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被称作“东方威尼斯”的广东江门鹤山市古劳水乡,早已名声在外,是许多风光照片里的常客。但将关注点放在水乡风光上,只是一种玩法,我更喜欢的是另一种玩法——寻访名人故居。
古劳水乡已有七百多年历史,位于珠江西江一带。西江流经此处时,大量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滩。明朝初年,古劳人冯八秀奉旨兴建古劳围,以防范洪水。堤围将原先的泽国变成水乡,在堤内冲积滩挖出一口口鱼塘,鱼塘间的一个个“墩”则用来种桑蔗等作物,渐渐形成自然村落。也正因此,古劳水乡又有围墩水乡之名。
所谓“围墩区”,指如今古劳镇的升平、双桥、新星和坡山等村落,共有鱼塘和耕地14300多亩,人口1.5万。从高空中望去,鱼塘、围墩和密密麻麻的河涌,共同组成了一幅蜘蛛网般的水乡景观,也是古劳得以闻名的景致,是“珠三角最后的原生态水乡”。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纵横交错的水网中,隐藏着众多名人的最初。
号称“东方威尼斯”的岭南水乡,
藏着无数名人的最初(4)
行走于上升村,随处可见宗族印记。资料显示,村中现存四座宗祠,分别为李氏宗祠、雪莲李宗祠、南湾李宗祠和玉江李公祠。
我最先见到的是南湾李宗祠,因为近年新修的缘故,青砖绿瓦和石柱都显得太新,几无历史痕迹,但大门边上放着一块“南湾李公祠”的石匾则是旧物。
相比之下,玉江李公祠仍然维持着旧时模样,古朴青砖和灰瓦都带着岁月痕迹,倒是墙身上的壁画重新上了颜色。
最气派的当然是李氏宗祠,大门上方是龙背大盖屋顶,两侧有石砌包台,门口悬挂“唐绍宗人榜,周传老人经”的楹联。青砖墙上绘有各种山水和龙凤画。它建于清道光年间,上世纪20年代因台风而倾塌,1928年在乡亲和海外华侨的捐献下重建。
李氏故居正门▲
当时捐款的华侨中,便有著名的李氏家族。说起香港李姓富豪,人们都知道“香港新四大家族”之中的李嘉诚和李兆基,却不知道“老四大”里的李石朋。这位李石朋就是上升村人,他的家族横跨香港政经两界,声望极高。
1880年,李石朋出生于上升村。他的父亲李家成曾前往香港打拼,积累了一定财富,可算是李氏家族的拓荒者。但李石朋5岁时,李家成就因病离世,导致家道中落。李石朋再次白手兴家,他早年曾在广州经营水果和丝绸生意,因不甚顺利,便只身前往香港谋生。他极有远见,认为在当时的时代,要想把生意做好,就得先学好外语。于是他在神父帮助下,免费入读圣约瑟书院,毕业后在船务公司当文员。数年后,他接手船务公司,取名和发成船务。
一战期间,英国政府征用当时香港所有洋船,和发成船务的船只因为太旧而未被征用。这反倒成了李石朋发迹的契机,在香港船只奇缺的情况下,他专注于越南至香港的粮食运输业,加上战时米价飚升,他顺利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1918年,李石朋之子李作元(即李冠春)和李作联(即李子方)创办东亚银行。东亚银行主要服务华商,第一年就实现盈利。上世纪30年代,东亚银行已成为香港最大华资银行。1935年,李冠春兴建14层的东亚银行总部大楼。此外,李家还创办维记牛奶公司,并先后购进中环兴玮大厦及坚尼地台多项物业,在上世纪20年代就成为香港华人中的顶级富商。
李石朋心怀社会,他将自己的子辈以“作”字命名,第三代则为“福”字辈,第四代为“国”字辈,第五代为“民”字辈,排序即为“作福国民”。
在“福“字辈中,最著名的当属李作元的小儿子李福兆。1969年,李福兆牵头成立远东证券交易所,打破英国人垄断证券行业的局面。1986年,香港4家证券交易所合并为联合交易所,李福兆出任首届主席,被誉为“香港联交所之父”。此外,李福树曾出任市政、立法、行政局的三料议员,李福善是香港高等法院首位华人法官,并参与起草香港《基本法》。李福和是香港赛马会首位华人副会长,李福逑则是首位担任社会福利署署长的华人。
到了“国”字辈,更是曾有“一门三杰横跨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领域”的场面。当时,李国章出任特区政府教育统筹局局长,香港东亚银行主席李国宝是特区立法会议员,李国能则是特区终审法院首席大法官。
相比其他香港富豪家族,李石朋家族显得更“多元化”,不仅在商界闻名,在其他领域也人才辈出。这与李石朋对教育的重视有关,子孙后辈中涌现出大量名校毕业生。此外,李家也注重联姻。比如李石朋曾孙、继承东亚银行的李国宝,其妻潘金翠就来自潘迪生家族,是潘迪生的姐姐。迪生集团是香港最大的国际性批发公司,拥有众多品牌的代理权。
如今在上升村,仍可见到李氏故居,李石朋与父亲李家成都曾在此居住。严格来说,李氏故居位于上升行政村下辖的二度桥自然村。
二度桥村的古民居▲
村名叫做二度桥,村口就真的有两座桥。桥头有两棵百年榕树,根深叶茂,是纳凉的好去处。两座桥分别名为头度桥和通度桥,前者扼守村口,后者寓意四通八达、顺风顺水。村中的二度桥古民居群保存完好,清一色砖木结构,飞檐翘角加硬山顶,屋檐上有精美木雕,墙楣上有雅致壁画。石板路巷子清幽,行走其间,满是岁月沧桑感。
李氏故居位于村后,因为疫情缘故并不开放,十分可惜。它又称“八座”,顾名思义是由八座砖木结构平房组成,外有青砖围墙环绕,前有荷花池。从侧面远望,可以发现八栋建筑分两排并立,走到正面望去,可见到前排每栋建筑的屋脊和屋檐都有灰雕装饰。资料显示,八座建筑中有七座为住宅,还有一座为书厅。
远看李氏故居▲
说起李家人,其实最为人所熟悉的倒还不是政经两界,而是一位演员——TVB的常青绿叶李国麟。他出身名门,热衷演戏,在TVB成就了许多经典配角的形象,比如《天龙八部》里的鸠摩智。
他可不是唯一祖籍上升村的演艺界人士,还有一位比他名气更大——曾经创办东方电影集团,拍出无数经典电影的黄百鸣。
黄百鸣(资料图,来自网络)▲
1946年出生的黄百鸣祖籍上升村,父亲是香港商人。他年幼时家境殷实,饱受文艺熏陶。可惜后来父亲生意失败,家道中落。黄百鸣高中毕业后就去电台做了播音员,第二年转投话剧界,渐渐对编剧产生兴趣。
1979年,已经崭露头角的黄百鸣与麦嘉、石天一道,成立了奋斗电影公司。面对邵氏和嘉禾两大巨头,黄百鸣另辟蹊径,定位于喜剧。此后,公司改名新艺城,1982年的《滑稽时代》叫好又叫座,此后的《鬼马智多星》更是票房上佳。
不久后,新艺城的《最佳拍档》创下2700万港币的票房,是香港有史以来第一部票房过千万的影片。
黄百鸣堪称鬼才,他仅用两天时间写出的《搭错车》剧本,捧红了“肥猫”郑则仕,斩获香港金马奖11项提名。BEYOND乐队正在沉寂之时,也被黄百鸣提携,凭借出演《开心鬼救开心鬼》,黄家驹的《喜欢你》《真的爱你》等歌曲也从荧幕上走红。
新艺城因内部纠纷解散后,黄百鸣于1991年成立东方电影公司。1992年的贺岁片《家有囍事》狂揽4900万票房,成为经典之作。1997年的《97家有喜事》同样叫座。
作为监制,黄百鸣在新世纪的二十年间,参与了《七剑》《叶问》《花田囍事2010》《反贪风暴》等电影,堪称影坛常青树,也是凭借个人努力奋斗取得成功的标志性人物。
在寻找黄百鸣祖居的过程中,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间已经废弃的小学。它有着西式的山墙立面,配合坡形瓦顶,远望十分别致,如今的正门上方还有“三区第一小学”字样。
寻找黄百鸣祖居的过程中看到的小学▲
尽管是偏远水乡,但古劳人一向重视教育,华侨发迹后也热衷捐款兴办学校。眼前的小学,也曾培养过无数村中子弟吧。
图源 | 叶克飞摄
作者| 叶克飞
编辑|二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