破破锁”,加入红色队伍。

03. 贺龙| 《红星照耀中国》

贺龙是个大个子,像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虽已过半百,但依然健康且不知疲倦。贺龙对为富不仁之人很痛根,据说,哪怕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

都要闻风逃跑,即便有南京军队重兵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虽然贺龙性格急躁,但是却很谦虚。在当时,他是一个土头子,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国。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一个村子里去。贺龙是1927年“南昌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的,他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

04. 彭德怀| 《红星照耀中国》

彭德怀大公无私,乐观,豁达、勇敢,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一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他身体健康,动作敏捷,同时又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05. 朱德| 《红星照耀中国》

朱德天性温和,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喜欢跟普通战打成一片。(据朱德妻子康克清描述)朱德能跟战士共同生活。作战不管大小,事前都会查勘地形,精密计划一切。他细心处理一切事务,亲自领导部队,坚持要从一切角度对敌人的阵地有清楚的了解。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人物的形象_《红星照耀中国》人物的形象_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形象

附训练题及答案

一、《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西行漫记》。

二、《红星照耀中国》内容概括:

本书记录了1936年6月至10月,斯诺在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将领的情况。

三、《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的含义: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四、《红星照耀中国》共12篇,附篇目:

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

第三篇在保安 第四篇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五篇长征 第六篇红星在西北

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

第九篇同红军在一起(续)第十篇战争与和平

第十一篇回到保安 第十二篇又是白色世界

五、阅读下列材料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请回答:

(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

(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答联共抗日、抗日、救亡、救国、爱国等均可))

(3)“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六、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C)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七、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C)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

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八、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

答: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九、在井刚山时的“三项纪律”是什么?

答: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十、简述西安事变的过程及意义。

答:过程:在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的情况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兵谏",在西安拘捕蒋介石,并通电全 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 作,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十一、《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对彭德怀印象?

答:(1) 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彭德怀上街不带警 卫,司令部门口只有一个哨兵,国民党空投传单悬赏捉拿他, 他却命令将传单保存起来,用背面印红军的宣传品。他被少先队员关于帝国主义大鼻子的回答逗得哈哈大笑,开玩笑叫作者大鼻子,风趣地回答作者关于大鼻子漫画的疑问,表现 了他平易近人、活泼风趣的性格特点。

(2)彭德怀大公无 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 作者是很欣赏的。

(3)“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 不仅表现彭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 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十二、书中描述了哪些红军领导人?(列举四人)

答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张闻天、彭德怀、贺龙、徐向前、徐海东等。

十三、“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 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物是(周恩来)。

十四、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年届不惑的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个人的成长轨迹),他是(毛泽东),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周恩来),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八一起义),

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包含在这个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中。

十五、在《红星照耀中国》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的(徐海东),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徐特立),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朱作其),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的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老李),担心记者把自己写进专著、被外国人误以为“鸡巴”而影响红军声誉的红军小鬼(向季邦)……

1.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是国著名记者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至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2. 红军给战士规定了三条简明的纪律是:行动听指挥;;打土豪要归公。

3. 在《苏维埃的掌权人物》《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中,我读到了年届不惑的 。他的童年、在长沙的日子、革命的前奏、国民革命时期、苏维埃运动、红军的成长,不仅呈现了他,而且呈现了红军的成长历史。我还读到了书生出身的“造反者”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先后就读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先后组织了上海罢工、,是党的创建人,是著名的革命组织者,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都包含在这个红军创建者的故事之中。

4. 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还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一家被灭口66人、让斯诺懂得“阶级斗争”的红色窑工;人生五十始的教育委员,还有平均年龄在25岁以下的强渡大渡河的英雄们,觉得别人整天唱歌花费太多时间的电气专家,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16岁的江西老表,已经64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红军战士,担心记者把自己写进专著、被外国人误以为“鸡巴”而影响红军声誉的红军小鬼向季邦。

5.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

A 、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6.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 )

A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 、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7.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

A 、50周年

B、60周年

C、70周年

D、80周年

8.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

A 、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9.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

A 、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10. 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是较早向世界报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外国记者。1937年10 月,其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录《红星照耀中国》在英国出版,引起世界轰动。1938年12月,该书在上海发行的中文版却更名为《西行漫记》, 其改名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凸显延安的抗战中心地位

B 、便于该书在中国顺利发行

C 、准确界定采访活动的区域

D 、遵循新闻采访的中立原则

11. 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结束的。”“长征一完结,新局面就开始。”以下说法不符合相关史实的是( )

A 、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B、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C 、红军长征过程中宣传了革命的思想

D、长征的胜利,意味着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成功

12. 《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

A 、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台儿庄战役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3. 阅读下列材料: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 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1)文中的“我”是谁?

(2)下列有一本书不属于材料中提到的“三本书”是( )

A 、《 共产党宣言 》

B、《 资本论 》

C、《 阶级斗争 》

D、《 社会主义史 》

(3)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文字。

14. 阅读下列材料: 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如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说的“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

(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

(3)"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

(4)有何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答案

1.《西行漫记》,美,埃德加·斯诺,1936.6-1936.10

2. 不拿贫农一点东西

3. 毛泽东,个人的成长轨迹,周恩来,八一起义

4. 徐海东,徐特立,朱作其,老李

5.D 6.C 7.D 8.B 9.B 10.B 11.D 12.A

13.毛泽东,B,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

14⑴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2分)⑵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答联共抗日,抗日,救亡,救国,爱国等均可)(2分).⑶和平解决.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1分)(4).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1分)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形象_《红星照耀中国》人物的形象_红星照耀中国主要人物的形象

上一篇: 最美中华戴姓——(文/戴孔嘉)
下一篇: 中华戴氏哪寻根,一套家志说得清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