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荆楚胜地”美誉的湖北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位于湖北省北部的随州,又有一个响亮的称号:“鄂北明珠。”
随州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西周时期,周天子为了镇守辽阔的南方疆土,把一些姬姓兄弟叔侄分封到淮水上游和汉水中游地带,建立了几十个小国。其中,就有“汉阳诸姬”之首的随国。随国的领域,大致就在今天随州一带。
在漫长的岁月里,随州历经沧桑,留下大量历史文化遗迹。1978年春天,随州挖掘了著名的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战国文物,轰动一时。其中,曾侯乙编钟是迄今发现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被列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随州还走出了许多历史文化人物,其中还有三位帝王,他们分别是:炎帝、隋文帝杨坚、明玉珍。
炎帝创造华夏
炎帝号神农氏,是上古时代的一名部落首领,他与另一名部落首领黄帝结盟,打败了强大的蚩尤。后来,两个部落不断融合,成为华夏民族。因此,华夏民族又称为“炎黄子孙”。
据《礼记》《左传》等众多文献记载,随州在上古时代又叫烈山。早在5000年前,炎帝就在这里“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开启农耕文明,为华夏民族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如今,随州每年都会在农历四月二十六举行“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纪念炎帝这位华夏民族的创始者。
隋文帝统一中国
隋文帝杨坚是是东汉太尉杨震的后代。杨坚并非随州人,但他的家族与随州有着紧密的联系。杨坚父亲杨忠是北周重臣,官至柱国、大司空,被封为随国公,封地就在随州。杨坚长大后,又曾经出任为随州刺史。当父亲死后,杨坚承袭了父亲的随国公爵位。
杨坚很快就崭露头角,官至大丞相,并由隋国公晋封隋王,成为北周的顶梁柱。但杨坚的目标很大,不仅仅是大丞相和隋王。他在朝廷里清除政敌,拉拢部分鲜卑贵族,架空北周皇帝。581年2月,在杨坚的胁迫下,北周静帝宣布禅位于杨坚。杨坚即位,建立了隋朝,是为隋文帝。
杨坚建立隋朝后,先后出兵灭掉了西梁、陈朝,结束了西晋以来长达270多年的混乱割据状态,统一了中国。杨坚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采取措施,澄清吏治,促进农业生产,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减轻民众负担,开创了中国古代辉煌的“开皇之治”。
明玉珍平定巴蜀
明玉珍是土生土长的随州人,生于1329年。元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元朝统治摇摇欲坠。1351年,湖北人徐寿辉揭竿而起,明玉珍也率领1000余人屯于青山,保卫家园。
1353年,在徐寿辉的招降下,明玉珍归顺徐寿辉。1355年,明玉珍奉命率1万人乘坐50艘船,到巫峡一带筹备粮草。明玉珍沿江而上,连续攻克了夔州( 今重庆奉节) 、万州等地,占领了重庆。随后,明玉珍以重庆为根据地,占领了四川。1362年,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建立了大夏政权。大夏政权所辖的疆域覆盖重庆、四川、陕南、湘西、黔北、滇北等地,比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建立的西吴政权还大得多。
四川自古以来就是“天府之国”,但从南宋末年以来,四川一直没有恢复元气。明玉珍发布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举措,如减轻税赋,“是岁夏,始定赋税,十取其一,夫家无力役之征”;如尽量外出作战,不让本地民众遭到战火之苦。这些措施让巴蜀一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参考资料:《随州》《左传》《隋书·帝纪一·高祖上》《明史·明玉珍传》等】
发表评论